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网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现如今网络上五花八门的心理测试越来越多,但这些测试真的靠谱吗?今天我们就好好来聊一聊“心理测试”这件事。
网络心理测试有依据吗?
心理测量是精神心理学的一个重要概念,指应用标准化的心理测验或心理量表,在标准情境下,通过对个体行为的客观观察,来描述其心理特征的过程。一个标准化的心理测验或心理量表,需要以严格的心理学依据为理论基础,并通过规范开展的临床研究进行信度(可靠性)、效度(准确性)检验。而网络上的心理测试大部分均不符合上述心理测量工具的标准,只能称为心理测试游戏,供娱乐使用。
临床常用的心理测验有哪些?
根据不同的测量目的,常用的心理测验包括:
1、能力测验,如:韦氏儿童智力量表(WISC)韦氏、成人智力量表(WAIS)等;
2、人格测验,如:大五人格测验、艾森克个性问卷(EPQ)、明尼苏达多相人格测验(MMPI)等;
3、记忆测验,如:韦氏记忆量表(WMS)等;
4、神经心理学测验,如:Halstead-Reitan神经心理成套测验等;
5、适应行为评定量表,如:个体和社会功能量表(PSP)、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等;
6、临床评定量表,如:90 项症状量表(SCL-90)、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广泛性焦虑量表(GAD-7)、患者健康问卷抑郁量表(PHQ-9)等;
7、应激相关测验,如:生活事件量表(LES)、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等。
心理测验有哪些用处?
心理测验、心理量表是评估测试者心理状态的重要工具,适当地利用标准化的测验与量表的量化结果资料,有助于发现情绪、人格问题所在。一些临床评定量表可以用于精神心理疾病的筛查或严重程度评估,提高诊疗效率。例如PHQ-9、GAD-7分别被用于抑郁症、焦虑症严重程度的评估,PANSS常用于精神分裂症的严重程度评估。
心理测验的结果准确吗?
由于测试结果是由测量对象的复杂性、主观性所决定的,所以在当今科学发展水平下,任何一种心理测量工具都只能间接反映人的心理特质,其精确度与物理测量相比远远不够。如果不恰当地使用心理测量工具,或误解了某些选项的内容,例如情绪状态是暂时突发的,主观上认为自己不存在问题等,也会导致测量结果的偏差。
因此,心理测验或心理量表对于疾病的诊断仅有参考价值,而不能作为诊断的依据,临床医生会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全面分析其症状和心理问题。当心理测验结果明显异常时,可以选择求助精神心理科医生,进行专业访谈。
标准化的心理测验或心理量表是用于心理测量的尺,但在诊断精神心理疾病方面,精神心理科医生的精神专业访谈才是尺,合理运用这两把尺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的心理状态,保持精神心理健康。
本文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心理医学科主任医师骆艳丽进行科学性把关。
举报/反馈

人民资讯

1690万获赞 199.3万粉丝
人民网内容聚合分发业务
人民科技官方账号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