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30日,“广州第一民企”,世界五百强企业,雪松控股发出致歉信,宣布原定于1月底完成的兑付无法落实。这相当于间接宣布,公司资金链断了,准备做老赖了。

据网上媒体报道,雪松控股对外发行的理财产品存量规模大约在200亿元,涉及投资人8000人。

而这些理财产品的底层资产,大部分为雪松控股与供应链上贸易企业之间的应收账款。

利用虚增的应收账款,进行保理或打包成理财资产出售等方式,骗取融资,这已经是业内非常常见的一种获取融资的手段,最近几年被曝光的罗静的“承兴系”以及上海电气等,都是利用虚假的交易产生应收账款,再将虚构的应收账款资产去进行融资套现,骗取投资者款项。

供应链金融原理其实很简单:

A公司与B公司签订货物买卖合同,将一批货物卖给B公司,向B公司开具销售发票;假定约定B公司在三个月后支付货款100万元。这样A公司就对B公司产生了一笔应收账款100万元。此时A公司如果急需资金,则A公司可以将应收账款打包成理财产品,以较低的价格90万元卖给投资人。

上述操作后,投资人以90万元的价格,买入了A公司对公司100万元的债权。A公司牺牲掉10万元的资金成本,提前收回了货款。

这种供应链金融本身是有利于销售方资金回笼,开展业务的。但前提是这笔业务交易是真实发生的。

但是雪松控股是怎么操作的呢?

基于上面的操作原理,雪松控股成立了数十个皮包公司,将一批货物在这数十个公司之间一个接一个流通了一遍。

A销售给BB销售给C,最终销售给ZZ再销售会给A。整个过程中,货物其实没移动过,一直存放在一个仓库,相关的物流单据其实不难伪造。但是,却产生了数十笔的应收账款。

100万的货物,假如周转了30次,那就产生了3000万的应收账款,雪松控股拿着这3000万的应收账款全部进行融资套现,将所获得资金全部输血回公司。

有人问,投资者和中介机构有这么愚蠢吗,会被这么拙劣的造假手段给欺骗?

重点就在于,雪松控股在它的整个供应链金融周转环节中,加入了几家国企,以真乱假,使得投资者误以为这些交易都是真实的,毕竟有国企参与到里面的销售采购环节,而且国企在金融机构眼中普遍信用较高,对雪松控股的融资供应链起到关键的增信作用。毕竟正常的金融机构都不会认为国企是会欠钱不还的。

那为何国企要参与到这个造假过程中呢?

1、首先国企本身有做大收入的业绩考核需求,而且在这个融资供应链里,上家向下家销售货物时,还能赚取一点差价,何乐而不为?

2、雪松控股背后也可能存在相关的人脉关系。据网上媒体报道,2018年,“明天系”倒台时,雪松控股曾经试图接盘吃下“明天系”的金融板块。但是后来收购方案失败,只拿下来其中的中江信托。而收购中江信托所需的80亿资金融资来源,正是来自广州两家国企。其中60亿元来自广州产投旗下的广州新华城市发展产业投资企业(有限合伙),20亿来自广州凯德金融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如此高端的操作,背后人脉关系有点微妙。拉几个普通国企,参与到货物的贸易过程中来,也不难操作,反正也只是开开发票,代收代付一下款项。

资金链断了会怎么样?

正如上文说的,假设A销售给B货物100万,如此一家接着一家销售下去,每次交易加上差价1万元,最终Z销售给A的这批货物假设为130万元。A是雪松控股,幕后的主使者,所有的应收账款融资得到的钱都归A所有。一圈的销售交易闭环完成后,到了约定的还款日了,首先由AZ支付130万元,然后Z向他的上家Y支付129万元......,如此完成一次付款闭环。

整个过程结束后,A付出了30万的成本,获得了3000万的融资。而供应链里的每个中间公司,每人获得1万的差价收益。看起来皆大欢喜。

但是一旦这个A有一天拿不出钱来支付货款了,那整个供应链所有的公司,合起来只会亏100万。100万由谁来承担,有那些真实存在的国企承担。因为他们需要向供应商偿还货款,但由于其中的一个下家是A公司的皮包公司,无法收回销售货款,所以国企的窟窿就是这100万元。具体的窟窿金额是多少,就取决于国企账上还有多少对雪松控股关联方的应收账款,如果每次周转是100万,三个月账期内周转了100次,那就可能挂了1个亿的应收账款。

那剩下的2900万去哪里了?被打包成理财产品卖给投资者了。这些理财产品对应的底层资产正是这些无法收回的应收账款。而发行这些理财产品的,以及为理财产品提供担保责任的,也都是雪松控股的关联公司。

有人问,雪松控股每次花30万的成本融资3000万,也没亏多少啊,不是还剩下2970万吗。为什么到最后会亏空了呢?那就得去研究雪松控股都把这些钱拿去干嘛了。

有可能花了几百亿去接盘了一些价值几个亿的烂项目,

也有可能花了几百亿去海外高溢价收购资产,

背后的目的是什么,大家自行想象。反正钱不会凭空就不见,有人损失,肯定就有人受益。

举报/反馈

案例告诉你

389获赞 172粉丝
寻找精彩的法务和财务案例!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