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这个知就是自知之明,也是认识自己的过程。
牟宗三在《生命的学问》中同样提出一种理念:有取之知与无取之知。
比如说人吃东西是取,消化食物则是无取。
同理对于人的意识来说,有取于物是明他,无取于物是明己。
而一个人是否能认清自己,则是顶级的智慧,也是自觉的过程。
自觉,即为哲学智慧的开启
很多人,明明不懂,还要装懂。生怕别人因为自己不懂而遭到嘲笑。
只不过越是想要证明自己懂得多,越是需要用一个谎言去遮盖更多谎言,最终变得焦虑不安。
其实,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不懂也代表着无知,只是不同的知识体系之间和不同的内容之间,存在知识盲区。
就好比你有你的擅长,我有我的擅长,但总是拿自己的短板跟别人的擅长相比,肯定是比不过,会很受挫的。
牟宗三在《生命的学问》中提到:
你知道那个吗?我全不知。你知道你不知吗?我全不知。
这句话有两层意思,第一层意思是:人不懂装懂,可能别人不知道,但骗的是你自己;第二层意思是别人压根不知道你是否知道。
换句话说,就是:你知道或不知道,对别人来说没多大关系。也就是你没有那么多观众,没有人在乎你这点小事。
但往往纠结的是当事人太焦虑了,正所谓:大道至简。
心简单了,事就简单了。很多时候简单的事情变得复杂,不是因为事件本身,仅仅只是想得太多,所以才导致事情越变越复杂。
而智慧的人,往往并不在意别人怎么看,只在乎自己的想法,尊重自己。
对于每个人来说,都不可做到十全十美,更多时候我们都是有缺陷的平常人,所以没有必要去追求完美,而故意不懂装懂。
一个人,越是谦逊,越是自觉,便越是有智慧。
承认无知,才是知道的开始
不懂并不可怕,也不羞耻。羞耻的只是不懂装懂,自欺欺人。
承认自己无知,承认自己没有那么完美,也会有缺点,才是从无知走向有知的开始。
那么该怎么做呢?
要先学会现实的照顾必须忘记,名利的牵挂必须不在意。
很多时候我们在生活和工作,以及情感上,所牵绊的,看起来都是为了别人,但实际上是为了自己。
为了别人,只是一种借口,而为了自己才是潜意识自觉去做的事。
比如说,伴侣莫名其妙跟你吵架,不讲理地咆哮。
大部分人的第一反应,都是这个人又莫名发脾气了,即便心里不乐意,也会放低身段说:都是我不好,别生气了。
你看,嘴上虽然承认着错误,心里却很不忿,会想着:没什么本事,就会冲我发火,你怎么不朝别人发火去?
这样看,明明心里不认同,却主动去道歉,只是害怕事情发展得更糟糕,为了避免更多冲突,不得不去违心道歉。
而这种违心的行为,并没有消除两人之间紧张的关系,而且这种双方各自的委屈,还会为以后埋下隐患。
这就是为什么一吵架时,就会把陈年旧账都翻出来算。本质上是因为没有从内心去接纳。
接纳之后,就是原则性了。所有身外的东西,无论是钱、还是名,都是算不得数的。
我们常见有些人富得流油,到最后却一贫如洗,艰难度日。
当一招不慎,或者做出错误的选择时,就会出现“一朝回到解放前”的虚妄。
这既是因果关系,也是万物发展的规律,也称为“原始宇宙悲怀”。
这样看来,早点承认自己无知,早点认清自己并非“圣神”,就有了勇气、志气和大气。
这才是一个人宠辱不惊,坦然淡定的大智慧。
认清自己,才是智慧
最难得不是突破,而是成为自己。
在普世规则之下,大多数都是活在外在的期待中,很少去倾听自己内在的声音。
但变或不变,都是一种存在,也是在变与不变中进行,可以称为是“无取之明”。
具体来说,就是越能看得通透的人,越能看透本质,越容易明白自己的目标和理念。
要知道外面的变化都是误导你心智的,而只有内心的秩序不紊乱,才能构筑一个秩序竟然、圆满自知的本愿,这就是万物的“体性”。
只有明白了变化才是常态,变才是生活,就对生活之外的东西有了清晰的认知。
对于智慧之人来说,在于智力、意志和感情,只有具备着细腻的善良的感情,拎得清的智慧,以及坚韧的意志,才能透彻看待。
每个人都会有不安、痛苦、失望或放弃等,这些又是一个人生命中经历的必然。
想一想,道德的意志,以及道德的心性是产生的?不道德的心性是如何产生的,对比之后就会懂得,但同那些混沌的,都是因为没有看清自己。
无论是主观,还是客观,都要不断去通过外界,或自省去认识自己,然后多去以利他之心去帮助别人。
真正聪明的人,从来不把时间浪费在四处张望之中,倒不如退而结网,而不是把时间都耗费在负面情绪和羡慕别人身上。
这才是认清自己后的顶级智慧。
举报/反馈

百合读书

24.7万获赞 16.2万粉丝
专注家庭教育和情绪疗愈以及成长型父母心理陪跑
优质亲子领域创作者,百家榜创作者,电商达人,乘风计划作者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