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皆说玩物丧志,今天讲一个“玩物”葬送七条命的故事,让人觉得荒唐!
(一)
明朝时期,杭州城北门外桥下有一大户人家,姓刑名客,家中颇有资产,娶妻王氏,夫妇相敬如宾,生有一子,取名刑秀,年满十八岁,尚未娶妻。
刑客从事贩卖药材的生意,在杭州小有名气,儿子刑秀从小娇生惯养,长大后不学无术,见了书本就打瞌睡,特别爱玩鸟,整天拉着一帮狐朋狗友,东颠西跑。
刑秀父母因为只有这一个儿子,几经管教也不成才,后来就放任自流了。街坊邻居看不惯,私下里叫他“刑鸟儿”。论说玩鸟儿,刑秀确实是个行家,而且不怕辛劳,每天清晨就跑到柳林去溜鸟儿,风雨无误。
春末夏初,一个清晨,刑秀起了个大早,吃了几口饭,就带着自己的宝贝出发了。刑秀的宝贝是一只画眉,确实是个世间少有的好东西,无论跟谁斗,总是能赢,有时成百上千地赢钱,刑秀当然爱惜的不得了。
话说,这刑秀提了鸟笼,直奔柳林,但没想到这一去,就再也没有回来。
当天,也该当刑秀倒霉,来得比平时晚一些,溜鸟的都已经散了,林子里没有什么人,静悄悄的,黑漆漆的。正当刑秀听鸟叫得正欢的时候,突然肚子一阵疼痛,一会儿就疼倒在地。
原来刑秀从小有个毛病,现在说来就是“疝气”,平时疼一会儿就不疼了,这次疼起来没完没了,而且疼得厉害,竟晕过去了。
等他醒来时,已经过了一个时辰。
事也凑巧,这日正有个竹匠,叫做李老汉,挑着担子从林子经过,发现地上躺着个人,近前一看,已经昏迷不醒,身边除了那只画眉,再没有别的财物。
这画眉也怪,越是见了人,越是叫得欢,也难怪这李老汉见财起意,穷极计生,心想:这个画眉,看来是个稀罕物,怎么也得值个二三两银子。
随手提起鸟笼就要走,这时刑秀醒过来了,见有人要抢自己的画眉,这等于是要了他的命根子,张嘴骂道:老家伙,休拿我的鸟儿?
李老汉见刑秀骂自己,有些生气,而且又是个年轻后生,怕自己拿鸟走后,他再过来追赶自己,那时自己反而要吃亏,不如趁他倒地的时候结果了他!
谁也不知这李老汉这么心狠,随手从担子里抽出一把竹刀,上去踩住刑秀,一刀割下了他的脑袋,这刀真够快的!
由于用力过猛,那头滚到一旁,反而吓了李老汉一跳。李老汉怕有人看见,四处张望,正好看见远处有棵空心大柳树,李老汉慌里慌张地提起头,跑到柳树旁,把头扔到了树洞里,看看四下无人,提起鸟笼就快步赶路。
(二)
李老汉边走边琢磨,怎么快些把这只鸟变成钱,忽然想起城东有个客栈,住着几个京城过来的客商,经常玩鸟,就想去试试,看看能不能卖给他们。
幸亏李老汉腿脚快,只见那三个客人刚要出门,其中一个叫王吉的,是个贩布的,平时也爱养画眉,见李公担子上有只画眉,像个极品,便随口问道:老丈,这鸟,您卖吗?
李老汉巴不得快点出手,说:你出多少钱?
王吉说:二两银子。
李老汉说:本来不想多要,但这鸟确实不错,能不能再添点儿?
王吉说:二两二。
李老汉痛快地答应了,随手接过了递过来的银子,扭头就走。心想:今天捡了个便宜,活儿也不干了,而且心里突突的,还是直接回家吧。
这就是典型的做贼心虚,正如:作恶恐遭天地谴,欺心犹怕鬼神知。
话说这个李老汉,只有两口子,无儿无女,回家之后,老婆问:今天怎么不干活了?才刚出去,怎么就回来了?
李老汉转身关上大门,把路上的经过告诉了老婆,而且把银子拿给她看,老婆欢天喜地,丝毫没有责怪之意,这夫妻两个真是绝配,都是“有钱就是爹的主儿”,正应了那句“鱼找鱼,虾找虾,绿豆找王八”。
再说柳林那边,过了大半天,才有一个挑粪的农夫路过,见了一具无头尸体,吓得大喊大叫,招来了不少人。有好事者,早已将此事报告了衙门。
知县见是无头命案,大意不得,随后派法医前去验尸,尸体除了无头之外,全身无一破损,但因无头,一时又找不到人家,暂且押下,此事满城传得沸沸扬扬。
刑秀出去,到晚间没有回来,父母听说了当日无头命案之事,就有些不往好处想了。王氏连忙叫丈夫去县衙看看,这一去不打紧,虽说无头,但见了衣服,果然是自家的刑秀,当场就大哭起来。
知县说:苦主有了,只是找不到凶手。
刑客说:我儿子平时也就是爱玩个鸟,不想就此惨死,还请老爷做主。
知县批示:全城搜捕,限十日内破案。
刑客将儿子的尸体收敛,带回家中,刑秀母亲哭得死去活来,几番哭晕过去,说:我儿日常不听人劝,今日死无全尸,我的儿啊,死得好苦,谁想我老来无靠啊!
