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网
俯瞰深圳大学总医院。深圳大学总医院供图
“科室的发展目标,对标的是广东省重点学科、还是全国的?”“现在课题进展怎么样?”“对科室的发展有什么建议或意见?”……
从疫情防控到科室发展,大到方向把控,小到科研人员的需求和生活困难——平日里,身为深圳大学总医院党委书记的柴金龙,大事小事都要过问。然而,他却丝毫不见疲态,每日精气神十足。
成立于2018年的深圳大学总医院(以下简称“深大总医院”)坐落于南山西丽,依山傍水,环境优美。目前开设专科门诊36个、专病门诊139个,引进了46名学科带头人,以及众多国家级、省级重点学科主任。
“目前,深大总医院已经有不少科室有望冲击国家重点。”近日,柴金龙在接受人民网专访时表示,“现阶段,我们正在着重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升医疗、教学、科研水平,医院二期项目也加快建设。长远来讲,我们的目标是建成国内高水平研究型医院,为‘大病不出深圳’做出贡献。”
“‘十四五’期间跻身深圳医院第一方阵”
人民网:请简要介绍深大总医院业务发展情况如何,未来有什么发展目标?
柴金龙:大学的医院是集医教研于一体的,定位跟一般的医院不一样。深大总医院是深圳大学第一所直属附属医院,定位是集医疗、教学、科研和健康管理为一体的研究型医院。
目前,深大总医院已开设专科门诊36个、专病门诊139个。我们有很多科室的医疗水平已经非常高,例如于力教授带领的血液肿瘤科,跟美国南加州大学有合作,CAR-T细胞疗法技术跟国际接轨,将来有望冲击国家重点;
脊柱骨病科,2019年陶惠人教授完成国内首例“3-ON折叠人手术”,在国内引起轰动,现在有不少脊柱畸形患者从全国各地,专门跑来这里找他医治;
还有肝胆外科、普外科、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泌尿外科、内分泌与代谢病科、口腔科等,发展势头都非常好。
经过观察发现,全球大部分高水平医院都是大学直属医院。虽然深大总医院建设时间短,但是我们正在迎头赶上。深圳市委市政府领导和市卫健委领导也有这个认识,所以不遗余力支持深圳大学医学学科的建设,支持我们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医院。
从长远的目标来讲,我们肯定希望成为国内领先的高水平医院,并能够在国际上有一定影响力。较近的目标,是希望能在“十四五”期间,进入深圳医院的第一方阵。
人民网:作为一家年轻医院,还有哪些不足?如何补齐短板?
柴金龙:从学科上来讲,我们现在还没有国家级的重点专科。但是如上所说,我们不少科室技术很先进。学科方面,我相信我们肯定会后来居上。
要说差距,一个在人才,一个在认知度。虽然学科带头人条件不错,但相比三甲医院,我们历史不长,人才梯队建设可能还需要过程。
不管是哪个行业,人才是第一要素。我们目前实行人才招揽和培养“两手抓”:一方面面向全国招揽杰出人才,如于力教授、陶惠人教授这样的学科带头人;另一方面由带头人带领,培养博士、博士后,基础研究结合临床,培养下一代人才。
认知度的差距在于,我们还没有在市民中建立起广泛认知。这方面我认为一靠口碑,二靠宣传。
据我所知,来深大总医院看病的多数患者表示体验不错,就诊排队不长,方便快捷,环境也优美。这样口口相传,口碑就起来了,现在门诊量也慢慢上来了。很多知名专家的号甚至很难挂。
宣传方面,一方面是很出名的手术案例,比如陶惠人教授的“折叠人手术”等,被众多新闻媒体报道,引起大家注意;另一方面,去年11月29日起,我们推行每日18:20-21:00的夜间门诊,给工作族更多就诊时间的选择,先从比较热门的科室开设,如泌尿外科、肾脏病科、关节创伤科等,都有主任医师坐镇。之后将慢慢加入更多科室。这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扩大我们院的认知度。
“把握深圳发展机遇实现弯道超车”
人民网:如何把握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先行示范区“双区”发展机遇,建设湾区高水平医院?
