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0年11月29日的北京,天寒地冻,万物萧瑟,北京大学图书馆主任李大钊的办公室却温暖如春,热闹异常。铁路管理学校的郑振铎、俄文专修馆的耿济之、汇文大学的瞿世英等几个热爱文学的年轻人聚在这里,召开文学研究会第一次筹备会,决心开辟出一片新文学建设的新天地。
(一)
其实,他们的初衷是想办一本文学刊物。
当时的北京,经过五四运动的洗礼和新思潮的影响,很多青年知识分子“看到北洋军阀政府之愚昧无能,和旧社会之必须改造,于是有的倾向于民主与科学的口号之号召,有的投到反帝反封建的旗帜之下。前者缓进一些,后者急进一些,总之企图改造旧局面,则是比较一致的”。他们认为“但要如此做,总得有一个宣传机构,才能启迪民智,起些号召和促进的作用”。创办刊物成为众多青年知识分子抨击旧思想、宣传新思想的共同选择。
1919年11月,在新文化运动的激励下,郑振铎、瞿秋白、耿济之、许地山、瞿世英等人,依靠基督教青年会,以北京社会实进会名义创办了进步刊物《新社会》旬刊,“想尽力于社会改造的事业”。1920年5月1日,因刊发的“劳动号”介绍“五一”由来,号召工人找到自己的办法来争取“人”的待遇,《新社会》被北洋军阀政府封杀。他们没有灰心,又创办《人道》月刊。基督教青年会怕再惹麻烦,只资助一期便不再支持。吸取前两次办刊教训,他们决定创办一个纯文学杂志,“以灌输文学常识,介绍世界文学,整理中国旧文学并发表个人的创作”。
五四时期的北京,各种报刊层出不穷,首倡“文学革命”的《新青年》和继起的《新潮》《少年中国》等刊物虽然倡导文学革命,发表新文学作品,但都是综合性刊物,还没有一本纯文学杂志。热爱新文学的青年“相信文学的重要,想发起出版一个文学杂志”。
一筹莫展之际,郑振铎从著名军事理论家和军事教育家蒋百里那里得到消息,上海商务印书馆经理张元济来京招贤纳士。接到消息,郑振铎喜出望外,立即前往张元济下榻的饭店拜访。他讲了自己对新文学的看法,提出想让商务印书馆出版一本由他们主编的文学杂志。张元济欣赏郑振铎的才华和能力,但表示不想再出版新杂志,提出可以由他们改组商务印书馆现有的《小说月报》。郑振铎志在创办新刊,婉拒了张元济的建议。
(二)
依托商务印书馆创办新文学杂志的愿望虽然落空了,却更加激起了他们要办文学杂志的决心。郑振铎、耿济之等人商议下一步计划:“不如先办一个文学会,由这个会出版这个杂志,一来可以基础更为稳固,二来同各书局也容易接洽。大家都非常的赞成。”
他们认为“当时胡适所标榜的‘文学革命’,只成为一种白话文运动,只做到了以白话代文言,还没有做到以新文学代旧文学”,成立文学会,可以推进一步,使其成为名副其实的新文学运动。11月23日,他们相聚在耿济之寓所商谈,还邀请了北京大学教授周作人、社会名流蒋百里、新潮社社员郭绍虞和孙伏园等人。经过商量,大家决定成立一个文学团体,名字就叫“文学研究会”。
就在这时,王统照接到上海沈雁冰的来信说:商务印书馆已着手实施改革,《小说月报》指定由他接编,“只是内容虽可彻底的改革,名称却不能改为‘文学杂志’”。沈雁冰的来信正当其时,使他们心中的蓝图即将变成现实,他们决定迅速地推动这项工作。于是,就有了11月29日的第一次筹备会。会上,他们决定积极筹备文学研究会,并推举郑振铎起草会章,暂时不出版杂志;他们答应以个人名义为《小说月报》撰稿,并以它为文学研究会的代刊。会后,郑振铎立刻致函沈雁冰,报告了会议决议,邀请沈雁冰参加即将成立的文学研究会。
5天后,他们又聚集在耿济之寓所,召开第二次筹备会,决定以郑振铎、王统照、周作人、郭绍虞、朱希祖、蒋百里、耿济之、瞿世英、孙伏园、沈雁冰、叶圣陶、许地山12人的名义发起文学研究会,周作人负责起草宣言书。
《文学研究会宣言》起草后,周作人向其兄长鲁迅(周树人)征求意见。鲁迅对文学研究会给予热情支持,之后经常为革新后的《小说月报》撰稿。但鲁迅“为什么不做文学研究会发起人甚至也不算是会员呢?”据沈雁冰回忆,当时北洋政府禁止各部官员参加社会上的各种团体,鲁迅时任北洋政府教育部佥事,所以不便参加文学研究会。
