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镜芙(1930— )
船舶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省湖州市人。1952年毕业于浙江大学电机系。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〇一研究所研究员,曾任该所副所长兼副总工程师、驱逐舰总设计师。作为舰艇设计专家,成功主持设计了我国两代四种型号导弹驱逐舰,在驱逐舰的总体设计、全武器综合作战系统和电磁兼容等高新技术领域完成大量开拓性工作。在第一代导弹驱逐舰设计中,首次将舰对舰导弹武器系统装备于水面舰艇,并在武器装备按系统研制方面做了开创性工作。在主持第二代新型导弹驱逐舰设计中,采用系统工程思想,做到舰船综合性能兼优,实现了作战指挥自动化,缩小了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在装备选型上,采用国内新技术成果与引进柴燃联合动力装置等先进技术相结合的方针,促进了我国造船、机电、电子等工业的发展。先后获全国科学大会奖一项、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一项及二等奖两项。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1986年,工作中的潘镜芙。

2020年5月20日,中国人民海军最后一艘051型驱逐舰(166号珠海舰)退役。
该舰为我国自主研发的第一代主力驱逐舰,曾于1997年2月20日至5月28日,和112号哈尔滨舰等组成编队访问美国、智利、秘鲁、墨西哥等四国五港,开创了我国海军主战舰艇首次横跨太平洋的历史。
在这一旅程中,中国工程院院士潘镜芙是最重要的参与者和亲历者。过去几十年间,他参与、主持了我国最早的两代四型导弹驱逐舰的研发、设计、建造工作,把一生都奉献给了祖国的驱逐舰事业,见证了新中国海军从无到有、由弱变强的壮美航程。
回忆这段艰难又辉煌的发展历程,耄耋之年的潘镜芙双眼熠熠发光。
寻梦:将个人命运融入国家发展洪流之中

1951年,潘镜芙(站立排左三)与美术队游杭州西湖合影。
1930年1月,潘镜芙出生于浙江湖州。抗战爆发后,为躲避战乱,7岁的潘镜芙不得不随家人一道乘着小船逃往上海。
“到黄浦江的时候是晚上,我看见了一片灯光,都是日本的军舰和外国的大船,没有我们自己的大船、军舰。当时虽然年纪很小,可是我想,如果长大以后能够造军舰多好啊!”这成为潘镜芙“铸舰梦”的起点。
1941年,潘镜芙随家迁往苏州,先后在苏州乐群中学和苏州中学读书。1948年到了报考大学的时候,因看不到舰船设计专业的出路,潘镜芙只能把梦想暂时搁置,选择了当时工作前景较好的电机系。
在浙江大学电机系就读时,潘镜芙受到了学校地下党进步思想的影响。1949年杭州解放后,他参加了学生会领导的取缔银元等各项宣传工作。
是年10月,他作为浙江大学第一批成员加入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前身)。
大学期间,潘镜芙还加入了进步青年组织的歌咏队和美术队,组织建党30周年纪念活动,为军干校画宣传画等。直到现在,潘镜芙对当年在歌咏队演唱的《南泥湾》和《苗家山歌》仍记忆犹新。
1951年夏,潘镜芙到东北抚顺石油总局和抚顺机电厂实习,亲眼看到了祖国蓬勃发展的建设气象,深受鼓舞,这进一步激发了他的学习热情。大学四年级下学期,他担任了班级团支部书记。
在为即将开展的统一分配而组织的学习中,学校党组织安排了毕业班的团员青年一起到江边去观看钱塘潮。
在气势磅礴的钱塘江大潮澎湃而至时,热血沸腾的潘镜芙下定决心:坚决服从国家统一分配,将个人命运融入国家发展洪流之中。
1952年9月从浙江大学毕业后,潘镜芙被分配到华东电工局工作(1953年3月因机构调整,进入一机部第二设计分局工作)。
在这里,潘镜芙递交了入党申请书。他参与设计的上海电机厂汽轮发电机车间建成以后迅速投产,生产的6000千瓦汽轮发电机是新中国第一台汽轮发电机,大大提升了国产汽轮发电机的水平。
时至今日,潘镜芙对他毕业之初的这段岁月始终难以忘怀——他的青春与新中国的艰难起步紧密关联、与中华民族在长期动乱后新的奋起紧密关联。
1955年,组织上安排潘镜芙到一机部船舶局产品设计分处工作,参加新中国舰艇的设计工作。儿时的梦想终于变为现实。
次年9月,他在船舶局第一产品设计室实现了加入中国共产党的愿望,成为一名共产党员,那一刻他为国家和民族的崛起而奋斗终身的愿望更加强烈。
1961年7月,中国舰船的总体研究设计所——第七〇一研究所成立。在这里,潘镜芙一干就是近60年,将自己的一生与新中国舰船事业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
逐梦:完成两代驱逐舰研制任务

