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上的的确确存在着这样一群“假太监”,他们祸乱朝纲,做的事更是一件比一件荒唐。他们有的人给皇帝“戴绿帽”,有的让皇太后生下子嗣,甚至有些皇帝都死在了胆大包天的“假太监”手上。
宦官误国的故事不在少数,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其中三个著名“假太监”的故事。看他们是如何凭借一己之力在皇宫中翻云覆雨,又是如何一步步把自己给“作”死的。这三人究竟是谁呢?又为何说他们一个比一个荒唐?他们所做之事又给当时的朝代带来了哪些影响呢?
无名之辈入宫闱,竟让皇后来“陪睡”
这个无名之辈叫高菩萨,别看他名字里带个菩萨,但其本质上却是个不折不扣的淫贼。他早年在江湖上打着行医的旗号到处招摇撞骗,声称自己能治好一切疑难杂症,而且擅长美容养颜,这自然招来了当时许多富贵人家的青睐。
但实质上他常借着给人看病的机会,对那些富贵人家的闺女行不轨之事。这高菩萨放在今天不就妥妥的一个骗子渣男吗?但偏偏他还就天生一副好皮囊,让许多女子那是心甘情愿的被骗。那么这样一个淫贼是如何有机会进入到皇宫内的呢?他又是怎样勾搭上当时的皇后的呢?
想要弄清楚这件事,我们还要从当年北魏的历史开始说起。北魏孝文帝拓跋宏是北魏历史上著名的明君,他在位期间励精图治,开创了北魏的大好局面,国家繁荣稳定,百姓安居乐业。
他在位期间最为重要的一项举措就是一手促成了鲜卑族汉化,不仅顺理成章地让北魏入主了中原地区,而且还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民族大融合。这让北魏在当时迅速地崛起,成为了当时最强的少数民族政权。
但俗话说得好,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这拓跋宏表面看起来风光无限,却因为没有处理好后宫之事,被自己的皇后冯氏戴了绿帽,在外出征讨的路上郁郁而终。这其中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原来北魏为了防止外戚干政,国家大权旁落的局面出现,做出了一个听起来十分荒唐的规定。那就是一旦确立了太子后,太子的生母就会被立刻杀死。虽说这项举措看起来有些残暴,但在一定程度上确实防止了外戚干政的乱象出现,但这也为日后后宫的乱象埋下了伏笔。
孝文帝拓跋宏在五岁时便从父亲手里接过了皇权,但年幼的他显然不具备独立治理国家的能力。因此北魏的太后冯氏就顺理成章的以辅政为名接管了朝中大权,由于北魏制定的“子贵母死”的政策,所以冯太后并不是拓跋宏的亲奶奶。看到这里有人就要问了,不是说禁止后宫外戚干政吗?这冯太后一个外姓人怎么就接管了国家大权呢?
按理说拓跋宏的父亲是不该让这种情况出现的,但这个冯太后可不是一般人,她不仅一心一意的治理朝政,还极为严格地对拓跋宏进行管教,可以说在拓跋宏幼年的这段时间为北魏今后的繁荣稳定奠定了一个非常好的基础。放在今天冯太后那就是妥妥的一个女强人形象。
随着拓跋宏年龄的日益增长,他也渐渐地体现出了对皇权的渴望,他不再甘心被冯太后这样给“控制”。但当时的他并没有这个能力,于是索性放空权力,朝中一切大小事宜皆交由冯太后处理。
