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介绍抑郁症的认知行为疗法,也可以叫抑郁症的认知行为治疗,它是包括了认知治疗和行为治疗的一系列的心理治疗方法。
一、认知行为疗法的原理
认知行为疗法,具有询证基础、结构清晰、短程、高效等很多特点,是目前世界上最流行的被广泛使用的对于抑郁症、焦虑症,包括双向情感障碍、应激障碍,甚至包括强迫症、精神病性的一些症状都非常有效的一类心理治疗方法,是被广泛接受的最主流的心理治疗方法。
通常我们认为,我们的情绪和心理是受到某些特定的事件的影响地,比如我们遇到了不好的事情,就会容易情绪低落。
实际上这些事件,要通过我们的大脑,通过我们的认知,以及我们对这些事件的固有的态度和看法发生作用,事件并不是情绪的直接影响者,而看法、态度、认知影响了我们的情绪。
心理学理论认为事件、认知、情绪和行为等生理反应,这四者之间是相互影响的,改变了其中的任何一个,就可以导致其他因素的相应变化。
认知行为理论的核心是,认知影响个体的情绪、生理反应和行为。个体的心理问题,主要与他自身的功能不良性思维,也称为自动化思维有关系,而这种思维和信念有关,信念又是认知体系的集中体现。
也就是说,改变了认知,就可以改变心理,就可以解决心理问题和一些不良症状,这就是认知行为疗法的一个基本原理。
我们可以通过一个小故事来了解这个原理。一位年轻的小师父在打扫寺庙的院子,他一边扫树叶,一边被风吹的又落下来,后来他索性坐在台阶上生气了,气呼呼的就什么都不干了,这时他的师父过来问他,你这是怎么了,他非常生气的说,我一边扫树叶,一边落下来,我永远都干不完这个活了。
他的师父笑咪咪的和他说,你早晨吃饭了吗?他说吃了呀,师父又问他,那你中午饿了还吃饭吗?小师父理直气壮的说,饿了当然还要吃饭 ,师父又问他,那你吃过饭之后还会再饿吗?这时候他似乎领悟到了什么,他说是呀还会饿,饿了还要吃饭。
这个时候老师父笑着看看他,再看看地上的落叶,小师父若有所悟,拿起笤帚又平和的去继续打扫落叶了。
这个例子很好懂,在小师父的心里有一个倾向,就是绝对化的思维,我扫了之后,树叶就不应该再落了,这是不符合自然的,不符合逻辑的,这是他的一个不合理的认知,这个认知影响了他的情绪。
实际上很简单,饿了再吃饭,吃饱了就去干活,干活累了再去吃饭。而这些落叶落下来,第二天早上再去扫,就什么事都没有了。而他的师父,并没有直接告诉他,明天早上再接着扫,而是让他自己领悟了,饿了还要吃东西,地脏了还要继续再扫,这样一个最简单的道理。
这个道理,不是别人强加给他的,而是小师父自己领悟出来的,因此,他很容易接受,也愿意接受并实践这个道理。这就是所要介绍的认知行为疗法的一个典型的心理过程。
我们再来举一个例子来说明认知、情绪和行为之间的关系。比如在一个学校里,一个孩子的数学考试成绩是全班第三名,八十五分,而这个孩子的反应是非常的悲伤、非常不高兴。
我们来分析一下他的心理过程,他不高兴的原因是,他平时几乎每一次都是第一名,而他自己的要求也非常高,他觉得自己应该就是班里的第一名,无可替代的,而这次成绩突然下滑,得了第三名,因此他非常悲伤,非常灰心丧气。
我们了解一下认知行为疗法当中的一个典型的负面情绪记录表,通过这个负面情绪记录表来分析这个孩子的问题。
其实同样的一个全班第三名的成绩,对于那些中等成绩或者排在后面的一些学生来说,
作者:心理咨询师明军
专栏简介:深入认识抑郁症,抑郁症家属的困惑与挑战,主要的康复方法和自我治疗方法,家属帮助患者的方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