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在于运动很多人都是听说过的,但是在绝大部分人眼中,文武似乎不能够双全。因为很多人都听说过肌肉发达,头脑简答这句话,就下意识地认为身体强健的人就不一定会特别聪明。但事实上这是一个错误的观点,科学研究证明,爱运动的人大脑会更聪明,所以文武双全是可以做到的。
像是我们都知道的,我们中国乃至全亚洲的骄傲短跑健将苏炳添,又被称为苏神。之所以说他神,因为他打破了亚洲人百米短跑的记录,也作为一个黄种人出现在了全是黑人的东京奥运会短跑决赛的场上,打破了黄种人在短跑道上跑不赢黑人的偏见。这样优秀的人自然是运动领域的佼佼者,但其实人家是个文化人。苏炳添本身还是暨南大学2017届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硕士研究生,暨南大学体育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北京体育大学体能训练学院博士研究生。这些每一条拿出去,都是妥妥的别人家的学霸。苏神能够在学业上也获取如此骄人成绩,除了他长期的艰苦努力,其实还和他长期的运动训练有关系。
为什么说爱运动的孩子更聪明?
运动的人更聪明,并不是空穴来风的事情,瑞士日内瓦大学的科学家们通过详细的研究发现,运动和人的大脑记忆或许存在一种密切关联。他们通过多项试验发现,每当人体进行高强度的体育锻炼之后,我们的大脑之中海马体和尾状核的激活程度也就越高,换句话说也就是运动越剧烈,大脑的激活程度就越高。他们指出,并不是所有的运动都会产生相同的效果,但是不管在任何情况下,进行运动的人比不运动的更能够改善大脑的记忆力。
综上所述,其实运动对于我们的大脑的是有很大帮助的,尤其是需要长期用脑的孩子来说,运动对于他们的学习肯定是更有帮助的。
长期运动,会给孩子的身体带来哪些变化?
运动能够帮助孩子增强体质
这是一个最直观的对于还在的好处,运动能够增强人体的心肺功能,锻炼人体的骨骼和肌肉,促进新陈代谢和血液循环,能够帮助孩子获得更加强健的体魄。孩子的学习与生活,拼的不仅仅时脑力,同时也在拼体力。身体状况差,病恹恹的孩子在越来越重的学业压力之下,不说是精神,光是身体都很难经得住长期的消耗。而通过锻炼获得强健体魄的孩子,在繁重的学习压力下,也能够变得游刃有余。
运动能够增强孩子的抗压能力
在城市之中,很多孩子都是家中的老太爷,十指不沾阳春水,一心只读圣贤书。但是这样的情况是锻炼不了孩子的,长期在这样的状态下,孩子的抗压能力就会变差。现在孩子的学习任务重,学习压力大,也需要有更强的抗压能力。而运动锻炼就是一个很好的手段,在运动中能够锻炼孩子吃苦耐劳的精神,提升孩子的耐力。并且运动时人体能够分泌多巴胺,让人心情愉悦,也是学习之余的一种放松手段。
运动能够健脑
上面已经说过,运动能够激活大脑,帮助大脑提高记忆力。不仅如此,运动还能够增强人体的多巴胺,氨基丁酸等等有利于大脑健康的化学物质的分泌,因此长期运动能够让孩子拥有更健康,更聪明的大脑,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
运动是一种可以长期保持的生活方式,对于我们的精神健康还有身体健康,都是有一定帮助的。但是学生的学习压力都是比较大的,有时候不知道该怎么样合理地利用时间运动,或者不知道怎么样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其实这一点也并不困难。
学生的运动应该注意些什么?
要坚持长期的运动:运动是需要长期保持的,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其实对于我们身体的好处,就不能够显现了。建议学生每周的运动时间应该在以一百五十分钟以上,分为三到五次,每次进行三十分钟以上的运动较为适宜。一次三十分钟并不算很长,也并不会影响到孩子的学习。
注意运动方式的选择:因为青春期的孩子身体变化较大,尤其是女孩子身体出现的变化是比较多的,因此需要分人群选择。女生的肌肉量,还有心脏重量都是不如男生,因此在跑跳方面的能力都是要差一点。因此女生的运动选择可以选择一些小球类运动,如羽毛球,乒乓球,网球之类的,还可以选择一些舒缓的运动体操等,月经期的女生就要适当减少运动量,或者不要运动。男生的运动选择就比较宽广了,大球类运动,足球篮球等都是需要跑跳结合,对于身体的锻炼也更全面,也可以选择游泳能够更好地锻炼全身的肌肉和骨骼。
注意循序渐进:很多人一开始锻炼,直接就选择了比较剧烈的运动,这样很容易造成身体损伤。尤其是一些长期不锻炼的孩子,身体素质其实是很差的,有些连学校的体育测试都很难过关。因此,锻炼应该慢慢来,先选择比较舒缓的运动,如慢跑,快走等,先坚持一段时间感觉身体适应了之后,再选择更多的运动项目。盲目选择较为激烈的运动,容易会起到相反的效果。
运动对于青春期的孩子来说,也是必不可少的。不能够因为学业繁重,真的就完全放弃运动。每周都抽出一点时间来运动,不是在耽误学习,而是能够让大脑更活跃,在学习上还更有帮助,因此建议学生们都多多运动起来。
参考资料:
《Sci Rep新发现!体育锻炼或与大脑记忆表现之间存在密切关联!》生物谷2020-09-27
《运动可应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危机》中国科学报2019-10-16
#春季健康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