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间,中国共产党中涌现出无数仁人志士,他们身先士卒、鞠躬尽瘁、舍生忘死。

1949年开国大典前,毛泽东接见各大野战军出席庆典代表时,曾对罗荣桓、粟裕、谭震林感叹:“如果伍中豪、黄公略在的话,他们该有多高兴呀!”

伍中豪,曾与黄公略、林彪并称红1军团“三骁将”。三人中,伍中豪最早追随毛泽东上井冈山。

今天,我们走近这位毛泽东口中的“豪子”。

翘楚


1903年2月23日,伍中豪生于湖南耒阳县伍家村。他从小苦读诗文,1920年从岳云中学毕业后考入北京大学文学院。在北大读书期间,受李大钊的影响,伍中豪走上了革命道路,于1923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还有一年就将拿到中国最高学府文凭时,伍中豪服从党的安排,毅然回到家乡耒阳发展党团组织,并于1925年4月当选为中共耒阳地方执行委员会宣传委员。

广州黄埔军校旧址。图|图虫创意

1925年5月,受党组织派遣,伍中豪南下广州,考入黄埔军校第四期步兵科。作为北大肄业生的伍中豪,对军事知识的理解和领悟能力远超一般同学,故而各科成绩异常拔尖。难能可贵的是,这位才子生性热情豪爽,毫无恃才傲物之心,因此人缘极佳。

时任黄埔军校总教官的何应钦对他极为欣赏,曾公开表示想请伍中豪毕业后当自己的副官。

不过,革命意志坚定的伍中豪,对何应钦这位著名右派伸来的橄榄枝视若无睹,毕业后他径直前往毛泽东主持的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任军事教官。期间,伍中豪与毛泽东这两个湖南老乡同住一屋,彼此推心置腹,共同探讨中国革命之路。

北伐战争开始后,伍中豪受党组织指派,出任耒阳县团防局局长。他到任后,立即着手以团防局为基础组建耒阳工农自卫军总队,全力支援当地的工农运动。1927年5月“马日事变”后,伍中豪遭反动派通辑,不得不潜往武汉,到第11军第24师留守处政治部报到,后被分到新兵训练处管辖的新兵营任连长。

注:“马日事变”为1927年5月,反动军官许克祥在湖南长沙发动的反革命政变。

7月下旬,第24师新兵营奉命编入共产党员卢德铭任团长的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总指挥部警卫团,伍中豪被任命为警卫团第3营第11连连长。

根据中共中央的指示,警卫团借参加“东征讨蒋”之机,于8月初乘船沿长江东下,准备赴江西南昌与叶挺率领的第24师会合。后因南昌起义部队已南下,南昌重新被敌人占领,警卫团只得转往湘赣鄂交界的江西修水地区休整待命。在此期间,警卫团与平江、浏阳工农义勇队合编,用“江西省防军第1师”的合法招牌作掩护。伍中豪升任该师第3团第3营营长。

挽救

秋收起义受挫后,前委书记毛泽东果断决定停止进攻长沙,力主起义军余部沿湘赣边界向赣西莲花地区转移,以保存革命火种。在部队转移途中,敌人一直围追堵截,伍中豪向毛泽东提出“时东时西,时分时合”的用兵建议并得到采纳,终于使工农革命军转危为安。

“三湾改编”后,秋收起义军余部缩编为工农革命军第1师第1团,下辖2个营、1个特务连和团直属队。其中,伍中豪任第3营副营长。在此后的大汾战斗中,秋收起义军余部遭敌突袭,张子清、伍中豪率领的3营在突围时与主力失去联系,遂前往湖南桂东地区打游击。

11月上旬,张子清、伍中豪所部与朱德、陈毅、王尔琢率领的南昌起义军余部取得了联系。

井冈山。图|图虫创意

不久,张子清、伍中豪率3营返回井冈山归建。时值20个连的敌军正疯狂反扑被1营和特务连攻下的茶陵县城,城中弹药所剩无几,眼瞅着快支持不住了。张子清和伍中豪率领弹药充足的第3营及时赶到,在敌军背后猛插了一刀,接应出了被困在城中的1营和特务连。

不过,两支队伍合兵一处后,团长陈浩、副团长徐恕、参谋长韩壮剑和1营营长黄子吉却丧失了革命意志。他们企图拉着全团向驻扎在湘南的国民党第13军方鼎英部投降。从一开始,伍中豪就觉得事有蹊跷,因为部队不向东返回井冈山,而是一个劲地朝南走,因此他倍加留意。不久,他擒获了陈浩等人派出去的信使,搜出了叛徒们联名写给方鼎英的投降信。