刑客自是悲哀,说:官府也明令限期破案,我们也做不得什么,但好歹也得给儿子弄个全尸啊!不如写个悬赏告示,全了尸首,只见写道:
告知四方君子,如有得我儿头颅者,赏钱一千贯,捉拿真凶者,赏钱两千贯。随后报告了官府,官府也出了一个告示:寻得人头者,赏钱五百贯,抓获凶手者,赏钱一千贯。
告示一出,满城轰动,此处暂且不提。
(三)
要说故事,就是荒唐。
在城南有一个赤贫的老头儿,姓黄,叫老蔫儿,一生为人老实,靠烧炭为生。妻子早亡,自己又双目失明,全靠两个儿子照顾。大儿子叫狗剩,小儿子叫狗落,爷仨儿终是浑浑噩噩,食不裹腹。
一天,黄老蔫把两个儿子叫到跟前,说:听说城里刑员外家的儿子被杀了,没找到头,正在悬赏,我今天给你们条活路。我老了,不中用了,还是个瞎子,你们两个夜里把我的头割下来,埋在湖边,等几日之后,没了人色,拿去请赏,能得一千五百贯,比现在受罪强多了。这个办法关键要快,倘若让别人先做了,那就让我白丢了性命。
也许这黄老蔫就是这么一说,但两个儿子却听到心里去了,出去之后两人即商议此事。
狗落说:这个办法确实不错,只是以后我们就没爹了。
狗剩是个心狠歹毒之人,说:爹爹早晚都是要死的,不如趁这个机会杀了,既有了钱,又神不知鬼不觉。再说也不是我们非要如此,是爹让我们这么干的。
两个傻儿子,根本不懂法,随后就去安排,狗落上街赊了几斤酒,狗剩在家磨菜刀。当夜,爷仨儿喝个大醉,直到半夜,兄弟二人爬起来,就把亲爹给做了,一个把尸体埋在山下,一个把头颅拿到湖边浅水里泡着,并做好遮掩,天亮之后都回了家。
十天之后,两人先到刑家去报,说:我二人昨天在湖边捉虾,发现了一个人头,想必是你儿子的。
刑客说:如果真是,那就给你一千贯。
随后领他到湖边辨认,这头经水一泡,哪还认得出来,想必是了,要不怎么会有个人头在此呢?
刑客用布包好带回了家,打开棺材,给儿子安上,又重新钉好。黄家的两个儿子和刑客又到官府报告,同样一番说辞,又领了官府的五百贯赏钱。
刑母见儿子的尸体弄全了,对黄家二子千恩万谢,还请他们山吃海喝了一顿。
黄家二子拿钱回家,欢喜一场,随后整修了房屋,买了牲口和农具,专心在家种田。
此案一直没有找到真凶,官府也懈怠了,慢慢就成了一个死案。
(四)
刑家虽说没有儿子了,生意还得照做。刑客照旧去京城贩卖药材,这一去,只因看见了自己家的虫蚁,又枉杀了一条性命。
且说这刑客,一路辛苦赶到京城,把药材买卖交割完毕,因为近几个月心里憋屈,就想在京城散散心。
刑客平时也是个喜欢虫蚁的,偶然路过御用监禽鸟房,就交了十个钱,想进去闲看一番,只听得一只画眉叫得十分好听,近前一看,正是儿子那只画眉,而且此鸟见了刑客十分亲切,叫得更欢。
刑客睹物思情,禁不住当场痛哭起来。
掌管禽鸟的官员听了,喝道:这厮不知法度,这是什么地方,敢在此撒野?
刑客一听,越发哭得厉害。官员怕惹出事来,就把刑客扭送到大理寺。
大理寺官说:你是何人,敢在御用之地放肆?有什么冤屈,一并说出来!
刑客就将自己儿子溜鸟被杀头的事情说了,大理寺官听呆了,问禽鸟官:这画眉是从哪里来的?
禽鸟官说:是京民王吉进贡在此,真不知道还有这番隐情。
大理寺官随后把王吉捉拿归案,经过一番审慎,王吉只说自己是花了二两银子买的,杀人的事情一概不知。
大理寺官问:你可认得那挑担卖鸟的老汉吗?
