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远的父母很喜欢男孩子,这个名字是她出生之前就已经定下的。虽然远远是个女孩,但父母把她当作男孩来养,让她穿男孩的衣服,剪男式的短发,还让她参加男孩的活动。远远很喜欢漂亮的裙子和洋娃娃,虽然她曾表达这样的想法,可是父母不给她买。远远意识到自己无法得到想要的东西之后,她开始去想,也许父母是为了锻炼自己,所以才把自己装扮成男孩的样子。她不断劝自己接受父母的安排,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她内心的反抗情绪越来越强烈。
在心理学上,有一个著名的效应,叫作投射效应。投射是心理学上的一个专业术语,它表达的意思是:我们常常根据自己的需求和情绪来评判别人的感受,结果导致自己的感知发生扭曲,与实际情况相去甚远。比如,我们在判断别人对自己的印象时,往往会受自我认知的影响,根据自己对自己的认知去猜测别人的看法。或者,我们的父亲非常严厉,在受他训斥的时候我们从来不敢反抗,于是,在工作中受到训斥时,我们会认为这是理所应当的,因此不敢表达自己的观点。又或者,我们从小就生活在一个无忧无虑的环境中,对外界没有丝毫的防备,所以即便遇到坏人,也会对他充满亲切感和信任感。
通过这些例子不难看出,投射会让我们的感知发生偏差,投射之后得出的结论,自然有失偏颇。在我们的生活中,感知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通过感知外界的人、事、物,我们才能对这个世界有更多的认识。其他各种心理功能,都是建立在感知这个基础之上的。所以说,当投射让我们的感知发生扭曲时,我们往往是难以发现的。当然,这并不是说我们无法发现投射对感知的影响。善于自省的人,常常会对自己的心理进行检视,进而纠正扭曲的感知。还有一些人,在受到伤害之后,会主动进行某种投射,以便改变自己的感知,减轻自己的痛苦。
表面看来,投射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痛苦,但就实际效果而言,这种行为的本质就是逃避事实,不敢正视自己的心理阴影。比如,一个孩子遭到父亲的责打,他不敢反抗,于是告诉自己,所有的孩子都会挨打。这样想着,他会觉得心里舒服许多。孩子的投射行为,让他得到了心理的安慰,却也忽视了一个事实——很多孩子并不会遭到父母的责打。孩子用投射的方式,让自己暂时少受痛苦的折磨。短期内,他的心理能够承受。但是,随着他逐渐成长,在和同学们的交流中,他发现大多数同学都很受父母疼爱之后,他之前为自己建立起来的心理防线就会崩塌。
这时,家庭对他造成的伤害,会以数倍甚至数十倍的力量去冲击他的内心。这很可能让他产生严重的心理障碍,认为自己遭受的一切不公都源于自己的家庭,乃至于对家庭和父母产生极大的敌意。投射可以暂时减少痛苦,却无法从心理层面解决我们遇到的问题。当家庭伤害不幸降临到我们身上的时候,真实地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让其他家庭成员意识到伤害带来的后果,最大程度降低伤害再次发生的可能,这才是保护自己、维护家庭的最好选择。
岩岩的父亲常年在外地工作,与岩岩相处的时间十分有限。每次回来,岩岩的父亲总以一副严肃的面孔出现,对岩岩的要求十分严格。一旦岩岩犯错,父亲就会给他一定的惩罚。岩岩并不喜欢父亲对待自己的态度,但是为了免遭处罚,他总在父亲面前表现得很好。而在父亲出差之后,他就会在母亲面前表现自己真实的一面。生活在社会中,每个人都要遵守一定的社会准则,这是在社会中生存下去的基本条件之一。毕竟,相对整个社会而言,个人只是其中的一个小分子,只有个人去适应社会,断然没有让社会去适应个人的道理。
在原生家庭这个小集体中,孩子往往要学会适应父母。尽管有些孩子在家里是说一不二的小公主、小王子,但是拥有绝对话语权的依然是父母。孩子能够得到的玩具、衣服、鞋子等,都是父母提供的,所以有些父母会觉得,孩子什么都该听自己的。如果不听话,孩子就可能受到父母的责罚。正是在这种情况下,许多孩子为了避免遭到伤害,也只能隐藏自己的内心,以伪装过的面目出现在父母面前。
学会适度伪装,是生存的必备技能,对人的成长和生活也是有益处的。对身边的人来说,这种伪装是可以接受的。但是,一旦伪装过度,乃至于将它变成彻头彻尾的欺骗,那就会成为一个严重的问题。尤其对涉世未深的小孩来说,他们看到满是伪装的人际交往方式,就会默认这种遮遮掩掩的交往方式就是人际关系的本质。随着年龄逐渐变大,他们伪装的技巧也越来越高。而且,他们越来越觉得,自己靠伪装就能在社会上生存,只要能做到见什么人说什么话,就能和身边的人顺畅沟通,在交际场合中如鱼得水。