柴金龙:我认为要从队伍建设、学科建设、资源整合、容量扩充多方面入手。
队伍建设方面,我们要把握机遇,加大力度。我们的研究型医生相比别人还是少,但深圳对人才的吸引力很强,深大发展势头也越来越好,如我刚才所言,我们必须一边招揽人才,一边培养自己的人才。
学科建设方面,要继续加强血液肿瘤科、脊柱骨病科、普外科、肝胆外科、耳鼻喉、口腔等优势学科建设,加快推进五大急救中心、造血干细胞移植中心、肝脏移植中心等建设,打造若干个在华南地区乃至全国有影响力的临床学科。
资源整合方面,我们要利用深圳大学作为综合性大学的多学科优势,在临床研究上和多学科,特别是和基础医学、工学、信息学进行深度合作,结合粤港澳大湾区的创新、科研机会,实现科研弯道超车的可能性蛮大的。
同时,大学的优势是基础、科研和临床结合,但现在深大总医院一期空间紧张,科研地方很少。二期项目正在建设中,计划800张床位,建设面积21.9万平方米,加上一期,总共将达36万平方米。未来,必须更加紧密结合医教研,实现资源共享、平台共享。                                                                                                                                                                                                                                                                                                                                                                                                                                                          
人民网:深大对人才有怎样的吸引力?人才培养模式是怎样的?
柴金龙:首先,深圳进入“双区”驱动、“双区”叠加的黄金发展期,发展环境好、势头好,很多学者愿意来。并且深圳对于人才落户,有很多优惠政策、补助,比如孔雀计划等。同时,深圳空气好、市容好,很包容,“来了就是深圳人”,一点也不排外。
另一方面,深圳大学在全国范围内影响力也不小,培养了很多杰出校友。这几年,深大的学科建设发展这么好,也受国内很多学者认可,这种上升的势头非常吸引人。深大今年建校39年,很多硬核指标在全国能排30位左右。全国有2000所高校,30位左右是不容易的。
现在,我们医院招揽了很多杰出人才,希望有更多的国家“杰出青年”、“优秀青年”、长江学者加盟。
同时,我们正在提高标准,大量招博士后。目前,学校的博士生指标太少,一年只有200多个,学校每年获批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60多项,平均一个课题分不到一个博士生,所以我们招博士后来加大研究力量。
学校的科研力量强大,可以转化为直属医院的医疗力量。同时,因为有医院,医疗量、临床案例就更多,可研究的对象也更多,临床遇到的问题,又能通过科研、与其他学科结合等,寻找解决办法。这是一个正向循环,有利于医院自身临床人才队伍的建设。
“以党员为主的队伍总是冲锋在前”
人民网:如何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推动医院各项工作?
柴金龙:公立医院实行的是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党委要起到把方向、管大局、做决策、保落实的作用。我想,作为党委,我们首先要抓人才队伍建设, 其次要建设干事创业的好班子,这是我们推动医院向前走的组织保障。
我们有很多科室,支部书记同时也是学科带头人,科室主任、副主任、护士长都是党员,党建工作和教学、科研工作深度融合。比如分泌内科的李强教授、脊柱骨病科的陶惠人教授等。在推动科室的学科建设、医疗业务发展、教学科研工作上,党支部起到战斗堡垒的作用。
从医院层面来讲也如此。医院党委要引领医疗教学科研、保证健康管理等。我们开展行政大查房,也就是党委书记、院长带着队伍一个个科室地走,跟主任、普通医生、护士面对面,听他们谈科室发展,提建议和意见。有的人才也会提到很具体的问题,例如说职称评不上这类。
总的来说,就是我们实行了各项制度、政策,还要结合实际情况,做一些调整,有利于我们医教研工作开展、人才队伍建设。
人民网:面对抗疫“大考”,深大总医院做了哪些部署?
柴金龙:医院是疫情防控中的“前哨”。我们一直严格遵照国家、省和市里的抗疫要求,防控程序很严格,绝不含糊。
对内,每周我们都要召开疫情防控专题会,出会议纪要,遇到什么问题、怎么解决、分析各种各样的情况、查补漏洞……工作要求细致全面。
同时,医院有四五百名物业人员,包括保洁、保安等,我们也严格要求。小到拖把不能混用这类事,都要细细过问,每个环节都不能出差错。
对我们的员工,也是尽量配合国家的防疫要求,非必要不出省、尽量不聚会。我们一直对自己非常严格,近乎苛刻。
同时,在疫情防控中,深大总医院是非常有情怀,也很有行动力。我们坚决响应深圳市委市政府的号召,只要有需要、有任务,我们都会不折不扣去落实、去完成。
例如前一段时间,我们派出医疗队到龙岗支援核酸检测,这其中,党员也起了很好的模范带头作用。就算有人家里面遇到困难,也是二话不说,自己解决,也有很多人自告奋勇。
在我们需要的时候,以党员为主的队伍总是冲锋在前。每一位医务人员都是有大局意识,有担当,很令人感动。
举报/反馈

人民资讯

1690万获赞 193万粉丝
人民网内容聚合分发业务
人民科技官方账号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