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心理学界有三大巨头。
分别是弗洛伊德、荣格、阿德勒。
其中精神分析学、行为主义、人本主义影响巨大,又被称为三大势力。
其中弗洛伊德、荣格代表了精神分析学,两人进行了长达6年的合作。
最后因为理念不和,而分道扬镳。
和弗洛伊德分道扬镳之后,荣格创建了人格分析心理学理论,提出“情结“的概念,把人格分为内倾和外倾两种,主张把人格分为意识、个人无意识和集体无意识三层。
从荣格跻身为心学三大巨头就可以看出荣格在这方面的研究成果。
荣格出版了《心理类型》《心理学与宗教》《论精神的实质》《埃里恩:自身的现象学研究》、《答约伯》及《共时性:相互关联的偶然性原理》。
其中,在1921年出版的《心理类型》一书,让他在心理学界声名大振。
这本书不仅是荣格的成名之作,也是他的经典作品。
他在书中提出,人的性格不受遗传影响、性别影响、生活环境影响,而是取决于个人的心理倾向。
在这本书中,他从古代心理学讲起,也讲了现代哲学,还有他著名的外倾型和内倾型的理论。
说实在话,这本书看起来略为吃力,不属于快餐式的阅读类的书籍,而是属于慢慢阅读、思考类的书籍。
这本书和心中热销的心理学类的书又不一样,没有那么多案例,也没有那么多的实操。
但是是一本值得细看、回味的书。
如果你想要了解心理学的历史,或许这本书能够帮到你。
在本书的第一章节中,荣格就讲到了古代心理学的由来。
说实在话,我有点吃惊。
惊讶的是,心理学的由来居然是从宗教而来的。
在《心理类型》一书中写道:基督教通过阉割个体的方式,以求达到让信徒做到思想统一。
在这本书中,荣格著名的外倾性和内倾型的内容并没有占有很大的篇幅。
而是在引出自己的观点之前,讲了很多关于心理学方面的起源,还有一些不带有批判性地去探讨一些的问题。
在这当中既有他不认同的观点,也有一些他认同的观点,尽量都保持着中立的位置,在认真思考后说出来的话。
最后,他才引出自己外倾性和内倾性的观点。
荣格这里的外倾性和内倾性的观点,有点像现在的外向型和内向型性格的说法。
内倾型的人特点是好沉思、喜欢内省、注重自己内在的世界,所以不管是注意力还是兴趣点都更多地往自己内部世界靠拢,所以拥有内倾型的人为人稳重沉静,但不善交际,缺乏自信,容易害羞,更容易让人觉得孤僻。
而外倾型的人,特点是性格开朗、活泼好动,不管是注意力还是兴趣点都是向外开放的,这类型的人善于交际,且自信。
以功力的心态来看,大多数人都希望自己是外倾型性格的人。
就像前段时间撒贝宁就因为社交牛逼而上了热搜。
这类型性格的人看着光芒四射,自信又幽默风趣,让人心生喜爱之情。
对于内倾的人来说,大多数人都比较讨厌自己这种性格。
但内倾型的人,也并不是全无优点的。
内倾型的人,善于思考,能够静下心来做自己想要的事情,不会被他人干扰,更不会依靠他人的评价而活着。
其实,荣格提出的这两种性格并不是为了让他们成为对立面,而是为了更好地了解自己的性格,从而做出对自己更有利的选择罢了。
荣格的《心理类型》这本书,适合有空的时候静下心来,慢慢地看,慢慢地研究,慢慢地看透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