然而,实际情况并非如他们所想的那般。在伪装和隐藏的前提下,所有的沟通和交往都是不真实的,人们根本无法建立起紧固的联结关系。而且,一个隐藏真实想法,不愿表露内心世界的人,会让人觉得不可相信,让人无法产生安全感。在充满怀疑和危险感的心理状态下,人们通常不会向对方敞开心扉,做出的回应也大多是敷衍了事而已。即便人们已经意识到,这种只做表面功夫的沟通对双方并没有什么实在的意义,人们也依然对伪装自己乐此不疲。在我们的心里面,有一种意识,就是在某些时刻伪装自己,让对方感觉舒心,这是一种尊重。
确实,每个人都有期待被尊重的心理,但是这种尊重应该建立在真实的、发自内心的基础之上。令人遗憾的现实却是,有些人的伪装已经超出了应有的范围。他们所做的事情并不是真的为了表达尊重,而是希望掩藏自己的畏惧和恐慌。他们不敢卸下伪装,是因为害怕别人无法接受真实的他们。比如,某些人明明没有足够的能力去帮助别人完成某件事情,但是为了维持所谓的关系,便硬着头皮答应下来。这种情况下,即便能够兑现承诺,自己也要付出巨大的精力,对自己损害很大;如果无法践行诺言,又难免会被请托人责备,彼此之间的关系也会因此疏离。
这些人并没有意识到,为了避免遭到伤害或被疏远而强迫自己生活在伪装的面具之下,只会让自己的心理负担越来越重,而且很有可能在未来的某一天被人发现自己的真实面目。真的到了无法挽回的那一天,之前所做的一切努力都将白费,想要保护自己的愿望注定要落空。越是隐藏自己,越会将自己的内心世界埋藏起来,这会导致彼此之间的感情越来越冷淡,人际关系就会变得越来越糟糕。也就是说,伪装自己并不能实现建立和维持良好关系的目的。只有适当表现真实的自己,为沟通增加一些真诚和趣味,彼此之间的关系才能变得越来越稳定。
在尝试做出改变时,想要一下子就变得真诚是很难的。我们需要做的是,先肯定自己已经做出的努力,然后逐渐改变心态,意识到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不必非得伪装自己去赢得别人的欢心。尊重自己,表达自己,才能得到别人的认可,增强彼此的联系。仔仔的自尊心很强,什么事情都必须做到完美才算满意。父亲对此并不认同,所以时不时说一些否定仔仔的话。仔仔很不喜欢父亲这样说自己,因此备受打击。长期受到父亲的心理打击,仔仔变得异常敏感。一旦身边的人与仔仔聊到关于失败或是缺点的话题,他就会立刻爆发怒火,甚至对那人充满敌意。身边的人不知其中的缘由,慢慢都远离仔仔,不再接触他。
感觉危险来临时,我们通常最先采取的措施是抵御,当发现抵御无法消除危险时,我们便会将抵御升级为反攻。这是人的一种本能,是为了保护自己而采取的一种应急措施。这种本能与生俱来,只是并不常常表现出来。一旦遇到某些让我们忍无可忍的情况,我们的攻击性就会立刻爆发出来。在诸多攻击情绪中,愤怒是比较常见的一种。在适当的时候表现愤怒,能够震慑对方,保护我们自己的安全。只不过,有的时候,由于受到过往感受的影响,我们会不自觉地将自己放在弱势的位置上,并由此联想起自己在原生家庭中曾遭受的种种伤害。
如此一来,我们常常很容易臆想自己受到了别人的攻击。比如,别人说的一些很客观的话,可能会让我们产生被羞辱的感觉,进而爆发愤怒情绪,攻击对方。实际上,这种感受并不是真实情况的反应,而是长期压抑自己的愤怒,使得我们承受了巨大的心理压力。这种压力让我们的意识产生了一定程度的虚幻感,于是想象别人对自己发起了攻击,我们的攻击性由此被激发,继而对虚幻的攻击进行自卫甚至反击。归根结底,这种愤怒情绪的出现,是因为我们的心灵曾受到一定程度的伤害。伤口时刻在提醒我们避免重蹈覆辙,所以我们稍微感受到危险的存在,便会做出剧烈的反应。
在生活的某个瞬间,相信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经历:自己无意间说了一句话,突然让沟通的对象勃然大怒。自己都不知道为什么,就惹得对方生气,两个人的关系也变得冷淡下来。你觉得对方莫名其妙,对方觉得你是在攻击他,之所以产生这样的误会,就是心理伤害在作怪。而且,越容易冲动的人,越容易受到这种困扰的侵袭。怒火中烧的时候,他们不会意识到情绪对自己产生了怎样的消极影响,一旦情绪平静下来,看到自己的愤怒带来的种种后果,他们立刻就会后悔不迭,甚至发誓再也不轻易发火。然而,当心理阴影再次被触及时,他们又会愤怒起来。
米粒平时给人的印象是温婉大方、气质不凡的。在公司里,她人缘很好,身边总是围着很多朋友。有一天,同事们聊到童年的家庭生活,一位同事便顺嘴问了米粒一句。没想到,米粒立刻怒火中烧,对那人大发雷霆。几乎没人相信,发怒的米粒和平日里的米粒是同一个人,因为她发怒时像完全变成了另外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