而冯太后也由于年事渐高,处理起政务也越来越也有些力不从心,但她对权力的掌控欲望也几乎到了偏执的地步,不甘心自己死后大权就这样交到拓跋宏手里。于是她不顾拓跋宏的苦苦哀求,执意赐死了给拓跋宏生下子嗣的妃子林氏,接着顺理成章地让自己哥哥的女儿冯润进入了后宫,这样冯氏一族就能继续左右北魏的政权。
结发妻子被赐死之后,拓跋宏内心可谓十分的悲伤,他沉浸在对林氏的思念中久久无法走出来。但此时冯润的出现迅速融化了孝文帝拓跋宏心头的阴霾,冯润虽然年幼,但极为的有心计,不仅处处迎合着拓跋宏的喜好,还刻意打造了自己“文艺女子”的形象。拓跋宏对文字音律有着别样的喜好,这样一来冯润很快就走入了拓跋宏的内心。
照这样的进度发展下去,冯润被封为皇后可以说基本上是板上钉钉的事了,但就在这个节骨眼上,她却得了当时一种罕见的皮肤病。她浑身上下长满了许多癣,看起来十分的瘆人,一众太医看到后都觉得束手无策,甚至开始有消息传出这种病是不祥之兆。冯润变成了那副“鬼模样”,再加上一些风言风语,很快便遭到了朝中之人的抵制。孝文帝无奈之下只好将她送往了宫外,不再理会她。
冯太后眼看自己的心愿落空,又赶忙将哥哥的另一个女儿——冯媛嫁给了孝文帝。这孝文帝对太后的旨意自然是不敢违抗,只好接了冯媛进宫并将其封为皇后。这冯媛虽贵为皇后,但跟孝文帝却十分的不对付,经常忤逆孝文帝的意愿。就拿孝文帝推行的鲜卑族汉化政策来说,这冯媛是怎么也不愿意改变。
孝文帝拓跋宏对冯媛的这些做法十分反感,早就想废了这个皇后,然而当时冯太后还在世,他便强忍了下来。公元490年,冯太后去世,这让拓跋宏再也没有了任何顾忌,立刻就将冯媛的皇后之位废除。
然国不可一日无后,就在这个节骨眼上,孝文帝得知早些年被驱逐出宫的冯润病好了,而且比从前看起来更加的美艳动人。孝文帝本来就念着与冯润的旧情,当即就将她接了回来并封冯润为皇后。
然而没想到正是这次决定给孝文帝带来了巨大的耻辱,他怎么也不会想到皇后的病正是被高菩萨给治好的,而且在给冯润治病的过程中二人早已有了感情。此后在孝文帝御驾南征的途中,在后宫之中深感空虚寂寞的冯润就想起了自己的“老情人”高菩萨。
于是在冯润的安排之下,高菩萨免受阉割之法便进入了后宫之中,从此冯润便在后宫之中和高菩萨开始了厮混。很快这个惊天的消息便传到了孝文帝的耳朵里,孝文帝得知以后勃然大怒,很快就带兵秘密返回都城洛阳,立刻就将高菩萨给处死了。但由于念及与皇后冯润之间的旧情,便没有杀她,而只是将其幽禁在了深宫之中。
这件事虽然就这么过去了,但给孝文帝留下的创伤远不止与此,他不仅精神上备受打击,更是因此身患重病,在他第二次南征返回的路上,便因病重离开了人世。临死前留下密旨将冯润诛杀。
一代明君就此殒命,让人深感遗憾,但被自己的皇后戴“绿帽子”这件事还是让他成为了千古的笑话。
大秦朝第一“丑事”,深宫太后产子嗣
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大一统国家,而嬴政作为秦灭六国后的第一任皇帝,也是被冠称为“千古一帝”。然而即便是这样一位叱咤风云的人物,身上也背负了一个不小的丑闻。他的亲生母亲赵姬竟跟“假太监”嫪毐私通,还为嫪毐生下了几个孩子。
如此荒唐的行为堪称秦国第一大丑闻,那么一个小小的“太监”究竟是如何与身份尊贵的秦国太后产生联系的呢?这一切还要从嬴政的父亲——嬴异人说起。
战国时期,各国之间相互订立友好盟约,为了保证盟约的有效性,各国往往会派出自己国家的皇子前往其他国家为质。在秦国的秦昭襄王在位时期,嬴政的父亲嬴异人就被送往赵国当作质子。
