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4月4日,一位老先生于上海华东医院溘然长逝。按照他生前的嘱托,其子女将他大部分积蓄贡献出来,建立教育基金会,促进教育事业发展。

这位老人就是著名的电机工程专家、教育家,中国电机事业的拓荒者和奠基人钟兆琳。

钟兆琳(西安交通大学档案馆馆藏)
他从教六十余载,桃李满天下,其中就包括钱学森、褚应璜、丁舜年等著名科学家。他在将一生奉献给祖国教育科研事业的同时,也十分注重优良家风的传承。他与妻子蒋志学共育有二子二女,均德才兼备,在各自工作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秉承祖辈家训 爱国为民为先

钟兆琳祖居浙江省德清县,钟氏家族是当地的名门望族。曾祖父钟丙熙从事实业,乐善好施,注重教育,买地办学,被誉为“惠周桑梓”的士绅楷模。祖父钟选青继承父业,振兴教育,创办“仙潭书院”,培养出许多人才。父亲钟养圣,聪明好学,曾追随孙中山先生参加辛亥革命,是一位具有爱国民主意识的读书人。钟氏家族重视教育的族风,父亲忧国忧民、救亡图存的思想,对于钟兆琳后来开拓国家电机事业、教育救国、投身建设西北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影响。

钟兆琳的父亲钟养圣先生(西安交通大学档案馆馆藏)
钟兆琳的家风熏染和浓烈而真挚的爱国情怀也影响着他的子女们。长子钟万劢在回忆父亲的文章中写道:“‘七七事变’以后,全国抗日情绪高涨……先父专门去买了一些爱国歌曲的唱片,如《大陆歌》《毕业歌》《开路先锋》等,用手摇留声机放音学唱。家中还不断有学生来听着一起唱。当时我还只是一个八岁的小孩,这些激动人心的爱国歌曲,激励着每一个人。我也听得会唱了,并且受到了教育。”
年轻时的钟兆琳(西安交通大学档案馆馆藏)

钟兆琳的次子,中国科学院院士钟万勰回忆道:“父亲高瞻远瞩,主张开发大西北,并身体力行,克服家庭困难,响应党的号召,为大西北和西安交大培养人才。还记得他常常吟诵《岳阳楼记》中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以励志。”“父亲明方向、识事理、顾大局,看问题从大处着眼,充分体现在积极支持交大迁校这件事 上……我自己也从中获得许多教益。”

艰难不坠大志 教学育人为本

上世纪20年代,身处异国的钟兆琳收到祖国的召唤时,他热血沸腾,毅然放弃美国西屋电气公司的优渥待遇,带着先进的电工科技知识和导师卡乐比托夫“You are a teacher by nature(你是一个天才教师)”的鼓励,回到交大任教。

钟兆琳是第一个系统讲授概念性极强且很难理解的电机学方面课程的中国教授,在教育界颇负盛名。在教学过程中,钟兆琳善于启发学生,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其炽热的爱国情怀和矢志创新的科学态度,深深影响着众多交大学子。钱学森之妹钱学敏教授回忆说:“在交大,钱学森非常感激两位倡导把严密科学理论与工程实际结合起来的老师,一位是工程热力学教授陈石英,一位是电机工程教授钟兆琳。”
钟兆琳教授(站立者)在授课(西安交通大学档案馆馆藏)
钟兆琳的育人之本不仅体现在学校当中,在家庭教育中亦是如此。一方面,钟兆琳重视子女的启蒙教育,从小就给子女们订阅《科学画报》等刊物;另一方面,他注重提高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引导他们一起制作各种舰船和滑翔机模型。
正是在这样一种重视教育和实践的家庭环境下,钟兆琳的子女们大多都走上了科研道路。尤其是首创“离散辛数学”的次子钟万勰,这一成果是中国计算力学跻身世界的“国之重器”,他于1997年在世界计算力学大会上被授予院士奖。

钟万勰院士能够取得这样的成就,离不开父亲的谆谆教导。父亲曾告诉他:“大连是钱令希先生请你去的,而到西安只是为了照顾老人,两者差别很大,为发挥作用,你当然应当去大连。”在父亲的正确指引下,钟万勰在大连理工大学忘我工作,全身心投入到祖国的教育科研事业,收获了累累科研硕果。

坚定胸怀大局 无私奉献为愿

钟兆琳的一生经历了中华民族从救亡图存到强国富民的过程。他将个人命运融入到时代洪流中,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祖国的科教事业,真正诠释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以‘听党指挥跟党走’为精髓,与党和国家、与民族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西迁精神”。
1990年3月22日,钟兆琳教授在病床上留下了遗言:“本人自1923年投身教育,已有六十余年。一生为中华民族的教育、科技与人才培养以及工业化而努力。1957年为发展西北的教育事业,迁校到西安至今。今我重病在床,仍望有所贡献,我愿将我工资积蓄主要部分贡献建立教育基金会,奖励后学,促进我国教育事业,以遂我毕生所愿……”
1990年4月4日,钟兆琳走完了他的生命旅程。
钟兆琳一生爱国奉献,为子女们树立了光辉的榜样。其长子钟万劢,一直追随父亲的脚步,在西安交通大学任教。钟先生去世后,耄耋之年的钟万劢教授每年都将自己节省下来的工资捐赠给“钟兆琳奖学金”。

首届钟兆琳奖学金颁发典礼(西安交通大学档案馆馆藏)

次子钟万勰牢记教诲,至今仍工作在教学、科研第一线。在父亲的追悼会上他说:“先父奉献了一生,高风亮节,为我们后代树立了光辉的榜样。先父的子女连同配偶共八人,有四人继承父业,从事教育,四人从事经济建设,全部成才,在各自的岗位为振兴中华而努力拼搏。在先父的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影响)下,我们遵循先父以事业与大局为重之高尚。”

钟兆琳先生将自己的一生投身于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今天,我们不但要看到他对祖国科教事业作出的巨大贡献,也要看到他作为一名父亲重视家风、言传身教的重要作用。

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家庭是“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正是有了千千万万类似钟兆琳先生这样重视家风的家庭,才汇聚成一股股推动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的不竭力量。

钟兆琳

(1901.8-1990.4)

电机工程专家

教育家


:史瑞琼,西安交通大学档案馆、博物馆;慕倩茜,西安交通大学档案馆、博物馆
来源:中国科学家
举报/反馈

中国科协之声

16.6万获赞 111.9万粉丝
中国科协官方公众平台。传播科协声音,凝聚价值共识,弘扬创新文化,展示科协形象。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