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卢明 编辑|燕子 图片|网络
樊瑞,濮州(州治在今鄄城县旧城镇)人,地然星,绰号“混世魔王”, 排梁山将第61名,为步兵将校, 善用法术。上梁山后,他拜入云龙公孙胜为师,学习道法,修成正果。
项充,沛县人,地飞星,绰号八臂哪吒,排梁山好汉第64,步兵头领,征方腊时阵亡。
李衮,邳县人(现江苏邳州)地走星,绰号飞天大圣,排梁山好汉第 65 名,步兵头领,征方腊时阵亡。
樊瑞等三人,是很有本事的。樊瑞能呼风唤雨,用兵如神。项充“使一面团牌,背插飞刀二十四把,右手中仗一条铁标枪,百步取人,无有不中。”李衮“使一面团牌,背插二十四把标枪;左手把牌,右手仗剑,亦能百步取人,无有不中”。史进感觉刚加入梁山队伍,想立功,带着原少华山的人马与樊瑞的队伍战斗,却被项充、李衮打败:“小喽罗筛起锣来,两个好汉舞动团牌,一齐上,直滚入阵来。史进等拦当不住,后军先走。史进前抵敌,朱武等中军呐喊,退三四十里。史进险些儿中了飞刀;杨春转身得迟,被一飞刀,战马着伤,弃了马,逃命而走。史进点军,折了一半。”可见,邙砀山的人的确有两下子。只是,他们与梁山相比,还是差了许多。被梁山打败后,他们马上就看透了形势,也看到了宋江等梁山将领的仁义,心甘情愿地投向梁山。
这三个人都是首先在邙砀山落草,后一齐上了梁山。在邙砀山落草时,以樊瑞为首的邙砀山,只是打家劫舍,只图自肥自保,并无政治上的追求和远大目标,有的只是土匪队伍里的流气、恶气和霸气。他们依仗三千人马,再加樊瑞的呼风唤雨和项兖、李衮的武艺,对梁山队伍很不服气,三个一商量,要要来并梁山泊大寨。他们的狂妄,在于只看到自己井底的这片水,不知道天外有天,不知道以晁盖、宋江为代表的梁山集团,其思想境界和政治追求与他们截然不同。所以,他们被打败了,最终奔上了梁山,被梁山改造成为替天行道的战将。
濮州(鄄城)人到单州的邙砀山落草,并吸收附近的英豪项充、李衮一起拉队伍,体现的意义是,在北宋的鲁西南这块土地上,除梁山以外,还存在另外的山头。这些山头,和其他地方的少华山,桃花山、青风山、二龙山、对影山、黄门山、登云山拉起的武装一样,虽然最初打家劫舍具有土匪性质,但在后来千河归海般地聚集在梁山泊后,都成了反抗蔡京高俅集团、替天行道的重要力量。樊瑞等三人及其率领的三千勇士加入梁山队伍,说明有许多鲁西南乡勇参加宋江领导的起义队伍。
邙砀山有着特殊的地理意义和文化意义。这里位于苏鲁豫皖结合部,秦末沛公刘邦就是在这里斩蛇起义的,《水浒传》把樊瑞等三人落草写在这里,或许是有一定的历史依据、生活原型,或者有意与刘邦的起义相对应,突出反抗的用意。邙砀山位于安徽省砀山县与河南省永城县交界地带,历史上属砀山县,后划入永城县境内。《水浒传》称“徐州沛县邙砀山”,是一种地理错误。北宋时的邙砀山属砀山县,而砀山县属单州,当时的单州辖砀山、成武、单父、鱼台四县。砀山县属徐州,那是在明代,作者用明代的行政管辖写宋代的故事,于是就出了错。
作者:卢明,男,1960年生人,笔名黄河入海。郓城县委退休干部,郓城县作家协会主席,县诗词学会会长。系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菏泽市诗词学会副会长,菏泽学院水浒文化研究基地特约研究员,郓城县历史文化研究学者。在《光明日报》《山东文学》《时代文学》等多种报刊及网络平台发表散文100余篇、小说20余篇、诗词诗歌1000余首,其中《菏泽赋》在《光明日报》发表。著有《正话水浒》《水浒印象》《好汉文化探究》《郓城文史考略》(三卷)文化书籍六部,主编《郓城文学作品选》《郓城文韵》《水浒别传》《水浒酒故事》作品集四部。在菏泽电视台主讲水浒文化十三期。
壹点号心梦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