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知乎上看到一篇日记,主要记录了父亲在16岁儿子抑郁跳楼自杀后,失魂落魄的心路历程。

直到儿子去世,这位父亲才意识到孩子的问题不只是“压力大点儿,哭出来就好了”这么简单...


01


从没想过儿子

会以这样的方式离开世界


故事回到那天凌晨5点34分,父亲躺在床上收到儿子发给自己最后的短信:“我实在是走不出来”。


父亲给儿子回了短信,却没收到回复,立即起床,发现儿子不像平常一样躺在床上。

然后慌慌张张冲上天台,找寻一圈,没有看到人,下到一楼时,儿子躺在地上没了呼吸...

看着孩子一动不动,父亲眼泪止不住的流,为何孩子要用这样的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
直到翻出孩子从小到大的成长足迹,似乎一切都有了答案。

儿子从幼儿园得第一朵小红花,参加电台节目的录音,一年级就参加英语大赛,三岁参加跆拳道比赛,接着是全国书法大赛、奥数比赛...


一张张参赛证,一张张证书,一张张奖状...

这些无不在提醒父母,自己儿子有多令人自豪。

可能正是因为儿子的优秀,让他们迷失在一个又一个荣誉里,却看不见孩子那逐渐消失的笑容。

从实验小学到外初,从外初到外高,学习压力越来越大,早就压得孩子喘不过气,可他们都忽略了...

02


其实,生病的儿子

也曾向父母发出过求救信号

心理学上说:每个人都有自救的本能。

所以,备受心理折磨的儿子也向父母发出过很多求救信号,比如:


儿子在家里嚎啕大哭,父母认为是压力大了点,哭出来就好了。

儿子把划得伤痕累累的手臂给父母看,心理咨询师都认为孩子的情况很紧急,需要到正规医院去治疗。

去了医院,明明每项测试都显示有问题,可父母不愿承认,轻视医生的判断,觉得孩子问题不大。

儿子的告别很决绝,那天晚餐时笑眯眯地对妈妈说,“你是一个笨妈妈”。

当妈妈想改好时,他又笑眯眯地说“晚了”,当时的父母没听懂。

儿子什么时候出门的父母永远不会知道,但他们知道儿子出门前把从不离身的小猴子摘下来。

还有每天看的Kindle,戴的口罩都整齐地放在床头,把给父母的话平摊开放在书桌上。

然后走出了家门,再也没有回来。

直到失去孩子时,父母才懊恼自责:

当初要不是简单地以为“孩子的问题不大”,是不是儿子就能好好的呢?

可惜这一切都来不及了...

很多父母都觉得,孩子那么小,怎么可能患抑郁症呢?
也有人说,抑郁症其实就是矫情,过阵儿就好了。
但事实上,抑郁症就像一只看不见摸不着的猛兽,潜藏在暗处,一不小心就很可能会跳出来吞噬掉孩子。

当孩子成绩下滑严重,甚至想要放弃生命时,真的不是简单的“厌学、矫情、叛逆”,而是生病了,并且很严重。

所以,不要让我们的忽视、冷漠成为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03


抑郁症的孩子

通常都会有这6个征兆

抑郁症大致有3大核心症状:持续的情绪低落、兴趣减退和快感(动力)缺失。

如果你的孩子有以下6种表现,那么,ta很可能正深受抑郁的折磨。

01
贬低自己,自我否定,甚至自S自C

我是不是很没用/很丑

我干什么都不行

我就是个废物

……

孩子总认为自己一无是处,或无论什么事情,都把过错归于自己,这是一种对自己能力的极度否定。

严重时,还可能使用刀具等利器自C。
若孩子有这样自我评价特别低的话,并且经常自责,家长一定要警惕。
这可能是ta们有自C自S行为的一种暗示。
02
身体不舒服,去医院却查不出问题

人在心理压力过大、极端焦虑、抑郁的情况下,会出现身体上的不适。
比如无精打采、头痛、肚子痛、胸闷...

在专业医院检查后,又没有明显的异常,家长就要注意孩子的表现是否与心理因素有关。

03
成绩一落千丈、厌学

受情绪影响,孩子很容易对自己日常做的事情失去兴趣,学习时无法集中注意力,导致成绩一落千丈。

甚至可能因为强大的学业压力,对上学产生极大的反感和抵触,不想读书。

04
对一切都没有兴趣

孩子对以前的习惯和爱好明显都失去了兴趣,比如跑步、画画、唱歌等,都不愿意做了,甚至连游戏也不玩了。
整天郁郁寡欢,闷闷不乐,缺乏活力,做什么都没劲。
不再愿意进行任何社交活动,疏远亲人、老师、朋友等
05
暴躁易怒,情绪低落

抑郁对于孩子来说,是一种非常失控的感觉,会因此变得易怒、焦虑、暴躁等。
可能会无缘无故突然发火或者哭起来,还会出现暴力倾向,厌烦身边的人等。
会出现与“叛逆”类似的行为,如逃学、离家出走、酗酒、滥用药物…
父母不要简单认为是孩子叛逆或哭一会儿就好了。
这样只会会让孩子感觉更加的孤立无援,进而封闭自己,最后走进死胡同。
06
睡眠不佳,食欲不振或暴饮暴食

抑郁很容易引起睡眠和食欲的波动
比如有些孩子可能会嗜睡,但不管睡多久,精神仍然不佳,也可能会失眠,整夜都无法入睡。
另外,如果孩子突然暴饮暴食,或者食欲降低,家长也要多留心。
身患抑郁症的孩子,内心是极度焦虑和痛苦。
他们十分渴望在自己最痛苦的时候,得到父母的理解和帮助。
所以,陈颖老师希望我们的父母千万别让深陷抑郁里的孩子绝望。

好了,今天故事分享就到这里结束了,下期见哟!

★图片均摘自《我们如何对抗抑郁》,如若侵权请联系删除

END


举报/反馈

成都心理咨询陈老师

7495获赞 2186粉丝
亲子教育和青少年心理问题专家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