怒不可遏的伍中豪当即邀上革命意志同样坚定的宛希先、张子清及何挺颖,一起去质问陈浩等人。双方发生激烈争吵,部队也在通往桂东与酃县的三岔路口停了下来。

不久,毛泽东赶来。做贼心虚的陈浩等人在人证物证俱在的情况下,仍对自己的叛变图谋百般抵赖。毛泽东心下了然,但却深知眼下第一要务是赶紧让部队脱离险境,于是率领队伍甩掉追兵,回到砻市。

部队到达安全地带后,毛泽东主持召开前委会议,列举了陈浩等人叛变投敌的罪行,下令处决了这4个叛徒,随后对部队人事进行了调整。在此次事件中立下大功的伍中豪升任工农革命军第1师第1团副团长兼第3营营长。


1928年1月初,伍中豪率3营9连突袭大坑镇,消灭了遂川县靖卫团大部,乘胜占领遂川县城,为全军解决了冬衣和过年的给养,并建立了遂川县工农兵政府。2月,在攻打宁冈县新城南门的战斗中,伍中豪指挥3营以排枪作掩护,抬着竹梯攻城。由于工农革命军火力贫弱,首次攻击失利。

今日江西遂川县老城区。图|图虫创意

后来,伍中豪亲自带队发起了第二次冲击,在负伤的情况下仍率先登城,为全营撕开了突破口,最终与1营相互配合,尽歼城中敌军1个正规营和1个靖卫团,取得了自上井冈山以来的空前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军对井冈山根据地发起的首次“进剿”。

3月中旬,在接应朱德、陈毅和王尔琢率领的湘南暴动队伍向井冈山转移的行动中,伍中豪率3营一路所向披靡,攻克酃县县城,直入桂东,协同主力击退了追击之敌。井冈山会师后,两支队伍合编为中国工农革命军第4军(不久改称中国工农红军第4军),伍中豪被任命为第11师31团3营营长。

井冈山革命斗争从此翻开了新的一页。

到这个阶段,31团3营里出自原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总指挥部警卫团、受过正规军事训练的指战员已经为数不多了,新补入人员多为湘赣两省的农民。伍中豪在训练部队方面投入了极大精力。在他的教导下,部队各项军事技能进步很快,尤其擅长奔袭,几乎人人都练出了副“铁脚板”。

会师后,朱毛红军在2个多月时间里连战连捷,接连打破敌军3次“进剿”,歼敌数千。井冈山根据地面积不断扩大,进入全盛时期。

在此期间,伍中豪率红31团3营到永新县夏幽地区分兵做群众工作,开展土地革命,并建立了夏幽工农兵政府和中共特别支部。在他的出色领导下,夏幽成为了井冈山根据地的一面旗帜。毛泽东非常欣赏伍中豪,曾多次在不同场合称赞他:“中豪同志能打仗,会做群众工作,是个文武全才。”

第一功


1928年7月中旬,敌军对井冈山根据地发动了第一次“会剿”。红31团奉命分散发动群众,以游击战术牵制从东面扑向永新的赣军11个团。伍中豪、宛希先和罗荣桓等人组成北路行动委员会,指挥1营1连和3营7、8连在永新北乡的小屋岭、虚皇岭、高东岭一带抗击敌人。根据地军民众志成城,坚壁清野,将来犯之敌围困在永新县城周围30里内达25天之久。

就在反“会剿”作战形势看好之际,湖南省委特派员杜修经鼓动红28、红29团向湘南进军,导致“八月失败”。毛泽东闻讯忧心如焚,当即率领伍中豪的红31团3营下山,前往桂东接应朱德、陈毅部队。这一路上,红31团3营翻山越岭,如履平地,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数次击破敌军堵截。如此强悍的机动能力令毛泽东赞叹不已,并留下深刻印象。多年后,毛泽东为悼念时任该营党代表的罗荣桓,挥毫写下《七律·吊罗荣桓同志》,开篇首句“记得当年草上飞,红军队里每相违”,指的正是这段井冈往事。

回到井冈山后,伍中豪率红31团3营与红28团、红32团一部在坳头垅设伏,一举歼灭敌军6个连,随后一路追击,占领新城,收复宁冈县全境。此后,毛泽东、朱德指挥红4军连续作战,再占遂川、出击新城、激战龙源口,粉碎了敌军发起的第一次“会剿”。战后,能征惯战的伍中豪升任红31团团长,与时任红28团团长的黄埔四期同窗林彪并称红4军“双雄”。

