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冬奥会上摘得“两金一银”的天才少女谷爱凌火了,与这个中美混血姑娘一起刷屏的,还有她不一般的中国妈妈谷燕。在人们啧啧惊叹的同时,谷燕、“虎妈”等华裔妈妈及她们的育儿宝典,又一次成为了网络热议的话题。


其实,除了上述几位“出圈”的妈妈,还有一位声名早已远播的华人母亲——朱木兰女士。她和丈夫赵锡成一家,被誉为“美国华人第一家庭”,6个女儿全部毕业于常春藤名校,其中4人毕业于哈佛。大女儿赵小兰是首位担任美国部长级官员的亚裔女性,小女儿赵安吉被誉为新一代的“华人女船王”。朱木兰用她的一生传奇,为我们诠释了一位中国母亲的智慧、坚毅与博爱。

1980年代,朱木兰、赵锡成夫妇与家中的“六朵金花”


战火中嘉定结缘
1930年3月19日,朱木兰出生于安徽来安县的一户书香门第,姐弟五人,她排行第二。父亲朱维谦先生曾任南京司法院高职,母亲田慧英出生于当地望族。朱木兰雅兴颇多,灵气十足,从小喜爱文学和历史,还练就一手好书法。她少女时代就读于南京著名的明德女中,品学兼优。

后因时局动荡,朱木兰随好友南迁借读嘉定县立中学(现为上海嘉定一中),她的散文《雨》曾在嘉定县中校刊《融洽》上登载。

1948年,在朋友介绍下,朱木兰与嘉定当地的青年才俊赵锡成相识。赵锡成比朱木兰年长两岁,出生于一户清贫知识分子家庭。作为家中独子,自小刻苦学业,18岁那年考入了上海交通大学,主修航海专业。

少女朱木兰

朱木兰秀丽端庄,娴静大方,大家闺秀的气质深深地吸引了赵锡成。朱木兰对聪明好学、阳光帅气的赵锡成也颇有好感,两人一见钟情。但因战争频繁和时局变迁,1949年朱木兰举家迁往台湾,这对恋人也断了音信。

1949年5月,大学毕业后的赵锡成被派到以叔叔赵以忠为船长的“天平轮”上实习。这时,内战已经打到了上海。“天平轮”刚出港,上海港就被封锁了。“天平轮”被令到华南各港疏运物资,到年底“天平轮”最终停靠在了台湾。

历尽煎熬之后,赵锡成终于在一次航船停靠基隆港口时,从报纸上刊登的台湾应届高中毕业生考试名单中看到了朱木兰的名字。他于是四处打听,最后在朱木兰的三舅父那里找到了她。以后每当船到台湾,不管是在基隆还是在高雄,赵锡成总会抽空赶往台北与朱木兰相聚。

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1951年,他们在台北结为伉俪。

重逢后的朱木兰与赵锡成


全力支持丈夫赴美创业
朱木兰勤俭持家,任劳任怨,始终给予丈夫最充分的包容,支持丈夫为事业打拼。早年丈夫从事海上航运工作,一年有九个月在船上,很少有时间待在家里陪她。这种每年只有三个月相聚的日子,她无怨无悔地度过了将近十年。

丈夫对此深感愧疚,可每一次,她都说:“将在外,身不由己,何况我们俩早有约定,你在外做事,我管家,不以儿女私情来影响你的前途。”

上世纪50年代朱木兰、赵锡成夫妇和大女儿赵小兰、二女儿赵小琴合影

1958年,任远洋船长的丈夫,在朱木兰鼓励下,只身赴美寻求发展。直到三年后的1961年,她独自带着三个幼女,搭乘货轮从台湾千里迢迢去纽约与离别三载的丈夫团聚。才两岁多的三女儿小美不幸染上恶疾,多日高烧不退。船上备有的简单常用药对此无济于事。万般无奈之下,朱木兰毅然决定把高烧昏迷中的女儿放入浴缸中不停地用冷水毛巾降温,有时甚至用双手托着在水中昏睡的女儿,通宵达旦,熬红了眼,熬瘦了身,熬碎了心。