潘镜芙(右二)在052总师办工作时的照片。

1962年,我国第一艘65型火炮护卫舰开始研制。当时全国上下所有船舶采用的还是直流电制,负责电气设计的潘镜芙首先提出要将直流电制改为交流电制。
“风险总是有的,创新总要碰到一些问题,不是一帆风顺的。”正是凭借这样的预见和胆识,潘镜芙在中国军舰上第一次成功采用交流电制。此后,我国其他各型水面舰艇、民用船舶也都采用交流电制。
1965年,潘镜芙受命主持我国第一代051型导弹驱逐舰总体设计工作。这一次他将创新进行到底,首次在051型驱逐舰上安装舰上导弹,将导弹、舰炮和反潜武器等单个装备组成武器系统,大大提高了命中率。
首舰导弹系统在靶场试验时,四发四中靶船,拉开了中国海军舰船系统工程设计的序幕。
1971年底,我国第一艘国产导弹驱逐舰——济南舰完成试航交船。为了检验其总体性能,解决遗留问题,从交舰到1975年该型舰定型前的两年多的时间里,潘镜芙一直随舰进行扩大试验。
在主持东海试航性试验期间,舰船在5米多高的大浪里颠簸前行,不断接受着顺浪、顶浪、斜浪或旁浪的冲击,检验舰的横摇、纵摇、升沉等性能,潘镜芙始终坚守在现场,一边呕吐不止,一边进行技术指挥,直到顺利完成试验。
上世纪70年代后期,潘镜芙作为总设计师,率领团队攻克了远洋航行中油水补给等难题,为我国海军编队成功设计了一艘指挥舰051Z型“合肥号”导弹驱逐舰。
1980年初,由6艘051型导弹驱逐舰组成的海军护航编队在编队指挥舰“合肥号”的率领下胜利完成护航任务。
这次远航,是中国人民海军第一次冲破第一岛链,横跨赤道线,将航迹延伸到浩瀚的南太平洋,不仅检验了远航能力,还收集了大量气候水文数据,为今后一次次远洋出访、科考活动积累了宝贵经验。
新中国成立以来,人民海军曾被嘲笑为只能靠近海岸防御的“黄水海军”、只能在近海防御的“绿水海军”,这一次,人民海军终于开始了向远海作战的“蓝水海军”的过渡。
20世纪80年代中期,潘镜芙担任我国第二代052型导弹驱逐舰的总设计师。
他大胆采用国内最新科研成果,建立陆上试验场,亲自主持武器系统的对接调试,解决了大量技术难题,并在051型导弹驱逐舰的基础上,继续强化“系统工程”设计理念,强调全舰各个系统间有机协同,综合性能兼优,舰上武器和电子系统、设备首次组成作战系统,实现作战指挥自动化。
作战系统的形成,在舰艇作战指挥和控制的发展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当时在研发中出现了一个棘手问题,052型导弹驱逐舰电子设备众多、各种天线林立,如何使舰上的电子设备互不干扰、协调相容呢?
潘镜芙组织攻关小组,分析抗干扰效果不佳的各种可能原因,把它排成队,然后一条条、一点点地进行测试,最终在数百条的可疑原因中发现了新的干扰源。
经过几天的研究调试,他们攻克了卫星通信和雷达同时开机、互不干扰这一难题。

筑梦:引领中国舰艇驶向深蓝


1994年、1996年,由潘镜芙主持设计的中国新一代导弹驱逐舰哈尔滨舰和青岛舰分别交付海军使用。


新型舰艇直接用上了一些国外的先进技术设备,快速提升了性能,缩小了与发达国家的技术差距,极大促进了我国造船、冶金、武器、电子、机电等多方面的技术发展与人才队伍建设,并实现了柴燃联合动力装置、大功率燃气轮机、国产柴油机的国产化,填补了国内空白,意义重大。
而舰体设计、动力装置、战斗损管以及武器装备等研发,也都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
1995年,哈尔滨舰先后访问朝鲜、俄罗斯,1997年又作为中国海军编队主要军舰访问美国、墨西哥、秘鲁和智利,实现了中国军舰首次环太平洋航行;2002年,青岛舰远航4个多月,横跨印度洋、大西洋和太平洋,实现了中国海军历史上的首次环球航行。
20世纪90年代后,进入晚年的潘镜芙逐渐从技术一线转入幕后。2018年底,88岁的潘镜芙从七〇一所退休。
从1966年潘镜芙随单位迁到南京,到1997年从武汉返回上海居住,他与妻女分居长达31年之久,每年只有一次探亲假回到上海的家。潘镜芙的女儿潘丽达曾说,从小到大,自己一直处在送别父亲、等候父亲回家的状态。
那时,潘镜芙时常随身携带一个口琴,吹得最多的是《送别》,吹出的是对故乡、亲人的思念。现在,口琴中飘出的音乐变成了《军港之夜》,那些军舰上的岁月已成为潘镜芙最难以割舍的记忆和情怀。
如今,潘镜芙仍时刻关注着舰船发展和科技前沿动态,每天坚持伏案学习4个小时。量子力学、大数据运用、计算机编程等新兴领域,他都充满兴趣,从零学起,时不时与孙辈交流学习心得。
潘镜芙用他的实际行动践行着一个学者对知识不竭的执著和探索,也践行着一个军工科研工作者对党和祖国的忠诚与担当。(作者:喻菁 宋晓丽,单位: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〇一研究所)


