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春节联欢晚会已经成为春节期间重要的年俗文化,“看春晚”也是很多家庭春节期间的“保留节目”。近年来,各大省级卫视春晚百花齐放,不但给观众提供了更为丰富的选择,也成为了各家电视台展示实力的重要舞台。在大年初一的团圆之夜,2022年北京广播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如期与观众见面。本场晚会以“一起向春天”为主题,弘扬时代主题、传承京味文化、把握社会热点,以创新的艺术表达为全国观众献上了一台精彩的文艺晚会。
一、主题鲜明,弘扬时代旋律
弘扬主旋律,展现家国情,历来是春晚不变的精神内核。如何将宏大的时代主题融入晚会之中,如何在节目中找到合适的切入口,如何在主题表达上贴近观众,是晚会节目创作上颇具挑战性的命题。今年北京台春晚的主题是“一起向春天”,呼应了北京冬奥会的“一起向未来”。纵观全场晚会,“庆新春”和“迎冬奥”两个主题贯穿始终,家国情怀等主旋律有机融入,晚会带领观众在欢聚的氛围里迎新春,在新春的节庆中迎冬奥,带着春天的希望走向未来。
在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虎年春节“双喜临门”的时间节点上,北京台春晚将冬奥元素融入了整场晚会之中。众演员与网友合唱《一起向未来》,展示了北京作为“双奥之城”的魅力。歌舞《我们的春天》呈现出盲童脑海里的“春天印象”,迎接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的同时也弘扬了奥运精神。小品《冬奥一家人》则从普通市民的角度关注冬奥,餐厅老板和南方游客之间的“南北对话”,在喜迎冬奥的同时也展示了北京的风俗文化。
同时,晚会也奏响时代主旋律,将家国情怀融入节目之中。歌曲《山河无恙在我胸》为所有奋战在抗击疫情一线的勇士而歌。小品《温暖的雪》取材于真实事件,讲述了首都百姓风雨同舟抗击疫情的故事。话题节目《过个中国年》邀请多国友人进行文化交流,诠释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晚会还邀请了《长津湖之水门桥》剧组主创送上新年祝福,孙楠演唱歌曲《天地我来过》,在和平岁月致敬志愿军战士和所有为人民牺牲的英雄。
二、守正创新,传承中华文化
经历了多年传承发展,春晚早已不仅是一场文艺晚会,更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集中展示。2022年北京台春晚立足京味特色、融入传统文化、结合创新技术,呈现出了一系列有内涵、有质感、有特色的优质节目。
京味文化是北京独具特色的名片,北京台春晚的歌舞类节目对其进行了独到呈现。《恭喜发财》展现出新春京城大庙会的热闹场景,南来北往的人们欢聚一堂喜迎新春。《钟鼓楼》呈现了北京的标志性建筑,全景式展现了北京的时代变迁,现场舞美同时展现万家灯火,生动诠释了中国年的北京味儿。《大戏看北京》汇聚了北京十几家院团的艺术家,共同呈现出“大戏看北京”的文化名片,展现了北京作为全国文化中心的榜样力量。
新媒体时代的背景下,观众的审美心理更追求具有冲击力的感官体验。北京台春晚顺应了这一变化,在节目创作和舞美设计上进行多样化融合,让传统文化与时代潮流完美衔接。歌曲《山河无恙在我胸》以动态数字长卷和三维模型呈现《千里江山图》,用数字科技创新演绎了传统文化。歌舞《星河入梦》以二次元虚拟人物和现场演员合作演出,将国风和元宇宙完美结合,呈现了“新科技国风”的潮流新世界。晚会的舞美灯光设计上也颇具匠心,在空间打造上实现了立体沉浸体验,并用全景角度布置亭台楼阁的渲染,将北京的古老与年轻、历史与现代形成了完美统一。
三、把握热点,实现价值引领
无论春节联欢晚会的形式如何变化,“联欢”都是不变的基本内核,春晚的基本属性也离不开娱乐性。一方面,艺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想要给观众带来欢乐,就少不了对社会生活和热点的精准把握。另一方面,想要吸引年轻观众,也需要从年轻观众的视角出发,关注当下的流行话题。然而,一味追求热点和流行元素,反而会拉低晚会的整体格调,甚至导致节目的庸俗化、空洞化。如何精准把握社会热点与流行元素,已经成为春晚节目创作的一道“必考题”。
2022年北京台春晚精准把握社会热点,巧妙加入流行元素,在吸引年轻受众的同时打造“跨界”“跨代”和“破圈”的传播效果。晚会在追求娱乐性的同时也注重价值引领,掌握了“热点”“笑点”和“观点”之间的平衡,这在语言类节目中有明显的体现。
今年北京台春晚的语言类节目紧扣民生热点、贴近百姓生活,对现实生活中的素材进行艺术加工,将社会热点话题微缩呈现,用密集的“金句”和“热梗”打造了一场喜剧盛宴。小品《我在北京挺好的》讲述了多位年轻人在北京的奋斗,关注了都市青年人的生活状态,表达了拒绝“躺平”、积极追梦的价值观。小品《甜蜜的烦恼》关注了二胎家庭,在家庭日常的快乐与烦心事中感悟生活幸福的源泉。小品《大“糖”万人迷》关注了年轻人“容貌焦虑”的热点话题,同时在其中加入了“元宇宙”元素,实现了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的巧妙衔接。
总体而言,2022年北京广播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立足北京、面向全国,在喜迎冬奥的同时弘扬了时代旋律,在守正创新的同时唤起了情感共鸣,在把握热点话题的同时实现了价值引领,为全国观众呈现了一场“接地气”的精品之作,也为讲好北京故事和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做出了应有贡献。
(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博导、新闻学院执行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