在嬴异人为质赵国的那些年里,得到了当时著名的商人吕不韦的赏识。吕不韦通过与嬴异人的相处觉得此人“奇货可居”,便资助他在赵国的一切事宜,而且还将自己府中的歌姬——赵姬献给了嬴异人。赵姬便是嬴政的生母,也正是在赵国的这段时间,嬴政度过了自己的童年。
公元前257年,秦昭襄王发兵攻赵,在赵国为质的嬴异人一家被赵军追杀,幸得吕不韦的帮助得以逃出生天。在返回秦国后没多久,秦昭襄王就病逝了,嬴异人的父亲安国君嬴柱继承了王位。然而仅仅三天之后,嬴柱就猝然离世,在吕不韦的打点与扶持之下,嬴异人得以继承秦朝的王位,史称秦庄襄王。
为了表示对吕不韦的感谢,嬴异人也是将其拜为相国,一时间吕不韦可谓是权倾朝野,真正做到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然而嬴异人也跟自己的父亲一样不长命,在位三年后也撒手人寰,临终前下旨让吕不韦辅佐当时年仅十三岁的嬴政登基。
嬴政当时十分年幼,虽然心中有万千想法但难以施展,便只好将朝中事务交由吕不韦把持,尊其为“仲父”。这吕不韦虽是商人出身,但治理起国家来也别有一番头脑,秦朝在他的治理下开始日益强大起来,为以后秦朝一统天下的壮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然而朝堂之上是一片大好的景象,这后宫之中却不那么安稳了。嬴政的父亲英年早逝,留下了年轻貌美的赵姬,这赵姬早些年作为吕不韦宠爱的歌姬,自然是习惯了夜夜笙歌、骄奢淫逸的生活。这陡然间成了秦国的太后,虽然身份十分的尊贵,但她却压抑不住自己内心的寂寞,很快便与身为相国的吕不韦旧情复燃厮混在了一起。
然而这种关系终究不是长久之计,很快嬴政便到了可以亲政的年纪,他也逐渐展露出自己对权力的无限渴望,开始接管了部分朝政。吕不韦眼看再这样下去,他和赵姬的奸情终究会有纸包不住火的一天,因此他便刻意疏远了赵姬,将精力放在了治理朝政之上。
但生性放荡的赵姬怎能忍受深宫中这种寂寞空虚的生活呢,她屡次向吕不韦表达了自己的不满之情。吕不韦推辞不过,又怕引起赵姬的怨恨,只好想出了一个计谋,他把自己的门客嫪毐假以施加宫刑,只拔除其胡子眉毛便将其送往了赵姬的宫中,供其取乐。
这嫪毐不仅长的十分健硕俊秀,而且还有着转轮之术的绝活,很快便深受赵姬的喜爱,二人终日在太后的寝宫中鬼混。嫪毐用自己的甜言蜜语将赵姬哄得是神魂颠倒,甚至后来还怀上了嫪毐的子嗣。
而这嫪毐也是胆大包天,不仅劝赵姬将孩子生下来,而且还鼓动赵姬去嬴政面前为自己加官进爵,赏赐封地。这赵姬也是被他冲昏了头脑,竟一一答应了嫪毐的这些荒唐请求。为了掩人耳目,赵姬下令让嬴政在秦国旧都雍城为自己修建了寝宫,在那里赵姬也是和嫪毐彻底过起了没羞没臊的生活。
随着嬴政年龄的日益增长,国家大权也渐渐被他收入手中,他也听说了关于太后和嫪毐的一些风言风语。但他还是按照母亲赵姬的旨意将嫪毐封为了长信侯,与吕不韦平起平坐,一时间嫪毐可谓是名声大噪。但他非但没有收敛,反而大肆地招揽门客,甚至公然与吕不韦唱反调,种种“作死”的行为也为他引来了杀身之祸。
在一次酒后,嫪毐竟然当着众多人的面声称自己是嬴政的“假父”,这一举动也彻底激起了嬴政的愤怒。公元前238年,得知自己与太后事情败露的嫪毐欲起兵造反,被嬴政的军队大败于咸阳,嫪毐也被嬴政活捉,最终被施以了车裂之刑。
可怜皇帝年尚幼,惨遭“小太监”毒手
而我们最后要说的这个“假太监”就更不得了了,他不仅给皇帝戴了绿帽,更是亲手将皇帝给杀害了。这个可怜的皇帝是谁呢?他又为何会惨遭一个“小太监”的毒手呢?
