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澎湃新闻

  澎湃新闻记者 岳怀让

  澎湃新闻记者从中汽相关部门获悉,原中国汽车工业总公司董事长李刚同志(副部级),因病医治无效,于2022年2月9日上午在北京逝世,享年96岁。

  据清华大学校友总会官网刊文《中国汽车工业的开拓者——李刚》介绍,李刚,1944年进入西南联大机械工程系学习,1948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曾任第一汽车制造厂(以下简称“一汽”)技术副厂长及第四任厂长,八十年代他任中国汽车工业总公司总经理、董事长等职务,为中国汽车工业的孕育、诞生和发展做出了历史性贡献。2015年,李刚荣获首届中国汽车工业饶斌奖。

  1952年,在天津汽车制配厂工作的李刚接到北京重工业部汽车筹备组的调令,从此开始与一汽结缘。1952至1954年,他参加重工业部派去莫斯科的一汽工作组,与孟少农、陈祖涛等代表中国政府参与苏联援建一汽整体设计实施审批工作,负责督促和跟踪苏方的设计,保证一汽的建厂进度及两国间的联络、沟通等工作。1953年7月11日,孟少农将苏方编制的设计交付总进度表带回长春,作为安排建厂工作的依据,并将驻苏一汽项目总订货人代表的任务交给李刚。1954年11月,饶斌赴苏联做催办和视察,当年底,李刚结束为期两年的莫斯科生活。

  回国后,李刚到一机部汽车局报到,被提升为工程师,调至一汽工作,后分配到发动机车间技术科,投入到轰轰烈烈的场地三通一平、设备安装和生产调试的建设中。1956年7月,在经过紧张的安装、清洗、试运转和零部件的试制工作后,第一批解放牌发动机完成生产,见证了中国汽车工业从零起步的突破与跨越。

  解放牌卡车投产仅两年,中央向一汽下达了设计制造国产高级轿车的任务,红旗汽车正式开启研发工作。时逢中国汽车工业建设初期,处于缺人才、缺技术、缺材料的困难条件,李刚带领年轻技术人员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不讲地位,不讲待遇,不讲物质享受,一心希望为国家做贡献,夜以继日地投入到技术攻关之中。

  在制造第一辆红旗轿车期间,李刚在发动机车间工作,发动机最初制作出来时,出现了抱缸、拉缸、活塞环断裂、整机振动、机油泵打不上油、液压挺杆“啪啪啪”乱响等问题。为此,全厂组织上百个质量突击队,30岁的李刚带着一批刚从大学毕业没几年的大学生队伍组成液压挺杆突击队,重点解决液压挺杆在发动机高速运行时寿命短的技术难题,他们一边研究有关文献,分析国外样品,一边提方案做试验,试用了几十种不同的材料,最后选定合金铸铁,在淬火工艺上做了42次试验,才确定了淬火时间和淬火温度,使最后制成的液压挺杆经受住了400小时的台架试验。凭借这种不畏困难、迎难而上的精神,他们解决了很多技术问题,一步一步地掌握了核心技术。

  1979年,李刚担任一汽第一常务副厂长。1980年,李刚组织自主开发全新一汽换代载重车,即整车完全换型的“解放141方案”。1981年,一汽试制出第一辆CA141样车,台架和行车测试完全符合设计要求,同年12月30日,通过第一次厂内鉴定。1982年1月,李刚担任一汽厂长。1986年7月15日,具有80年代国际水平的解放第二代CA141五吨车实现了垂直转产,这款车用一汽自己的参数,达到了国内最先进水平,与国际同类车水平相当,让解放牌卡车脱胎换骨。

  1982年5月,中国汽车工业总公司成立,李刚先后担任公司总经理、董事长。中汽公司成立的初衷,就是要改革体制,为解决当时汽车工业“散乱差”的局面,李刚以骨干企业为龙头,成立了6个联营公司,联营公司之间既要竞争又要合作,理顺了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关系。

  责任编辑:蒋晨锐 图片编辑:胡梦埼

举报/反馈

新浪财经

4369万获赞 349.9万粉丝
新浪财经提供7×24小时的全球财经内容服务
新浪财经官方账号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