坐拥书城不寂寞


潘镜芙在家学习。


2022年1月2日,潘镜芙院士作为嘉宾参与录制的节目《读书 我的2021》在央视三套播出。听潘镜芙谈他对《鲁迅小说全集》中角色的理解,以及对读书的感悟,笔者不由得想起这几年承担潘镜芙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过程中的点点滴滴。

“爸爸是个生活简单的人,不抽烟喝酒,唯一的嗜好是书和音乐。”这是潘镜芙女儿在微博中对父亲的描述。待见到院士本人,结合两年多来我们因资料采集和访谈需要和他的数次接触,发现还真是如此。

2019年6月,因为采集任务书需要传主本人签字,笔者第一次走进潘镜芙的家。他家不大,给人印象最深的就是进房门右手边整排的大书架、书架上堆得满满当当的书籍以及布置在阳台上的小书桌。

潘镜芙的书架不像是一个典型理工男的书架,大致浏览了一遍,如果不提前知悉的话,大概率会认为他是一位文史研究者。

除了一些工具书和专业教材、论文集汇编外,多是文史类的,除了《三国演义》《红楼梦》《简爱》《飘》等中外文学名著,还有大量鲁迅、巴金、茅盾、张爱玲等现代名家的作品,其中《子夜》《呐喊》显然是翻阅过多遍的。

令人想不到的是,金庸的武侠小说也赫然在列,原来潘镜芙也是一位“武侠迷”。

书架上的所有书籍绝非只是摆设,随意抽取一本,就能发现被多次翻阅甚至批注过的痕迹,间或还能看到一段随想,基本每本书中都能发现潘镜芙的笔迹。

书架上另有一些书是用彩色铜版纸做封皮仔细包起来的,为满足好奇心,拿出一翻,发现是整套的《史记》和《资治通鉴》。

潘镜芙的女儿介绍说,这是父亲平时最喜爱、最常翻阅的书,因为怕破损,他特意包了起来。为了方便随时查阅,他还特地在每册书的背脊上贴上标注有书名及册号的小标签。

客厅外的阳台上,倚墙安放着一张书桌,摆一把老式扶手椅就成了一个读书学习区。由于空间有限,书桌的面板做成了伸缩式。

一天中的多数时间,潘镜芙都是在这里度过的,读书、看报,学习、做笔记,伴着窗外的鸟语花香,倒也安静闲适、怡然自得。尽管有一只眼睛因为黄斑病变近乎失明,但他依旧能看、能写蝇头小字。

聊起天来,这位92岁的老人依然记忆超群,也许这和他常年坚持阅读、坚持学习是分不开的。

采集工程正式启动后,两年间我们又陆续去过潘镜芙家几次。渐渐熟悉起来后,他也会给我们讲自己的读书经历和读书感悟。

他说他从小就对文学比较感兴趣,小学、初中大部分时间都沉浸在阅读鲁迅、茅盾、巴金等人的作品之中,尤其喜欢鲁迅的小说。

这些文学作品让他在日寇侵华、多地辗转的逃难过程中始终保持头脑清醒,在清苦的生活中也能找到生活乐趣,所以他的文科成绩一直很好。

真正全面“向数理化进军”是他在苏州中学读高中时期,那时遇到了一位很好的物理老师,成功培养了他对理科课程的兴趣,从过去的文史成绩特别突出进展到文理各学科课程均衡发展,为下一步投考工科大学、走上舰船研制之路做了准备。

不过,他对文学著作一直兴趣未减,而且成为工作之余的最大爱好。潘镜芙说,“文学书籍经久耐看,做学问、忙工作,遇到困难和问题就需要放开思路, 借鉴文学作家丰富的想象力。山穷水尽时, 放下手中工作, 换一个角度思考, 往往灵感突现, 于不通处求通达”。

参加工作后,潘镜芙开始大量阅读历史书籍。如果说文学作品能够让他获得审美愉悦和精神满足,那么史学典籍则让他更加理性和深邃。

在全身心致力于驱逐舰设计建造时,潘镜芙亦能于紧张的工作中挤出时间翻阅史学名著,从而“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助力其不断实现技术上的突破和管理上的创新。

