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盘游戏(sandplaytechnique),又叫箱庭疗法,现在沿用到心理治疗领域,成为一种心理治疗方法,是由北京师范大学张日昇教授于1998年正式介绍到中国,目前国内已经相继开展了相关的临床研究,沙盘游戏,主要精髓在于“人文关怀、明心见性、以心传心、无为而化”的治疗理念。
第一,沙盘游戏是游戏者用沙盘,摆放各种沙子和玩具,堆积搭建各种造型和图画,反映内心意识,展示内心情绪。一方面可以缓解释放压力,另一方面堆积的作品可以供心理咨询师解读,可以由心理师引导和开解。沙盘游戏法适用于自闭症、多动症、焦虑症等儿童的治疗,也适用于青年人释放压力、排解情绪。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小朋友玩沙子,堆各种房子、动物,玩得都很开心,现在沿用到大人身上,也是一样,表达思想、无意识地玩乐都可以,非常有助于改善心情,我最近就有试(但是之前并不知道这个心理疗法)。
第二,沙盘游戏用来心理治疗,现在越来越流行,也有很多父母想自己学会解读沙盘,了解孩子的内心。沙盘作品是无意识摆放玩具、造型,堆放沙子,到有意识地把情绪思想加到作品上,有情绪表达、期盼表达、有无奈分裂等,解读是第一步,而化解是第二步,解读在沙盘,化解也在沙盘,情绪反应在沙盘,所以沙盘上的改善也可以迁移到现实中,最后无意识地运用到现实问题中,或者解开心结。当然第一步和第二步,没有准确的时间和界限,每个人的表现形式也不一样,理解可能是潜移默化的,也可能是顿悟式的。
第三,每一个沙盘都有自己的特色,也有不同的解读方法。我们知道,心理咨询师所有的解读、引导都在沙盘上,不会用言语解释沙盘或者开导,那样就远离了沙盘游戏的理念。同样也不要套用沙盘上哪个位置放哪个物品,对应什么性格和爱好,每个参与者都是独特的,自己的思想不等于他的思想,沙盘作品还受到思想文化程度和想象力等方面影响,所以一次沙盘作品也是不能看出个之所以然来的,玩沙盘的和解读沙盘的必须建立默契和信任,不设防地做各种作品,心理师也以空杯心理解读,不能暗示治疗。感受沙盘,用沙盘开悟,就像下棋,亦敌亦友,知己知彼,化解难题,只是目的不是打败对方,而是共同制敌,这个敌人可以是内心的恐惧,生活的压力,工作的不如意。
分析沙盘的整体情况。沙盘就像小孩子随心所欲做成的作品,但是往往是孩子的作品是最真实的,从作品可以反复推敲参与者的性格特征,颜色、大小、作品状态和作品代表的意义,都有部分关联,一个参与者多个作品之间的共性,往往是心理师的突破口。
分析沙盘的部分。整体是由部分组成,每个部分都有自己的意义,不一定有多强的表达性,抓住重点,与其他作品不一样的点,就是我们说的求同存异法,人的心理活动也是非常复杂的,多去找找不同的部分,比如最乱的、最看不懂的,或者不起眼的那部分。
分析沙盘的细节。细节是无意识的,有时候参与者和心理师都没看懂,这就像人的内心深处有空白,里面有没有东西或者放了什么,自己也不清楚。细节部分重点是靠自悟,需要启发思考,可以提问,也可以留置,慢慢地挖掘,就像幼时的看不明白的事,长大了自然懂了。
(文中图片,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原创,码字不易,请多关注,多多点赞,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