这一次远渡重洋的行程异常艰辛,历经37天才到达纽约,一家五口终得以团聚。

1963年中国农历新年,朱木兰、赵锡成夫妇和女儿们在纽约皇后区一室一厅的公寓内

朱木兰一如既往地鼓励和支持丈夫的事业,自始至终是全家的灵魂与基石,这坚实的后盾铸就了丈夫事业上的辉煌。

赵锡成于1964年亲手创立并担任董事长的纽约福茂航运公司在国际航运界享有盛誉;1981年,他被美国纽约圣若望大学列入名人堂;2004年,他被联合国列入“国际航运名人堂”;2005年5月,他与女儿赵小兰在美国纽约爱丽斯岛同获“艾利斯岛移民荣誉奖”……

从一个清贫的学生成为声誉卓著的国际航运业巨子,这些成就和荣誉的背后,无疑凝结了妻子朱木兰的无数心血。

上世纪80年代,朱木兰、赵锡成夫妇

慧行润心的中国母亲

作为一位受传统文化熏陶长大的中国母亲,朱木兰对六个女儿进行精心教育,以言传身教,教导她们人生最重要的追求应是美德、智慧和成就,为她们将来的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使她们在各自的领域里均出类拔萃。

六个女儿全都出自美国名校:大女儿赵小兰、三女儿赵小美、五女儿赵小亭、小女儿赵安吉均获哈佛大学硕士学位,二女儿赵小琴是威廉和玛丽学院的硕士,四女儿赵小甫是哥伦比亚大学的法学博士。她们学有所长,各有建树,尤其是大女儿赵小兰,荣任两届美国联邦劳工部部长,成为美国历史上首位华裔部长,是亚裔在美国成功奋斗的楷模。


1988年6月,在女儿赵小兰宣誓就任联邦海运局主席仪式上,美国副总统老布什与朱木兰握手并道贺

对于朱木兰的教女有方,丈夫赵锡成可谓一语中的:“我这个做爸爸的一天到晚在外面忙,女儿管得好,都是妈咪的功劳。”而老布什在接见朱木兰女士全家时,特意对夫人芭芭拉·布什提起朱木兰教女有方,要总统夫人向她学习。

朱木兰的教育观可谓中西合璧,因材施教,对女儿爱而不娇,严而不苛。她从生活细节开始,要求女儿们从小就自己上闹钟起床,赶校车上学,主动做作业,自己洗衣服和整理内务,自己制订出游计划等。但凡家中来客,在家的女儿都要礼貌地出来招待和照顾客人,但并不上桌,以锻炼她们待人接物的能力。

朱木兰、赵锡成家出了4位哈佛高材生,分别是赵小兰(右二)、赵小美(右一)、赵小亭(左二)和赵安吉(左三),此照拍摄于小女儿赵安吉的毕业典礼

她从小培养每个女儿对家庭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从不直接告诉女儿什么是“是”与“不是”,总是循循善诱加以启发,让女儿们自己作出判断和结论;也不以大家长的高压姿态面对女儿的不同观点,而是和她们展开民主的辩论,让各自在辩论中明白事理、辨白是非。家境日渐宽裕之后,孩子在外面的花费,无论大小,都要拿收据回家报账。赵小兰念大学还向政府贷款学费,靠暑假打工还钱。这都是在培养孩子的独立、负责和自强。

赵小兰赴美一年后,入境随俗,也想举办一次自己的生日派对。妈妈完全赞成女儿的这个愿望。于是赵小兰邀请了许多同学,并和妈妈做了精心准备。可是那天晚上只来了两个同学,赵小兰的失望之情可想而知。母亲的心灵感应着女儿的心灵,不动声色,照样举办生日派对,照样切生日蛋糕,照样唱生日快乐歌。朱木兰女士就这样用自己的言行,向孩子灌输处变不惊、不卑不亢、自尊自重的生活方式。

