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是民间最隆重盛大的传统节日,是集祈福攘灾、欢庆娱乐和饮食为一体的民俗大节。春节历史悠久,由上古时代岁首祈岁祭祀演变而来,在传承发展中承载了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在春节期间,全国各地均有举行各种贺岁活动,各地因地域文化不同而又存在着习俗内容或细节上的差异。
山东半岛齐鲁地区的文化历史悠久,在传承发展中已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习俗,如买年货、扫尘、贴对联、吃年夜饭、守岁、拜岁、拜年、踩高挑、请家堂、逛庙会、赏花灯等。传统的节日仪式与相关习俗活动,是传统习惯的重要内容,承载着丰富多彩的非遗文化底蕴。
祭灶神(灶王爷爷)
农历十二月廿三或廿四日祭灶,是日,入夜后要把灶台刷洗干净,把旧的灶君取下烧掉,至除夕日早晨把新像贴上,一送一迎,都要摆置酒肉、糖果等。
在诸城一带最著名的祭祀品当然是柿饼了,烧香、点烛、放纸炮等。祭灶这一民俗活动可追溯到先秦时期,但在最开始的时候祭灶的日子并不是在小年日。
在清朝之前,民间传统的小年祭灶日是腊月二十四。从清朝中后期开始,帝王家就于腊月二十三举行祭天大典,为了“节省开支”,顺便把灶王爷也给拜了,因此北方地区多在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南方大部分地区保持着腊月二十四过小年的老传统。
依照《抱朴子.内篇》的记载,灶神平时有监察下民的职责,该户人家的功过善恶,都要定期报告天庭,上天则依据其报告定这家人来年的祸福。一般认为他上天的日子是每年的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届时便要好生欢送;他上天述职之后,于除夕回来,是时当然必须欢迎。前者为送灶,又称辞灶;后者则是接灶。
拜灶王爷是老祖宗留下来的规矩或传承,现在老一辈的人们大多都还是有着每年祭祀灶王爷的习俗,对其非常尊敬,特别是在古代有民间信仰的人特别多,并且还把灶王爷给供奉在做饭的地方,用来祈求自己家里吃饭不用愁。其实这是古代人民对勤俭持家的一种神仙话的表现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