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年,“延迟满足”的概念很火,被很多父母奉为“育儿圣经”,备受推崇,认为这样就能培养出高素质高层次的孩子。
然而,真的是这样吗?事实的真相又是如何?
延迟教育真的好吗
“长江日报”上曾刊登了这样一则趣
“萌娃趴地大哭,年轻爸妈淡定旁观”。
成都一位网友在逛街时,看到一个小朋友趴在地上放声大哭,年轻的爸爸妈妈站在不远处淡定看着,既不上去把孩子扶起来,也不着急哄,反正就是你哭你的,我们就看看。
现在90后父母育儿观念都这么“先进”了吗?
事件背后折射出:父母对孩子内心的需求与满足的问题。
很多父母似懂非懂,觉得为了孩子长大后能成才,应该从小培养孩子的“延迟满足”能力,明明很多事情可以及时满足孩子也要故意拖延,认为这是在锻炼孩子的等待和自控能力。
实际上,这种做法非但培养不了孩子的自控能力,反而会造成孩子的不满足感。
一直不被满足的孩子,他们会处于不稳定的状态,心绪波动大,一旦累积到一定程度,孩子就会无比愤怒,对周围的一切采取破坏报复行为。
相反,那些能够被很好满足的孩子,更容易获得长久的安全感,更有底气等待和拒绝,有更强的自控能力。
棉花糖实验背后的真相
说到“延迟满足”,最著名的就是“棉花糖实验”了。
1970年,美国斯坦福大学选取宾格幼儿园的男孩女孩各16名,他们的年龄在3岁到5岁之间,给他们两种选择,他们可以立刻吃掉一颗棉花糖,或者等上15分钟后,他们就可以吃上两颗棉花糖。
实验结果:只有1/3的孩子能等到吃第二颗棉花糖。
1981年后,斯坦福团队对当年参加过棉花糖实验的孩子进行了追踪调查,发现当年能等到第二个棉糖的孩子,在青少年时期学习表现,社交能力,处理问题能力,都比同龄人更胜一筹。
但近期研究表明:当年“棉花糖实验”里的“延迟满足”和现在市面上流行的“延迟满足教育”,根本
“延迟满足”的能力,是孩子自身的能力,不是“延迟满足教育”所推行的,由家长简单粗暴故意延迟满足孩子需求的行为。
这样的教育是对“棉花糖实验”的断章取义。
有些家长为了训练孩子,故意不去抱哭泣的幼儿,故意不给孩子买他最喜欢的玩具,惹得孩子情绪失控,这样的“延迟满足教育”实在无法从本质上培养孩子能力。
释放天性 回应需求
教育讲究的是“释放天性,因材施教”,每个孩子性格,家庭环境和经历都不一样,如果不考虑,先天因素和后天环境,盲目地进行“延迟满足”培养,实在很难达到预期效果。
要“及时满足”孩子,这里的“及时满足”是指及时回应孩子的心理需求,而不是“即时满足”孩子要买什么东西。
假如,孩子在商场想要玩具,因为得不到,哭闹撒泼不肯走。这时,父母及时安抚孩子的情绪,对孩子想要玩具表示理解,愿意给孩子解释原因,商量解决办法,孩子可以随时得到父母感情的回应,这就是“及时满足”,这是“回应需求”。
但如果父母受不了孩子哭闹,马上就给买玩具,这就是“即时满足”,这是“满足需求”。
教育孩子,要先了解孩子。要“自然,理解,宽容”,而不是“揠苗助长”,采取一些违背孩子天性的错误方法教育孩子。
合理满足孩子需求,和孩子保持良好沟通,给孩子自我思考和选择的机会,一定能培养出一个健康优秀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