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其实很相信一件事,你把我突然拎到某一个很乱的班里,让我把这群学生管住,我也一定做不到,我最后也只能狼狈地夹着尾巴逃走。
因为道理很简单,并不是你是老师,你就能管住学生,而是因为学生认为你是老师,所以你能管住学生。如果不理解我说的这句话,你可以试一试,去大街上随便选一个人来教育一下,看这个人打不打你。
而且,在一群学生的面前,就算是我的学生,有的时候我也一定会小心翼翼,会避免踩到一个坑。这个坑就是心理学里面的“群体去个性化”的负面影响。
那什么是群体去个性化效应呢?
所谓的群体去个性化效应,指的是个体如果淹没在群体之中,会减弱社会对其的约束力,为他从事反常的行为创造条件。
用在教育上就是,学生扎堆了,二愣子的学生就会多起来。那些平时看起来温文尔雅的学生,他也会做一些无厘头的事情。
如果你还是不能理解这一点的话。我可以举个例子。
比如,网络上的有些键盘侠,你说多厉害啊,骂人不眨眼,损人毒到家。但这些人,在线下就一定是这样一个状态吗?不,他们可能是一个特别高知、特别斯文、特别有气质的人,甚至事业有成,是某单位的领导,某学校名师,等等。
那为什么这些人在网上就会变得这么可怕呢?因为网络是匿名的嘛,社会道德约束不了他们,所以,他们内心当中的黑暗就无限被放大出来了。这其实就是“群体去个性化”带来的负面影响。
知道了这个效应的负面影响之后,我们老师在日常的工作中,为了让学生能更好管理,我有如下5点建议:
作者:君山老师
专栏简介:本专栏已更新上百节,以后如果还有新的内容还会在专栏里持续更新。我非常乐意大家将自己班级管理中的困惑在我更新专栏的这段时间告诉...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