王吉说:只是偶遇,而且我又不是当地人,根本不知道他叫什么,给了银子就两散了。
大理寺官是个糊涂人,片面地认为王吉撒谎,各种大刑给王吉安排上,王吉实在招架不住,就屈打成招了,随后招供“只因画眉生得好看,叫得好听,便一时杀了刑秀,将头抛弃”。
没过几天,王吉就被押到市槽斩首,而刑客带了儿子的画眉回家。
您说这个王吉冤不冤,因为一个畜牲,白花了钱,只是想找皇家讨个赏,却搭上了自己的性命,可恨这个糊涂官,连头颅所在都没有问上一问,可以称得上是草菅人命了。
而当时那两个与王吉同去的客人,本来可以出面作证,但因为确实不知道那卖鸟李公叫什么,而且只怕是去杭州找到李公,这王吉也已经被杀了,加之惧怕大理寺的大刑,怕摊上官司,就没敢伸头。
但这二人还是有点正义的,心下发狠道:待哪日再去杭州,一定要找到那个老头儿,问个明白。
(五)
且说这刑客,带了画眉连夜往家里赶,到了家里告诉妻子发生的事情,妻子见了画眉,也少不了一顿痛哭,但总算替儿子讨回命了。
刑客又到县衙去报告,将大理寺审案的事情说了,知县说:有这等巧事!真是劝君莫做亏心事,古往今来放过谁?
知县接着安排,既然案子结了,刑秀也可以下葬了。
都以为事情就这样过去了,谁知道好戏还在后头呢!
过了一段时间,当时与王吉同行买鸟的客人,因为生意上的事情,又到了杭州,事情办完后,就专心在城里找那个挑担子的老汉。
虽说当年城不大,但要找这么一个人,也费了好大劲,但最后还是找到了。
还是在当年卖鸟的地方,他们再一次偶遇了,当时李公对他们印象不深,因为心思全在鸟上,但二人却认他认得清楚。
只见二人拉住李公,就往衙门里拖,李公不住的叫喊,吸引了不少路人。
到了府衙,知县听了二人的供诉,心里更没底了,怎么已经结的案子,又闹出这么一出!
但人命关天,而且人证物证俱在,由不得知县不审。
知县随即审问李公,但李公早就听说案子已结事情,所以抵死不承认。
知县说:人证物证俱在,还敢狡辩,上刑!
这个李公年纪大了,怎么能经住这一番拷打,就把杀死刑秀的事情说了。
但李公招供的有个细节对不上,李公说把头藏在树洞里,而二黄说是在湖里发现的。
知县当即派人去大柳树查看,众人合力把树锯断,果然发现一颗头颅,经过刑家辩认,是刑秀无疑。
这李公当然是真凶,不用说了,等着秋后问斩就行。
而知县却糊涂了,当时那个黄狗剩、黄狗落发现的人头是怎么回事,这不又闹出来一桩命案吗?
随即派人把二黄抓来审问,知县说:现在刑秀的人头找到了,你们当时发现的人头是怎么回事,人是不是你们杀的?
这二黄被审问,心里发慌,但只说不知道。等知县一上刑,什么都招了,说道:只见父亲年老有病,一时不合将酒灌醉,割下头来,经过处理,想借机领赏,而且尸身就埋在山下。
此时知县不敢大意,按照他们招供的地方,派人一挖,果然发现了一具无头老者。
知县说:天下竟有这种逆天之事,竟有这种大恶之人,口不欲说,耳不欲闻,笔不欲书,必须一顿打死才解气。
(六)
随后,知县将事情原委写成奏折,直报朝廷,奉了圣旨,着刑部及都察院将原审王吉的大理寺官好生勘问,随后大理寺官被贬为庶人,发配岭南安置,而王吉实为屈死,官赏一千贯,并免除子孙差役。
而那贪财杀人的李公,依律处斩,加罪凌迟,分尸五段;二黄贪财杀父,不分主从,凌迟处死,分尸五段。而那李公老婆,听说老公被剐,吓得一跤摔倒,跌得重了,伤了五脏,回家便死了。
@秋风诺此事前因后果,皆因一鸟而起,都是世人玩物丧志所致,可惜了七条人命!
正应了那句诗文:
积善行善,积恶逢恶;仔细思量,天地不错!
想想如今,贪财害命者有之,玩物败家者有之,贪赃枉法者有之,好色害人者有之,皆因一念之差,导致悔恨终生,不仅害了小家,而且害了大家!
在此,暂且以民间故事警示世人:
非理之财莫取,非理之事莫为,明有刑法相系,暗有鬼神相随!
恶有恶报,善有善报,时间一到,必定得报,有因必有果,上苍不会放过任何可恶之徒,也会善待善良之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