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玲:北京大学中国健康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经济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国务院医改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卫生经济学会副会长、中国老年学会和老年医学学会副会长,是国内最早提出政府主导公共医疗卫生和健康强国的学者。曾为中央政治局第35次集体学习授课。参与中国医改方案制定,曾任国家十三五规划委员会专家委员。主要教学和研究领域是:卫生经济学、老年经济学、公共财政和经济增长。在国际和国内发表、出版了大量学术文章和专著。
最近,国家医保谈判“灵魂砍价”的场面屡上热搜,原本高达几十万元的贵药降幅超过90%,让包括药品集采在内的中国医改,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
作为投身医改二十多年的经济学专家,李玲深度参与中国医改方案制定,主张医疗卫生的定位是公益事业。在她看来,中国医改模式改变了工业革命以后的西方医学模式,并展示出其优越性。现在“西方无法做到的,我们做到了!”
“希望学成之后为国家做一点儿事”
李玲父亲17岁入伍,参加了解放宜昌、湘西剿匪、抗美援朝,战后带着伤病到江苏丹阳工作。从小受父亲教育,李玲日后的许多选择从国家与社会的需要出发,“如今回头看,这种选择事实上帮我实现了个人的最优选择”。
1978年高考时,响应“科技救国”的号召,李玲考进武汉大学物理系半导体专业。从本科、研究生、留校任教,钻研半导体物理9年多。1980年代中后期,李玲决定转型研究如何实现有效资源配置,1987年到美国匹兹堡大学攻读经济学。
“无论是1978年读半导体物理,还是后来学经济,都是希望学成之后,为国家做一点儿事。”2003年,李玲收到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的召唤,邀请她填补这个教研团队在医疗卫生经济学方面的空白。此时她已在美国16年,研究美国宏观经济获得博士学位,取得了马里兰州立大学的经济学终身教职。
李玲回国正值抗击“非典”疫情期间。北京7天建立起小汤山传染病医院的奇迹;上海以完善的基础设施和社区机能,织就严密公共卫生网……李玲亲眼看到中国政府“举国上下一盘棋,成功化解危机”。
调研基层医改,她作为患者去医院就诊找问题
回国后,李玲成为中国医改的亲历者和观察者,也成为新医改坚定的研究者与推动者。她回国前,中国医改正走到十字路口:“相关部门已经做了方案,医院也参照国企改革,抓大放小。”
2006年,宿迁成为全国唯一没有公立医院的地级市。李玲深入宿迁开展调研,近十名卫生经济学者和学生作为患者去各医院就诊,在就诊过程中,调查和访谈医生和患者,然后再与卫生主管部门领导和医院院长及相关人员交流,汇报所见所闻,听取他们的意见,以校对和证实调研结果。
取得大量一手资料后,李玲团队撰写了调研报告,核心观点是:医疗卫生属于社会公共产品,不能当成商品买卖。
2009年,新医改启动,李玲作为专家团队成员全程参与。她走遍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在基层发现了大量生动的医改实践。李玲认为:“最大的收获就是经常发现中国的活力和创造力是在基层。”
她印象最深的是三明医改。三明是福建一个偏远、经济欠发达的地级市。2012年三明启动医改,她当年就去实地调研。“他们把公立医院公益性、医保支付、医药集中招标采购等新的制度立起来,像扳道岔一样,把22家公立医院搬到新的轨道上。三明医改不是靠财政投入,而是将制度优势转化为百姓的福利。为了把虚高的药价挤下来,就是靠集中谈判。”李玲说:国家医保局的成立,以及药品集采等,其实是让药品回归治病功能,让医生回归看病角色,让公立医院回归公益性质。
李玲和团队撰写的中国医改文章,在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她到国际上演讲中国医改经验,触动了很多外国同行。
“中国医保医改实践,有很多类似的生动案例来自基层,活力在民间。比如上海这个两千多万人口的大城市,把所有公立医院的数据都集成起来,通过大数据分析,让每位医生的工作量标准化,让每个病人的病例资料都便于查询,建立了世界最高水平的医疗大数据库。”她感到十分骄傲,“我觉得中国基层的创造力很了不起,实践出真知,只有在基层实践的过程中,才能摸到客观规律,顺应规律,实现创新。”
在多次发表文章和演讲中,李玲都说,抗击疫情不仅是守护人民生命安全的实践,更是中国医改的“炼金场”。早在2005年,她就曾撰文阐述我国的政治制度优势、文化优势、人口规模优势对国家发展的影响。而此次战“疫”历程正印证了她的观点。
她表示,战“疫”中,我们编织了全球最大的健康保障网,网里覆盖了14亿人,上下同心,共同织起了世界最大、最牢、最密的健康保障网。
(长江日报记者柯立 陈晓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