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境(artistic conception)文艺作品中所描绘的客观图景与所表现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具有虚实相生、意与境谐、境生象外,追求象外之象、韵外之致的审美特征,能使读者产生丰富的想象和联想,并对人生、宇宙形成深邃的领悟。中国古典文论以意境来衡量作品的艺术价值。
自古绘画先于文字。人类首先追求的是摹仿与形似。例如《韩非子》一书有:“齐王问画者:画什么最难?答:狗和马。又问:画什么最容易?答:画鬼最容易。”因狗、马人所熟知,不论何处画错,人人皆能指出。
鬼魅无形,人不可见,画何等形状皆无人指错。这说的是形似或不似,尚未涉及对象的内在本质,既未强调对象之神,也未渗透画者之情。能画像、画准就相当有水平了。此时画家多是画人物、动物,风景只是偶尔作为背景出现,尚未独立成画。这期间以画人物为最高手笔。画论也是谈人物画的气、韵、神等。如西汉刘安指出:“画西施之面,美而不可悦,规孟贲之目,大而不可畏。君形者亡焉。”刘安谈到画人不能只考虑外表像不像,不应画西施只求美而不可爱,画孟贯瞪大眼而不可怕,而要考虑到内心和精神。刘安已经注意到由表及里,要求画对象的精神。到东晋顾恺之则明确主张画人物应以形写对象之“神”,开始要求以形写神了。
这时,山水画从理论上开始启蒙。如陆机在《文赋》中写道:“遵四时以叹逝、瞻万物而思纷;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已初探了情随景迁,劲秋落叶而悲伤,芳春柳绿而喜悦。讲到了心与物(景)的关系,山水画即将萌生。到南北朝时,山水画已开始在一些人笔下出现,虽无很多作品留于后世,但宗炳的《画山水序》却完整传世。序中说:“夫以应目会心为理者,类之成功,则目亦同应,心亦俱会。应会感神,神超理得……圣贤于绝代,万趣融其神思……”意思是说外界的物象作用于画家的眼睛,使心有所会悟,从而认识到大自然运行变化的法则。再把它画成图画,那么观赏者在画面上所看到和所感受到的也和画家一样,即引起了共鸣。这种共鸣带来了精神上的振奋,使思想超脱于尘浊之外,进一步加深了对大自然运行变化法则的理解,圣贤的思想映辉着古老的年代,大自然的千万种旨趣融合、陶冶着我的精神,引起我无限的情思。
宗炳从理论上提出“应目会心”、“以形写形”,所谓会心,就是视觉将自然物象掠入心中,融以艺术家的思想感情。万趣融其神思,已经不是被动地接收自然所赋予人的感受,开始主动地“神思”和“会心”了。
与宗炳同时代的王微在他的《叙画》中这样说:“夫言绘画者,意求容势而已。且古人之作画也,非以案城域,辨方州,标镇阜,划浸流。本乎形者融灵而动变者,心也。”意思是说一般谈绘画的人,不过是追求其外形局势,其实古人作画并非像画地理标图那样,仅仅安排城域,指辨方州、标注大山和高地,划分河流和湖泊,而是要表现山水之神。本来形和神是融为一体的,它所以能生动变化,是画家主观情感作用于客观山水的结果。王微提出要思想结合物象,情和景融合一起,来引起人的美感。
南朝梁代刘観在《文心雕龙》中说:“神与物游。神居胸臆,而志气统其关健。”意即在于使精神与外物交游,精神存在于胸臆之中,情志意气统辖着它的活动关健。
同朝代的谢赫关于人物画的论述更臻成熟,理论上更趋完善,提出了六法:“一日气韵、生动是也……”谈到要把人物画得生动,要有神韵。到隋朝时,山水画开始发展,并有些作品传于后世。
如展子虔的《游春图》,画家以敏感的情思、细腻的手法,描绘了江南春意盘然的风光,桃李盛开,风和日丽,游人怡然自在。作品采用对角线构图,景物有远有近、有虚有实,青绿调子中点以嫩白艳红,诗情画意融为一体,品位沉着而高雅。
到唐朝,白居易在当时的画风影响下,认为画须形、意兼顾,并且更加注重意。同朝代张彦远把此论更加以发展,他说:“意在笔先,画尽意在,所以全神气也。”也就是意指挥笔墨。
中国的文人、士大夫崇尚画中的情思和意趣,已形成了主意派的审美观,并在中国画史上逐渐占据了优势地位。欧阳修说:“萧条澹泊,此难画之意,画者得之,览者未必识也。故飞走迟速,意浅物易见,而闲和严静,趣远之心难形。若乃高下向背,远近重复,此画工之艺耳。”这时的画作如只有形而无意,就显得很没品位。苏轼用诗句评道:“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
山水画发展到唐朝,开始盛行。王维的《江干雪霁图》,其意境的表现已臻成熟。江水折流,江岸蜿蜓,雪山如睡、岸树如动。气势雄浑,其间再点缓房舍、小桥、人物,更为画面增添了几分情趣。那远去的雁行,引起人的离情别绪以及明春回归的联想,思致高远,充满了诗-般的气氛和情调,可谓诗情画意巧妙结合的经典之作。此时不但绘画有了意境,而且画论亦趋明确。宋朝郭熙在《林泉高致》中说:“既画之生意,亦岂易及乎?境界已熟,才能得心应手,方能纵横合度,左右逢源。”由此可以看出郭熙从理论上已经接触到山水画意境范畴的问题,明确地使用了“境界”一词。
至明代宣重光,在其《画签》中,第一次使用了“意境”一词:“合景色于草昧之中,味之无尽;擅风光于掩映之际,览而愈新……绘法多门,诸不具论,其天怀意境之合,笔墨气韵之微,于兹偏可会通焉。”意思是说能用隐藏的手法作画,让人回味无穷。擅于经营位置的画家,画面构图能彼此遮掩而互相衬托,使观者感到更有新意……绘画的门派、方法有很多种,不再赞述,至“意”与“境”合而为一时,笔墨气韵的奥妙即可领悟明晓了。宣重光明确了“意境”一词。他不仅发展了郭熙的境界说,并更深入地提出“神境”论,已经论述到山水画意境范畴的一些基本问题。
综上所述,古人基本明确了意境是心与物的融合,是借物写心。“心”是主观范畴,“物”是客观范畴,心是心“意”,物是“境”象。心物合一则为“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