赵小兰

对于家中最小的女儿,1973年出生的赵安吉而言,朱木兰并没有因为她是家中老小而多开绿灯。赵安吉四年级时不愿像姐姐们那样学习钢琴而迷上法国号,于是向父母提出请求。朱木兰严肃地提出“不能半途而废,一旦开始至少坚持一年”的要求,待女儿承诺之后,才满足了她的请求。但是对于当时才10岁的小女孩来说,这个同她一般高的金属乐器显然是一个庞然大物,搬动起来都很不容易,更别说吹响它了。面对这一切问题,朱木兰都要求女儿自己想办法解决。

迫于当初的承诺,小女孩只能咬牙坚持,每星期三次到学校参加训练,都是只身一人独自完成乐器的搬运。这种“小人背大号”的滑稽局面直到熬满当初约定的一年时间才结束。朱木兰正是以这种独特的教育方式让女儿们在成长历程中获得宝贵的人生经验。

赵安吉

正如女儿赵安吉后来所回忆,母亲和她们说得最多的话莫过于:“别怕,到外面多接触,找准了方向,就要勇于挑战,对事事充满好奇,你总有东西能学习到。”

心系祖国 情系桑梓

待孩子们长大后,51岁的朱木兰决定重返校园,进入纽约圣若望大学攻读亚洲文学和历史硕士学位。

两年的求学生涯,她风雨无阻,从不迟到缺课,最后以优秀的成绩顺利毕业并拿到硕士学位。回想起这段朝气焕发的校园时光,朱木兰欣慰地说:“那两年是我最快乐的时光,既还了我的愿,又能借此机会了解年轻人,以便更好地了解我的女儿们,减少代沟,做她们的朋友,真是一举两得,事半功倍。”

朱木兰身在异乡,始终心怀故土,她与丈夫赵锡成一起,长期关心和支持中国的教育事业以及中国航运造船事业的发展,尽自己的绵薄之力。

上世纪80年代,朱木兰、赵锡成全家合影

自1984年以来,她就默默地成立了“木兰教育基金会”(2006年11月正式更名为“上海木兰教育基金会”),奖励品学兼优的莘莘学子。该基金至今已使大连海事大学、上海海事大学等高校的成千上万名学生受益,在教育和航运界享有盛誉。

当年曾荣获“木兰教育基金”的学生们现已风华正茂,成为国家和社会的栋梁。2007年,“上海木兰教育基金会”捐资100万美元给上海海事大学兴建教学大楼,上海海事大学特意将学校新建的这栋最高大楼命名为“木兰航运仿真纪念中心”。这是一所世界一流的航运仪器训练中心,全部逼真模拟海上情况。

朱木兰的丈夫赵锡成是上海交通大学的著名校友。他于1946年考入上海交通大学航务系,毕业后赴美,曾担任交大美洲校友总会会长和校友基金会董事长。赵锡成、朱木兰夫妇对上海交通大学怀有深厚的感情,长期关心和支持学校的发展,如捐资兴建“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大楼。

2007年8月2日,朱木兰因病在纽约去世。为了缅怀朱木兰女士的高贵品德和纪念她用一生所诠释的“博爱、乐观、坚毅、进取”的木兰精神,上海交通大学将这座大楼命名为“木兰船建大楼”,同时在该大楼的一楼设立“赵朱木兰陈列馆”。二者均已于2008年5月9日举行了落成典礼。


上海交大校园内的木兰船建大楼

朱木兰去世后,中美两国各界人士都致函表达了深切哀思。美国总统布什在唁函中称赞朱木兰“是一位非凡的女性和心中充满深爱的母亲。她的精神和宽容给孩子们和知道她的人树立了一个很好的榜样。”“是一位勇敢的女性,为了让她的家庭在美国过上更好的生活而不知疲倦地工作,并且建立了一个完美的家庭。”

时任中国外交部部长杨洁篪则赞美她的一生“体现了中华女性的传统美德,深受尊敬和爱戴”。

赵锡成与家人在朱木兰纪念活动上



来源:档案春秋

责编:段然

审校:娜拉

终审:孔平





举报/反馈

作家文摘报社

2.2万获赞 6425粉丝
历史真相揭秘;政治人物兴衰 ;名家妙笔精选
《作家文摘》报社官方账号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