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就是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的相遇、相恋、相爱再到执子之手,与子携老,在这一过程中,无论如何都不能缺少安全感,安全感是粘合剂,是安全绳,事实上安全感就是伴随感情关系而生的。而在这种关系中,往往是双方谁爱得深,谁就越没有安全感。

之所以会产生这样一种心理,是因为当一个人爱上另一个人的时候,内心就会产生一种占有情绪,当这种情绪越来越浓的时候,他们就会产生一种对失去的恐惧,就是这种恐惧带来了极大的不安全感。

男孩A和女孩B是高中同班同学,学校对于早恋的监管非常严格,但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两个人还是偷偷谈起了恋爱,但是这对他们来说并不是什么好事。两个人高考的成绩都不太理想,于是男生选了二本一个学校,去了另外一个城市,而女生则选择再奋斗一年,就这样两个人分手了。在分开的这段时间,男孩耐不住寂寞找了一个新的女朋友,相处一段时间以后,男孩发现两个人在一起并不合适,于是他选择了分手。而一年后,女孩B也考到了男孩所在的城市,男孩和女孩重新相遇,顺理成章地再次走到了一起。这一次,没有外界的干扰,没有高考的压力,但是也没有让他们幸福。原因是女孩变了。女孩变得容易生气,并且每次在生气的时候都会提到男孩的前任,不停地讽刺挖苦,男孩无奈只好每次好言相劝抚慰女孩。每次发现一点前女友在男孩生活中留下的痕迹,比如,之前两个人一起去爬过的山、看过的电影、两人共同认识的朋友等,女孩就会动雷霆之怒。

时间长了,男孩的内心也产生了委屈和不满,因为男孩认为当时两人已经分手,自己交女朋友是正常的,并不是什么罪大恶极。而女孩对此不依不饶好像男孩对她亏欠得太多了,于是慢慢地男孩就开始烦躁起来。女孩其实还是深爱着男孩的,否则她也不会在第二次高考时选择报考这个城市的学校,但是她对男孩曾经交过女朋友这件事深深地感到恐慌,她害怕自己在男友心中不是独一无的,不是不可替代的,每当发现前女友留下的痕迹,她就想男友会不会有什么想法。总之,她是害怕再次失去男友,于是就开始以闹的方式来排遺自己内心的恐惧。

其实我们是可以理解这个女孩的,对于她来说,男孩已经过去的那段感情,就是她内心中永远也放不下的痛,她的患得患失只是因为心中存在不安全感。但是我们也可以肯定,如果两人仍旧以这样的模式相处下去,分手就是一种必然。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对感情的“反应模型”,这种模型是在我们关系形成的初期,因为对照顾者的依恋而形成的。这种“反应模型”有两种表现形式。

第一种表现形式是正向的,积极的。在这种反应中,被照顾方会表现出自己的沉着和自信,而这种正向的反应带给被照顾者的就是安全感。

第二种表现形式则是负面的。所谓负面的就是给依恋者带来极大不良情绪的反应,这种充满了焦虑的依恋带给依恋者的就是极大的不安全感。

显然,在案例中的两个人建立的反应模型是第二种表现形式。

这种形成的“反应模型”是因为过去的力量形成的。而这种“反应模型”中的第二种影响,对恋爱中的人造成的影响是很大的,因为这会在潜意识中形成一种批评性的“过滤器”。这种“过滤器”的作用就是在发展成恋爱关系以后,爱得越深的一方会对一些问题比较敏感,经常会产生质疑。这种质疑是针对正向的质疑,也就是说,经过“过滤器”所有的信息都会向着负面发展,于是就会产生极大的不安全感。

这就是为什么在恋爱的关系中,爱得越深就会越没有安全感的原因。

其实我们在观察恋爱中双方的时候可能就会发现这样一种现象,在恋爱中不安全感表现强烈的一方,会给人一种无理取闹的感觉。其实这并不是他们在无理取闹,而是在他们的思维系统中,都被这种负面信息占据,那些积极的、正向的信息已经被过滤掉了,所以才会有这样的表现。

举报/反馈

妙敦善

3.8万获赞 1万粉丝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情感领域创作者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