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个朋友,最近经历了一件大离谱的事情。Ta的伴侣在和ta交往两个月后,坦白自己处在一段开放式关系中,已经保持了很多年。
Ta的伴侣还对ta说:
而当我朋友质疑对方为何在两人刚认识时不说时,对方支支吾吾表示之前没有合适的时机,并一再强调自己对于这段感情的认真。
由于朋友真的很喜欢对方,便开始纠结自己是不是可以借这次机会尝试一下开放式关系。
听到这里我连忙打断:你想尝试开放式关系可以,但你刚形容的这段故事只是单纯的欺骗,和开放式关系根本沾不上边。
开放式关系(open relationship)在现在的社会可能逐渐被大家熟知,但往往是一种充满误解的方式。
今天这篇文章,想聊聊究竟什么才是开放式关系,希望在破除误解的同时,也能被避免部分别有用心的人以开放式关系的名义进行感情诈骗。
重要声明:本文只将开放式关系作为一种现存的社会情况讨论,不鼓励提倡开放式关系,也不会批判选择这种关系的人。欢迎大家在看完全文后留下自己的观点。在理性讨论的前提下,KY保持对不同声音的尊重。
我们日常提到开方式关系时,往往有这些常见的误解——
误解1. 开放式关系=炮友关系?
似乎很多人认为,所谓的“开放式关系”和“炮友关系”没有什么区别,无非是在强调自己拥有不止一个性伴侣罢了。
其实,将开放式关系等同于“炮友关系”或者是休闲性行为(casual sex),背离了开放式关系的本意。开放式关系指的是在性的角度,伴侣双方不认同关系中的排他性,允许彼此在共同维护当前关系的前提下,和其他人发生性关系。(我们也专门写过"炮友关系",感兴趣请戳当代男女约炮指南丨“休闲性”真的能走肾不走心吗?)
也就是说,开放式关系必须建立在一段认真且相对稳定的亲密关系之上,且这段关系始终是开放式关系的中心(Martin, 2017)。这也是开放式关系和常常“走肾不走心”的休闲性关系最本质的区别。(作者注:开放式关系并非唯一的非一对一关系,在其他形式的非一对一关系中,比如多角恋,不一定适用此处的定义。在这里不展开论述。)
此外,开放式关系中的“开放”二字,除了指一段关系的不排他性外,还是在描述开放式关系双方极其坦诚的状态。
这种对坦诚的高度依赖,也是开放式关系与休闲性关系之间的一个很大差异,在休闲性关系中,双方除了性以外不需要有过多个人层面的信息交流,而开放式关系则强调关系双方毫无保留地向对方开放自己的信息和想法。
误解2: 开放式关系=出轨/花心的借口?
之所以不认为朋友交往的对象是在践行开放式关系,是因为对方违背了开放式关系中的一条最重要原则:知情同意——即,开放式关系中的所有参与者必须对此完全知情且认可。(注:此处强调参与者,而不仅包括开放式关系中的主要伴侣,即任何参与开放式关系的第三者都有事先知情权。)
而朋友的对象却是在两人已经交往了一段时间之后才坦白。这种先斩后奏的做法既不坦诚也无法形成有效的知情同意。对方所谓的“开放式关系”,实际上只是掩盖自己花心和欺骗的遮羞布。
对于坦诚和知情同意原则的强调,使得开放式关系与依靠隐瞒和谎言来维持的不忠行为恰好相反。
自然,有人依然会质疑:说那么好听,不就是光明正大出轨么?
其实,开放式关系并非放弃了忠诚,而是发展出了一套自己的规则来维持关系中的忠诚。在开放式关系中,除了前文提到的坦诚和知情同意是必须遵守的之外,大部分伴侣对于彼此都有着情感排他性的要求。
大白话就是:我们的身体虽然不是彼此的唯一,可我们的内心仍然将彼此放在最重要的位置。
澄清了这个关键,再回头听听朋友的对象说的:“我跟伴侣很多年了,早没感情了,所以开放式关系双方各玩各的。”
……一时竟找不出对方在开放式关系中对谁是忠诚的。
误解3:开放式关系=追求自由不用负责?
不管是反对开放式关系的人,还是选择进入开放式关系的人,往往都有一个共同的误解:选择了开放式关系,就可以拥有更多的自由,并且不被关系中的责任束缚。
其实,开放式关系在伴侣选择上的相对自由,也意味着相应的责任更为复杂。
在开放式关系中,我们不仅需要照顾伴侣的情绪、随时保持开放坦诚的沟通,对于任何参与到关系中的第三者,也需要沟通出合适的相处模式。
因为传统的亲密关系中的一些默认准则在开放式关系中并不适用,伴侣需要更频繁和清晰的沟通协商,制定适合彼此的关系规则(Martin, 2017)。
这些规则不仅是在明确这段关系中的界限,也是在减少人们处在开放式关系中时特有的一些不安全感。比如,伴侣是否真的如实交代了第三者的信息?伴侣和第三者的关系会不会发展出爱情?
这类在传统亲密关系中较为少见,而在开放式关系中极为普遍的不安全感随时都有可能演变成伴侣间的矛盾。处理这些矛盾,自然也是选择开放式关系必然伴随的众多责任之一。
前文看下来,大家会发现开放式关系里条条框框真的不少:要保持坦诚、要征求伴侣和参与者的同意、要照顾和尊重伴侣和参与者的情绪、要积极地制定清晰可执行的规则……
这么麻烦的事,到底图啥?
