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在日常生活中,会不会有这样的感受。
当你取得某项成就,或者正处于某项高价值的工作当中时,即便旁人都在夸你,认为你已经能力出众,取得这样的成绩也是理所当然。
你却会偷偷地捏一把汗,认为自己之所以走到如今这一步,完全是运气使然。
于是你开始焦虑,担心总有一天,别人会拆穿你的伪装面目,发现“真实的你”。
如果有这种感受的话,你多半是有自我能力否定的倾向。
自我能力否定倾向,也叫冒充者综合征。
它是指个体按照客观标准评价为已经获得了成功或取得成就,但是其本人却认为这是不可能的。
他们没有能力取得成功,感觉是在欺骗他人,并且害怕被他人发现此种欺骗行为的一种现象。
这个现象于1978年被保琳和苏珊娜发现。
自我能力否定倾向者常常认为,自己的成功是偶然的,并非是自己的能力达到了某个程度。
而是因为种种外界因素的累积,所以才导致了自己的成功。
1958年,社会心理学家海德在他的著作《人际关系心理学》中,从通俗心理学的角度提出了归因理论。
他认为,事件的原因无外乎有两种:
一是内因,比如情绪、态度、人格、能力等;
二是外因,比如外界天气、环境等。
而自我能力否定倾向者,当他们回顾自己的成就时,就会进行归因。
于是得出结论,是外界的环境导致了自己的成功,这是典型错误的归因方式。
一、冒充者综合征的成因:
1、在个体的成长过程中,家长、老师或是周边的同伴给予其过多的期望和夸赞。
过多的赞美,会让个体惴惴不安,觉得自己难以匹配上这样高度的评价。
担心自己不够完美,于是不断地审视自己、怀疑自己。
久而久之,个体就形成了自我能力否定倾向。
2、与第一点相反,个体在成长过程遭遇忽视,得不到周围人的肯定。
有时候,好不容易取得了一点成就,也被告知是侥幸使然。
于是,慢慢地个体自身也会这么认为,觉得自己没什么本事,即便取得了什么成绩,也是运气比较好而已。
二、解决措施
1、试着与他人沟通。
了解下别人对自己及自己取得的成就的看法,并相信他们的看法,减少对自我的怀疑。
例如,当人家说你取得了这样的成绩,你真是一个厉害的人的时候。
你就应该试着去接受这种说法,而不是认为别人不了解“真实的你”,从而导致了这个错误的认知。
相信自己!认清自己的能力!
2、对自己所做出的成就,保持尊重和认可。
是的,即便真的是因为外界因素导致的成功,那也是你把这些因素给组合了起来,而不是别人,这一样值得夸赞。
尊重并认可自己的成果,也是人生需要习得的智慧,人要学会与自己和解。
以上便是对冒充者综合征的介绍的分析,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END-
有烦恼,想倾诉。
找希律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