大家好,我是婉秋聊育儿~
身为父母的你们,不知道有没有被孩子缺乏“安全感”的问题困扰过?我有一段时间比较惶恐,老是担心自己哪个方面做得不好会让儿子缺乏安全感,给他以后的成长埋下隐患。
比如送他上幼儿园这件事,有段时间他频繁表示不喜欢去,我心里非常纠结:强行送去会不会让他缺乏安全感?不喜欢去幼儿园是不是因为他已经缺乏安全感了?我该怎么做才会让他拥有安全感?
后来,经过仔细观察和思考,我觉得他并不缺乏安全感,于是自然笃定地送他去,他也慢慢适应了。
在跟其他妈妈的交谈中,我发现很多家长虽然积极主动地学习育儿知识,但是因为了解得不够透彻,或者存在一些误区,就跟我一样,反而给自己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增加了更多的困扰。
“安全感”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确实是非常重要的因素,但孩子的有些行为并不是缺乏安全感,却被家长以为是孩子缺乏安全感,心生焦虑,继而投射在孩子身上,间接影响到孩子的成长。
最近看了一本书叫《 最好的养育是不焦虑》,作者橙子,她历数了关于“安全感”的几个误区让我颇为认同,分享给大家。
认为孩子“缺乏安全感”的4个误区
1、爱哭闹不代表没有安全感
有些孩子特别喜欢哭,一丁点小事就梨花带雨。
有的家长会以为这是孩子缺乏安全感的表现,为了让孩子建立良好的安全感,尽可能满足孩子的所有要求,甚至是无理要求,结果造成“溺爱”孩子。
当孩子愤怒、委屈、不舒服,又没办法用语言表达的时候,哭闹就是他们表达这些负面情绪的一种方式,一种比较激烈的表达方式,并不代表孩子缺乏安全感。
爱不爱哭闹,与孩子是否缺乏安全感,并没有直接的关系。
而且,孩子之间天生的气质和个性是不一样的,有安全感的孩子可能非常爱哭闹,那些看似很乖的孩子或许正是缺乏安全感。
2、有分离焦虑不代表没有安全感
最常见的分离焦虑大约就是“孩子入园”,有些家长提前几个月开始给孩子和自己做功课,结果真到那一天仍然是:孩子哭到让家长怀疑是否缺乏安全感。
实际上,人面临新的事物、到达新的环境时都会焦虑,这是正常现象,我们大人尚且如此,小孩子生活经验不足,也不会表达自己的心情,自然会表现出焦虑的情绪,并不是因为孩子缺乏安全感才会有分离焦虑。
坚定地让孩子去幼儿园、前后保持一致性,并不会让孩子失去安全感;只有那种强迫孩子去几天、心软了又让孩子休几天、然后觉得不去不行又继续让孩子去,这样的情况才会让孩子产生不稳定的想法,让孩子缺乏安全感。
3、害羞胆怯不代表没有安全感
胆小的孩子并不全是因为缺乏安全感。有的孩子只是因为自我保护意识比较强,并不是缺乏安全感。
父母给孩子提供安定的生存环境,给他持续的、情绪稳定的爱,孩子就会充满安全感,跟胆小没有直接的关系。
4、依恋安抚物不代表没有安全感
恋物是婴幼儿的心理特点之一,是普遍的现象。
安抚物可以让宝宝感到更安全、更愉悦,让宝宝克服焦虑、感到平静和松弛,对宝宝建立安全感是有好处的。
只要家长不是粗暴、强行撤销孩子的安抚物,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自然而然会不再依恋它们。
那么,什么样的孩子才是真正缺乏安全感呢?
缺乏安全感最重要的特征是“失去信任”:
失去对环境的信任,失去对人的信任,总觉得这个世界是不稳定的,担心下一刻会有坏事发生,担心依恋的人很快就会离开,担心失去所有的爱。
如果家人不能给孩子提供一个稳定的环境,照顾他的人也不固定,规则经常变换,经常被打骂,这样的孩子才会缺乏安全感。
表现有这些:
无法独立玩耍,必须要有人陪伴在身边;很难跟其他小朋友正常交流;特别爱表现自己,经常打断别人的讲话;经常性地讨好大人,不敢表达自己真实的想法;非常害怕进入陌生的环境,或者害怕陌生人。
让孩子拥有充足的安全感,其实并不难,只要满足孩子基本的生存需求,家长的态度保持一致性,真心实意地爱孩子,孩子是不会缺乏安全感的。
婉秋聊育儿,喜欢读书的两娃妈,欢迎关注,一起吐槽养娃的鸡飞狗跳,分享养娃的幸福快乐,总结养娃的经验教训。
(图片来源于网络,若侵则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