加拿大圭尔夫大学的一项研究采访了几百名处于开放式关系,或其他形式的非一对一关系中的人,得到了以下一些比较常见的,选择开放式关系的理由(Wood et al., 2021):
(注:由于中西文化上的差异,这些结论仅供参考。)
首先是价值观念上的。倾向于开放式关系的人们往往十分注重伴侣和自身的个体自主性,认为即便相爱,双方都仍然拥有支配自己身体的权力。因此,ta们在享受一段稳定的亲密关系的同时,也愿意接受彼此在性生活方面的独立。
另外,不少践行开放式关系的人认为,在一段长期关系中,要求同一个人满足自己所有的情感需求和性需求是并不实际的。同时,这种要求在ta们看来,限制了彼此在个人和关系上的自由探索。
前文提到开放式关系中彻底坦诚的沟通,对于一些人可能是痛苦的过程,毕竟这种沟通往往伴随着伴侣之间各种复杂的情绪。然而,享受开放式关系的人,则认为这种毫无保留的、能够坦白彼此欲望的关系,才正是ta们所追求的。
坦白讲,维护一段开放式关系的难度比传统的一对一关系要高得多。
即便是对开放式关系保持接纳态度的人,在尝试过开放式关系后,依然可能被彻底劝退。
这是因为,开放式关系对于个人是很大的考验。
即便想要尝试开放式关系,最好也要事先确认自己和伴侣是否拥有这些特质——
对于关系、伴侣的信心:你是否能够相信关系是安全的,伴侣不会欺骗和背叛你?对于自己的信心:你是否相信自己值得被爱,不需要和他人对比?成熟的情绪沟通能力:你能保证及时地沟通和抚慰彼此的不安全感,而不是任由负面情绪发酵吗?不纠结于胜负和占有:你能接受不在性方面独占彼此吗?对于关系和自我的觉察能力:关系中的危险信号,内心的情绪变化,你能够及时察觉吗?为关系投入大量精力的意愿:你愿意花比一般关系中更多的精力在沟通和探索关系规则上吗?
不止一项研究显示,处于开放式关系的伴侣和一对一关系中的伴侣在关系的满意度上并没有什么差别(Fairbrother et al., 2019; Rubel & Bogaert, 2015)。
一段良好的开放式关系当中,首先必须是对等的。
对等强调的是关系中的双方是否都能从这种关系模式中获得满足,如果其中一方仅仅是出于妥协而进入开放式关系,那么开放式关系很可能只是其中一方的痛苦,和另一方的自私。
健康的开放式关系,快乐还来自于无私,即人们不仅仅考虑如何满足自己的需求,还在意如何满足伴侣的需求。不少人在开放式关系中逐渐学会放下对彼此的占有欲,并由衷地为伴侣拥有其他关系而感到开心(Wood et al., 2021)。
另外,关系和自我的成长也是很多健康的开放式关系中共通的体验。
一段好的开放式关系能够让在关系中的人们逐渐习得如何更真诚地与伴侣相处。隐藏和逃避都是人们在关系中产生负面情绪时常见的处理方式。而开放式关系则要求人们向伴侣袒露自己最脆弱的那一面。
这个过程不仅对于关系是一种历练,也让关系中的个人获得了更强的自我价值感和自信(Wood et al., 2021)。
KY作者的话:
最后,虽然研究中没有提,在这里,我也想补充一点:健康的开放式关系中,人们也随时保留回到一对一关系的选择权
由于文化的不同,开放式关系在不少西方国家相对普遍,但在国内仍然属于一种非常小众的关系模式。小众也意味着,很多这么选择的人,可能也不太清楚一段好的开放式关系应该是什么样的。在这样的背景下,保持对开放式关系的谨慎格外重要。
在写这篇文章前,我与编辑部的其他几个伙伴聊过我那位朋友的故事,其中有几位都表示这类场景非常似曾相识。Ta们或是因为妥协而进入过一段不平等的伪·开放式关系,或是在不健康的开放式关系中试图说服自己接纳现状。
尽力保持中立客观地科普开放式关系的很大一个初衷,就在于希望开放式关系不要演变成部分人满足私欲的由头,而让它回归到这种关系模式最本质的模样——至少目前为止,开放式关系还只是人们对于亲密关系的一种实验性探索。
它可能赋予我们更多自由,但也给我们带来了更多道德,以及个体成熟性的考验。
我们希望所有处在开放式关系中的人都能收获自己渴望的快乐,但不鼓励大家仅仅是出于好奇或者是追求自由就贸然尝试。
因为,没有什么自由是可以不负责任的。
References:
Fairbrother, N., Hart, T. A., & Fairbrother, M. (2019). Open relationship prevalence, characteristics, and correlates in a nationally representative sample of Canadian adults. The Journal of Sex Research.
Martin, S. (2017). Relationship agreements and communication in monogamous and consensually non-monogamous relationships (Doctoral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Guelph).
Rubel, A. N., & Bogaert, A. F. (2015). Consensual non-monogamy: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and relationship correlates. The Journal of Sex Research, 52, 961–982.
Wood, J., De Santis, C., Desmarais, S., & Milhausen, R. (2021). Motivations for engaging in consensually non-monogamous relationships. Archives of Sexual Behavior, 50(4), 1253-1272.
举报/反馈

知我心理学

16.2万获赞 9.7万粉丝
KnowYourself带你关注自我和内心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