1928年底,3万余敌军兵分六路,对井冈山根据地发起了第二次“会剿”。时值隆冬,山上给养困难、缺医少药,已不具备在内线粉碎优势之敌围攻的客观条件。在柏路会议上,与会人员经过热烈讨论,最终作出了以刚上山不久的红5军及红32团留守井冈,红4军主力出击外线的决议。

不过,在出击方向上,诸将领各有主张。红28团团长林彪认为赣东北北连鄱阳湖平原,东接浙西闽北山区,周边中等城市不少,易于筹粮筹款,而且进可攻、退可守,是个好去处。伍中豪则认为赣南地域广阔,物产丰富,且敌人在那里统治力量薄弱,我党在赣南经过多年耕耘,已打下良好的群众基础,因此红4军主力转往赣南将有更广阔的发展前景。

两位红4军主要战将在会上争执不下,甚至拍了桌子。最终毛泽东以前委书记身份拍板采纳了伍中豪的意见。后来他每每忆及此事,都说:“红军在赣南有今日之发展,伍中豪应记第一功,他是力主到赣南来的。”

早逝


1929年1月14日,毛泽东、朱德、陈毅率红4军主力向赣南进军。2月11日,林彪和伍中豪精诚合作,在大柏地联手击溃尾追之敌2个团,重获主动权。1个月后,红4军翻越武夷山脉进军闽西。3月13日至14日,伍中豪指挥红31团与林彪的红28团及特务营等部互相配合,一战渔溪,二战长岭寨,一举歼敌郭凤鸣旅,乘胜夺占汀州。红31团因表现优异,得到了红4军前委高度赞扬,该团改编为红4军第3纵队后,仍由伍中豪任司令员。

江西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内伍中豪的生平简介。

此后,红4军在闽西、赣南间纵横驰骋,广泛发动群众,开展土地革命,根据地日渐成形并不断巩固。1929年12月28日至29日,红4军第9次党代表大会在福建省上杭县古田村召开。这个在人民军队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会议,解决了如何从加强党的思想工作入手,永葆党的无产阶级先锋队性质和建设新型人民军队的根本性问题。伍中豪在会上当选为红4军前委委员。
1930年是红军力量迅猛发展的一年。当年6月,红1军团成立,伍中豪升任红12军军长,与时任红4军军长的林彪、时任红3军军长的黄公略并称为红1军团“三骁将”。不过,由于积劳成疾,伍中豪正卧病在床,实际未能到任。
当时,主持中央工作的李立三不顾敌我力量悬殊的实际,严令红1军团进攻敌重兵设防的南昌和九江,毛泽东被迫率部出征。出发前他特意到红军医院探望伍中豪。伍中豪明确表达了对“立三路线”的质疑:“中央关于取长沙,攻武汉,饮马长江的指示时机不对,以长途跋涉之孤军攻打大城市不妥,望多保重!”这看法与毛泽东不谋而合。

注:1930年9月党的六届三中全会上,在瞿秋白、周恩来等同志帮助下,李立三承认错误并作了自我批评。

后来,红1、红3军团合兵一处,二打长沙久攻不克,毛泽东于8月19日和24日两次致信闽西特委,点名要求伍中豪带部队驰援。伍中豪抱病从闽西长汀赶到江西吉安,着手将红军地方武装和赤卫队整编为正规军,准备开赴长沙前线增援。不过,还没等他率部出发,二打长沙业已失败,毛泽东、朱德率所部退回了根据地。毛泽东见到伍中豪后,一起复盘了二打长沙战役经过,总结得失,都痛感上级决策攻打大城市的战略方针不切合实际。
几天后,伍中豪奉命率警卫排前往赣西整编各县独立团,准备向漳州进军。途经安福县城时遭到当地靖卫团突袭。伍中豪率这支小小的队伍且战且走,突围至亮家山时弹尽援绝,被安福县靖卫团团长罗汉苟开枪射杀,时年27岁。
噩耗传来,与伍中豪朝夕相处的红军指战员皆失声痛哭,毛泽东悲痛得几天没有出门。10月24日,彭德怀率领红3军团攻下安福县城,全歼靖卫团,生擒罗汉苟。根据地军民在城内隆重召开了万人大会,隆重悼念伍中豪。会后,罗汉苟被押往伍中豪遇难地,在上万军民的见证下,由彭德怀监斩,谭震林亲自操刀行刑,以慰伍中豪在天之灵。
1929年5月,伍中豪曾作诗“男儿沙场百战死,壮士马革裹尸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间处处是青山。”这正是他壮烈一生的真实写照。
制图:张玉阶

编  辑丨吴 怡

校  对丨韩焱琳

校  审丨孙小千

值班编委丨汤 杰

举报/反馈

共青团中央

4950万获赞 146万粉丝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中央委员会百家号
共青团中央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