晚年,潘镜芙不仅系统阅读历史典籍,还经常与亲友分享读书心得。在与我们的交流中,他表示非常崇拜王阳明的“心学”思想,一辈子奉行“知行合一”,认为干事业就应该“立志立诚、格物致知”。

“读历史书能让人保持心境平稳,不只修身还能修心,遇到困难、委屈、不公时,看看历史上的人物怎样为学处事,能获得很大的启发。”潘镜芙如是说。

有次去他家,正赶上《清平乐》热播,他就讲了好久宋仁宗时期范仲淹、韩琦等人的故事,给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历史课。

在跟潘镜芙的接触与交流中,我们常常被他自然流露的谦谦君子、温润如玉的气质所折服。于他而言,读书、听音乐就是人生的两大乐事,能让他在多年风雨兼程后心境淡泊、悠然自得,正如他在《读书 我的2021》节目寄语中所写,“阅读是我生活中所花时间最多的事情,使我增长知识,获得快乐和满足”。

潘镜芙用读书来平衡生活,一辈子过得平和宁静、充实有益。(作者宋晓丽、王艳明,系潘镜芙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小组成员)

有幸在人生重要阶段认识他


采集小组采访潘镜芙。


距离我作为潘镜芙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的一名参与者第一次见到潘镜芙院士已经过去3年了。

其间,我结束了求学生涯,走上工作岗位,越来越深切地体会到作为一个年轻人,在建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重要阶段能够认识、了解和熟悉潘镜芙,是我之幸。

记得第一次见到潘镜芙是在他上海的家中,他一大早就热情地等候在门口,挨个和到访者握手。在那之前,我从没想过一位功勋卓著的耄耋老人,会以平等、谦和的方式接待一位籍籍无名的学生,令我受宠若惊。

而在之后的接触中,我发现潘镜芙对年轻人有着莫名的亲切感,他会耐心地为我签名,仔细写下每个访谈中提及的人物姓名,第一时间回复我关于访谈的微信,并在每条消息后面认认真真地加上“潘镜芙”的署名。

90岁高龄的老人,会玩微信已是难得,而这个像尾巴一样的署名更让我觉得可亲又可爱。

进入潘镜芙家,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整面墙的藏书,除了专业书籍和实用字词典外,还有成套的史书。

在采访中,潘镜芙常常提及读书的乐趣,他让我懂得了读书受益终生的道理,也启发我在追求物质生活的年代里,将在客厅摆上一整面墙的藏书作为此生最高的追求。

潘镜芙家的空间很小,满满当当都是书籍、相册、录音带,家具摆设朴素而实用,空间已然利用到了极限。

有一瞬间我觉得,这仿佛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退休老教师的家,但转头看到桌角上大名鼎鼎的052型导弹驱逐舰模型时,又对面前这位正欢快地吹着口琴的老人肃然起敬。

访谈时,我发现潘镜芙精神矍铄,记忆力超群,对几十年前的人名、地点、事件信手拈来,时不时拿起手边的笔记本查看补充。

采访结束后我们了解到,潘镜芙有多年记工作笔记的习惯,家中珍藏着自参加工作以来的数十本笔记。

也许他当时记下这些文字的出发点是写实、记事,后来发现,反复阅读这些记录能够找出处理问题的规律和思路。

作为熟悉舰艇设计、制造、测试全过程的总设计师,他秉持的“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也为我们留下了许多驱逐舰事业发展的珍贵史料。

潘镜芙有一句座右铭:“为学当似金字塔,既要博大又要高。”在跟进采集工程的两年多里,我听他提及过很多遍,也在各种相关宣传报道中看到过。

在我看来,这句话在潘镜芙人生经历中的诠释可以概括为3个词:“选择”“刻苦”和“坚持”。

从放弃父母的从商建议顺利从电机系毕业,到以求实创新为突破口实现军用舰艇用电的直流转交流,再到主动提出去一线参与舰艇的制造和测试,最后成长为两代四型导弹驱逐舰的总设计师,潘镜芙踏出的每一步都在响应时代的号召,也是自己深思熟虑的结果。

每做出一个决定,他就用知识武装头脑,啃下最硬的骨头。而在摸着石头过河的岁月里,他始终相信理论的正确性,坚持自己认为最正确的道路,不求个人名利,为我国海防驶向深蓝作出了重要贡献。(作者: 郑情愿,单位: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来源:中国科学报
举报/反馈

中国科协之声

16.6万获赞 59.6万粉丝
中国科协官方公众平台。传播科协声音,凝聚价值共识,弘扬创新文化,展示科协形象。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