12月13日,北京《晨报》刊登了《文学研究会宣言》,鲜明提出“将文艺当作高兴时的游戏或失意时的消遣的时候,现在已经过去了。我们相信文学是一种工作,而且又是于人生很切要的一种工作;治文学的人也应当以这事为他终身的事业,正同劳农一样”。随后,上海《新青年》《民国日报》等相继转载。《文学研究会宣言》提出的主张令人耳目一新,吸引了大批文学青年加入。12月30日,第三次筹备会在耿济之家中召开,会上通过了新加入会员名单,并决定于1921年1月4日在中央公园来今雨轩茶社召开成立大会。
文学研究会成员在来今雨轩合影
1月4日,文学研究会成立大会如期举行。12名发起人中,周作人生病、郭绍虞离京、沈雁冰远在上海、叶圣陶执教苏州,故未能参加。其他发起人和后入会的庐隐、郭梦良等都前来参会,共21人。会议通过了《文学研究会简章》,以无记名投票方式选举郑振铎为书记干事、耿济之为会计干事。会上还成立了读书会,分为中国文学组、英国文学组、俄国文学组、日本文学组及小说组、诗歌组、戏剧组、批评文学组、杂文组等。中国新文学史上第一个纯文学社团正式成立。
1月10日,经过革新的《小说月报》第10卷第1号,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中国文坛,成为倡导现实主义新文学的主要阵地。
(三)
文学研究会继承《新青年》倡导的文学“为社会”“为人生”的现实主义主张,旗帜鲜明地反对“将文艺当作高兴时的游戏或失意时的消遣”。他们认为,“文学应该反映社会,表现并且讨论一些有关人生一般的问题”。正如郑振铎后来指出的:“鼓吹着为人生的艺术,标示着写实主义的文学的。”尽管在如何理解“为人生”问题上,成员之间的意见并不完全一致,但就其倾向性来说,该会主张“为人生的艺术”,要求文学应该强调“哀怜被损害者与被侮辱者”,必须和时代的呼号相应答,真地反映社会黑暗和劳苦大众生活的痛苦。他们重视文学的社会作用,强调文学不但要反映人生,而且要影响人生、指导人生,要担负起“唤醒民众而给他们力量的重大责任”。
文学研究会成立后在全国产生很大影响,上海、广州等地先后成立分会。上海分会主要以沈雁冰、叶圣陶等人为主导。1921年5月,郑振铎南下上海,上海分会逐步成为文学研究会的主阵地。文学研究会又相继创办了《文学旬刊》(后改为《文学周刊》《文学周报》)、《诗》等刊物,编印了《文学研究会丛书》《世界名著丛书》《通俗戏剧丛书》等6类近300种,留下了《海滨故人》《命命鸟》《背影》《雨巷》等一批脍炙人口的文学作品。
文学研究会精英荟萃,他们在小说、新诗、散文、戏剧创作及翻译等方面都有新的突破,在“向新文学的建设”方面迈出了新的步伐。随着新文学运动深入发展,会员队伍日渐壮大,影响日益深远,正式登记的会员达172名,其中有瞿秋白、沈雁冰、冯雪峰、陈望道、沈泽民、李达、李汉俊、陈毅、张闻天等一批共产党员。
1932年,一·二八事变爆发,商务印书馆编译所、印刷厂都被日寇炸毁,《小说月报》被迫停刊。失去了刊物这一阵地,存续了11年之久的文学研究会随之解散。
文学研究会是在中国新文学运动从“向旧文学的进攻”转为“向新文学的建设”中诞生的,它倡导写实的为人生的艺术,反对封建复古主义,成为当时新文学战线上的一支生力军,为中国现代文学培养了一批人才,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本文来源于中共北京市委党史研究室、北京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红楼旧址群故事》,北京出版集团 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年5月版)
举报/反馈

北京市方志馆

1565获赞 5836粉丝
走进方志馆,了解北京城
北京市方志馆官方账号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