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现率是我最喜欢的指标之一。

其实一般跟现金流有关系的指标,我都不会比较注重,因为现金流是我研究一家企业最关心的东西,没有之一。

永远要记得现金流才是任何企业的生死线,现金流有问题的企业,不管多好多伟大的企业,都建议不要去碰。

股票市场上四千多家企业,现金流有问题的不在少数,希望大家都给自己树立一个反面案例,比如“永辉超市”,以后看到类似的企业,走远一点,不要抱侥幸心理。

市现率是股票价格与每股现金流量的比率。

计算公式为:

市现率(PCF)=每股价格/每股现金流

从这个公式的分子和分母可以看出,当前的价格是市场给予的,而现金是企业自己拿回来的。

知道我对现金流重视程度到了简直苛刻地步的朋友可能知道,我一定会说每股现金流越大越好。

那当然,不管是每股现金流还是企业整体现金流,我都喜欢越大越好,一家没有现金流的企业,你就可以理解为脖子上架了一把刀,指不定哪天就砍下来,头就没了。

其实也很好理解,每一家企业看似复杂庞大,其实跟我们每一个平常人也没什么两样。

你想我们每一个人都会要通过各种方式赚钱获得收入,工作是主业,很多人还会有五花八门的副业,而我们日常生活也需要一定的开支,最后一年到头有没有存到钱就证明这一年你的净利润和现金流情况,其实就是企业的浓缩版。

那不管看起来你有多少资产,多么有才华,梦想多么宏大,但是如果你兜里没现金了,请问你下顿吃什么?

对于下顿都没有着落的人,我是不看好的,特别是连续没下顿的。

尽管这个人会画饼,会讲故事,看起来有人脉有资源,我的第一反应只会是“你先有饭吃再说其他的”。

企业也是一样的,如果企业现在没现金了,我不会去管你有多少资产,有多大规模,有多好的品牌,产品卖得有多好等等,没现金啥都是假的。

所以现在你们知道市现率的重要性了吧。

这个指标重视的人还真不多,原因也很简单,他们觉得只能体现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而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的现金流并不能体现。

我倒觉得恰恰是这样才有吸引力,不管是营收还是利润还是现金,我一般都比较注重企业主业所带来的。

我比较一根筋,始终认为一家企业尽管可以有很多收入来源,但是主业就是主业,一家企业不靠经营主业去赚钱,其他地方赚来再多的钱我都觉得不靠谱,不然干嘛不干脆转型算了。

所以总结一句话,营收主要看企业销售产品的收入,利润主要看产品的利润,现金主要看卖出产品赚回来的现金。

从市现率的计算公式可以看出,我们期望每股现金流越高越好,那就是分母越大越好,那市现率自然就是越小越好。

市现率越小,说明现金增加越多,企业的各种压力自然就越小,企业才会有精力和余力去发展扩大规模。

但是要记住一点,每篇内容都会重复讲的,任何财务指标单独去看都没有意义,没有哪个指标可以直接判别企业,都需要根据不同行业不同企业去采用合适的财务指标。

市现率同样不例外,他很适用于产品属于“订购类”的企业,也就是由于产品的特殊性,客户需要先付钱,才能获得完整的产品或服务,这类企业由于现金流的优先性会明显高于收益,如果采用公认的市盈率去估值,结果肯定会偏高,这个时候用市现率来计算,就完美了。

但是市现率的缺点同样也不小,比如没有把资产折旧考虑进去,如果企业的固定资产庞大,而且折旧厉害的时候,市现率就失效了。

因为这类企业就算账上现金流比较好,但由于过于庞大的固定资产,比如高价值的设备等等,这些资产每年都是要折旧的,折旧的意思就是需要从利润里面拿一部分钱去抵消,但是还没到折现完的最后一刻,是不会影响现金流的。

比如某台设备一千万,每年折旧100万,10年这台设备价值就是零,前面9年都会在利润里面减掉100万,但是现金流是多少还是多少。

看起来好像没问题,可是等到了第十年,需要重新买新设备,又需要支付出去1000万,这种支付越大,就越考验现金流。

所以这种企业不适合用市现率来估值。

其实这也是投资的艺术性和趣味性,投资不是一成不变的,也没有一个标准答案。

因为市场是动态的,而指标是静态的,所以如何灵活综合当下最合适的指标去计算衡量,就成为了考验投资者实力的一大门槛。

不过这道门槛并不难跨过,点赞关注持续更新内容就一定会跨过去。

值得你期待!

我需要你们赤裸裸的支持,才有动力持续分享这些财务指标的秘密!

举报/反馈

木禾投研

8万获赞 2.9万粉丝
专注于上市公司深度分析
优质财经领域创作者,乘风计划作者,活力创作者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