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南方PLUS
“在繁忙的道路,感恩有交警指挥交通”“在疫情严重情况下,我的孩子还能正常上学,感谢一线防疫工作人员”“感恩一直以来家人对我每天的关心”“感恩有健康的身体”“感恩生于和平的国家”……在留言板上,社矫对象提交了一份又一份温暖的答卷。
珠海市香洲区司法局与京师社会工作中心联合开展了“学会感恩,悦纳自我”心理健康教育云课堂。
为了帮助社矫对象悦纳自我,学会转换负面情绪,树立积极心态,3月23日下午,珠海市香洲区司法局与京师社会工作中心联合开展了“学会感恩,悦纳自我”心理健康教育云课堂,吸引了辖区不少社矫对象参与。
本次讲座由国家中级社会工作师、绘画心理分析师黄媚授课,辖区社矫对象踊跃参与。
据介绍,该讲座由认识感恩、感恩冥想、感恩练习三部分组成。国家中级社会工作师、绘画心理分析师黄媚从感恩的含义、现代人感恩感缺失的原因以及感恩意识缺失的危害三方面展开详细讲解,帮助社矫对象了解感恩对人生的重要性。
在感恩冥想环节中,黄媚引导社矫对象把思绪带到他们已拥有并且感到感激的人、事、物上,让他们回想父母、孩子、伴侣在不同时期给予自己的爱和付出,回顾过去的成就、以往的伤害和当下体验带给自己的成长和喜悦的感受。
“今天,最让你感恩的三件事情是什么?”在感恩练习环节,黄媚让社矫对象写出让他们今日感恩的三件事情,并鼓励其坚持每天做感恩练习,特别是当心情沮丧时,可以通过“转移物”来调整情绪,转换负能量。
“我犯了罪,现在可以在社区矫正,感恩国家和政府给予的机会,我会好好改造”“感恩司法所对我的关心和教育”“感恩老师的教学,我以前的情绪比较低落,以后会多往积极方面看待问题”……讲座结束后,社矫对象对“感恩”有了更深刻的理解,积极分享了自己的收获。
工作人员表示,部分社矫对象因犯罪在社区矫正,他们受家庭、工作和生活的影响,情绪波动较大,容易有抑郁和焦虑情绪,教育矫正有利于社矫对象接受社区矫正,顺利回归社会,“通过感恩教育,可以帮助他们调整心态,珍惜和感恩当下,发现生活中的美好,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工作和生活。”
【采写】南方日报记者 刘梓欣
【通讯员】李上妹
【作者】 刘梓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