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布斯曾说:

“专注和简单一直是我成功的秘诀。”

人人都想要取得成功,但通往成功的道路上,非但没有捷径,也没有指明灯。

如果说非要找到可以通往成功的渠道和方式,那就是保持当下的专注,以及保留简单的生活方式。

1:专注的力量

一个人,如果做事极为喜欢一心两用,甚至一心多用的话,他是会一点一点地陷进巨大的困惑当中的。

古语说:“少则得,多则惑。”

这就好比一个人若是贪求多而拒绝少,就像是一个人想要一口吃成一个大胖子一样,显然是愚笨的行径。

一个人在享受美食的时候,往往只注重质量,而不在于其中的数量。

如果一味地贪图数量,那么满满一大桌子的菜肴,也就只能囫囵吞枣,食不知味。

做事不在于多,而在于专注,在于精细。

日本作家村上春树曾说:

“没有专注力的人生,就仿佛睁着大眼睛却什么也看不见。”

有个古代趣味小故事:

说是一个农民,恰逢当年涝灾,以至于粮食收获大不如从前,心情焦虑得很。

有一天,他听说有人发现了一个地方,这个地方他也知道在哪,说是那里有很多的野生黄鳝。

这个农民心想,如今生活困难,倘若能够搞多一些黄鳝来养着,在必要时候填饱肚子,也是非常不错的选择。

农民去了,找对了位置,还真的发现了有着不少的黄鳝,但用了很久的时间,也没有抓到一条。

这是因为农民非但没有多少的耐心,还常常因为好不容易抓到了几条又溜走了而感到气恼,低声叫骂着。

旁边的人听到了,都笑了起来。

因为这个农民一直都是想要一只手拿五条黄鳝,到头来一条也拿不住。

《尚书》如是说:

“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

一个人只有将心思沉淀下来,将心思安定下来,一心一意,一门心思,提高注意力,才能将事情一件一件地做好,甚至做到极致。

这就是,专注的力量。

2:保持专注

很多人活着,就是像风一样,这里吹一阵,那里吹一阵。

就好比选工作一样,很多人的出发点就在于,觉得这份工作轻松还赚钱,那就选择这份工作。

倘若哪天行情不好了,吃力不讨好了,就越来越烦躁了,真是恨不得立马辞职去换一份新的工作。

其实,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一个人若是一开始就是带着急功近利的目标来对待一份工作的,那么他们是干不长久的。

首先在于,一旦行业有了波动,行情价风吹草动之后,整一颗心就按捺不住了,总觉得接下来的日子里会非常难过的了。

这类人自始至终都在算计着月薪、年薪,偏偏没有想过如何精进自己,反倒在各种各样的浮躁的、焦虑的心态下,逐渐变得没有了任何耐心,更别说有什么专注力了。

阿基米德曾说了这么一句话:

“给我一个支点,我将撬动整个地球。”

很多时候,专注的力量就像一种浸泡精神,正如客家人都喜欢泡一种养生酒一样,枸杞、红枣以及其他的辅料,然后放置在一个盛满米酒的酒瓶里。

然后,泡个三年五年,打开酒瓶,勺出一碗酒,香甜爽口,令人流连。

实际上,如果一个性子急的人,他们是无法等个三五年的时间才去喝的,这也就意味着他们也不可能享受到更加香醇的美酒了。

一个人,若是偏执地长期沉浸在某个领域上,保持着专注的力量,哪怕觉得很简单,很平常,甚至很乏味,依然坚持下去。

那么,时间一久,这类人就可以成为了不起的人。

因为一个人只要愿意将心思和精力集中在一个点上,用心用力坚持做好,熬过一段时间之后,往往会给自己带来意想不到的巨大收获。

十年磨一剑,铁杵磨成针,耐心的人,专注的人,总能够拿出时间和行动,来证明自己的强大。

3:让专注通向成功

成功学有个著名的“两万个小时理论”:

即一个人若是愿意拿出两万个小时的时间来进行锻炼,那么任何人都可以从任何领域上做到从普通走向卓越。

与其说这是时间的力量,倒不如说是专注的力量。

因为毫无疑问,两万个小时的锻炼时间,这个过程无疑是漫长的、枯燥的、乏味的、痛苦的、无助的、难熬的。

但就是因为这样,我们才更有理由相信,一个人越是敢于挑战困难的事情,其所取得的成就才能越大。

只有找到当下的目标,专心致志地完成,通过专注和执着的方式去完成,才能获取成功,才能更快地成就属于你的非凡的未来。

举报/反馈

洞读

41.4万获赞 5.9万粉丝
专注于情感、心理解析,了解自己,提升自己
情感领域创作者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