这个“假太监”叫刘克明,被他杀害的皇帝就是唐敬宗李湛。别看这个刘克明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小角色,但他的养父却是唐朝著名的大太监——刘光。正是因为这一层关系,刘克明才得以免遭宫刑进入了皇宫之内。
刘克明进宫时与当时的太子李湛年纪相仿,他的养父刘光一看这巧了,索性你就给太子当“陪读”吧。于是刘克明自然而然地就成为了李湛成长路上的“小伙伴”,说起这李湛虽然贵为太子,但却一点不知道上进,整日都痴迷于贪玩享乐。李湛每天在皇宫中不是逗鸟耍猫,就是踢球摔跤,这刘克明自然十分懂得去迎合太子的喜好。
太子喜欢干什么,刘克明就陪着他干什么,而且往往还做的都比太子好。但这刘克明从小就十分的精明,从不表现出来,反而处处让着太子李湛。就好比摔跤,明明刘克明可以把李湛摔得四仰八叉,但却要演出一副拼尽全力还落败的样子,李湛喜欢踢马球,刘克明就经常为李湛组个局,找来一帮高手配合李湛演戏。
就这样,刘克明渐渐赢得了李湛的信任,成了李湛跟前的大红人,李湛到哪里都要带上他。就这样过了几年时间,太子李湛的父亲唐穆宗病逝,李湛也顺利继承了皇位,史称唐敬宗,这让刘克明十分的高兴,因为自己的地位又无形之间提升了一大截。
没想到这李湛继位后,不仅不勤于国事,反而是愈加一发不可收拾起来,想怎么玩就怎么玩。玩性十分重的李湛既不关心国事,也不沉溺美色,反而对打猎一事产生了强烈的兴趣。
看着后宫中如此多的佳丽,身为正常人的刘克明自然是按捺不住,很快便与许多宫女勾搭在了一起,他的身份也让他在后宫之中所做的荒唐之事被很好地隐瞒了下来。然而这个刘克明色胆包天,久而久之,便不再满足于宫女这一类的角色,反而对皇帝的女人产生了不轨的想法。
由于唐敬宗李湛对男女之事向来不感兴趣,这让刘克明产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他要将皇帝的女人据为己有”,而李湛的妃子们由于长期遭受李湛的冷落,心中也不免有些怨言,这一来二去,刘克明就勾搭上了李湛的妃子——董淑妃。
此后,二人便时常在董淑妃的寝宫中鬼混,但李湛对此却毫不知情,他依然痴迷于打猎,甚至为了好玩在宫中抓起了狐狸。李湛带着自己的随从拿着弓箭在后宫之中四处寻找狐狸的下落,在董淑妃的寝宫外,李湛听到树丛中传来了一阵声响,当即弯弓搭箭便射了过去。
只听“哎呦”的一声,没想到这一箭没有射中狐狸,反而射中了意图前往董淑妃宫中私会的刘克明,刘克明当场吓个半死,他赶忙转动起脑筋想着对策。当前来查看的李湛大声质问时,刘克明急中生智撒了个谎:“我是怕皇上在宫中打猎遇到危险,所以才特意在暗中保护的。”
心性十分幼稚的李湛竟然当场就相信了这一番鬼话,反而安慰了刘克明一番,叮嘱他好好养伤。本来这件事就这么翻篇了,但天性多疑的刘克明却整天提心吊胆,害怕皇帝会发现他和董淑妃的丑事。他越想越害怕,最后竟然起了杀心,决定一不做二不休先下手杀了皇帝,再通过伪造诏令来扶持起一个傀儡皇帝,从而达到掌控朝政的目的。
当时唐朝的国力已经十分衰微,许多地方的将领都隐隐有了造反之意,在这样的环境下,刘克明秘密联络了一些将领,准备杀害唐敬宗李湛颠覆唐朝的政权。李湛这个人酒量极差而又向来贪杯,刘克明和自己的同伙便抓住他的这个弱点,在一次宴会上趁李湛喝醉上厕所之时,刘克明便他杀害在了厕所中。
然而还没等刘克明他们实现自己的谋划,太监王守澄就带兵攻入了皇宫,刘克明眼见事情败露无力回天,便投井自杀了,他的事迹也成了后世宦官们津津乐道的话题。
历史上宦官作乱的事件层出不穷,但根源还是出在那些帝王的身上,他们的优柔寡断与不作为才让这些“假太监”之类的人有了可趁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