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整理自《循环提问》一书,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一.就差异进行询问

如果当事人在描述某种情况时使用了某个概念那么咨询师可以对该概念中的某个特征进行差异化询问:

(1)如哪些特征是缺少的

(2)从哪里能够感觉到这一差异

(3)差异的特征是什么?

二.区分描述、解释和评价

(1)尽可能把不带有说明和价值取向的现象描述与它的解释和评价区分开来。

(2)治疗师应保持中立原则,引导来访者自己对问题进行解释和评价。

(3)咨询师对现象解释和评价可能会影响来访者对现象的感知。

三.把性格化解

(1)转化为行为,人的”性格“是从个人的、不断重复的行为模式中得出来的,可以通过提问的 方式寻找性格背后的行为成因,如:如果所有人都把母亲描述成“抑郁”,那她会有什么样的行为

(2)互动和时间的重新情境化

(3)不同的情境赋予行为不同的含义,把性格-行为行为置于互动情境中讨论:

某个问题行为被表现出来了,会发生什么?谁在场,谁会对此作出反应,互动的时间顺序是怎样的,中间发生了什么?

四.受害者与行为者,明确相互的制约

(1)把每一个参与互动的人都假定为行为者,每个对所有其他人的行为都承担着责任。

(2)可提问:

·如果您想让母亲去做哪些你抱怨的事情,

·您会怎么做呢/如何办得到呢?

五.引入时间的维度

(1)就过去的改变 和将来可能出现的改变进行询问

(2)让来访者意识到:改变是有可能的

如xx情况是什么时候开始的,它会持续多久?

6.澄清个人和家庭的价值观

(1)从家庭的基本价值观和社会文化的价值观出发,就一致性和差异性进行询问

(2)可提问:

对谁来说,个人的独立自主/健康/安全是最重要的

如果这些价值观之间产生了冲突,会由谁来解决、谁去决定遵循哪一种价值观?

六.传说、故事和理论

(1)通过提问构成共同的家庭解释框架的故事,有助于治疗师理解所有行为参与者的行为都赋予了那些含义

(2)可提问:

家庭里都讲了哪些传说和故事,

关于过去、现在和未来有哪个故事能够解释当下的现象;

是否相信自己所追求的目标会如故事那般发展?

补充:

常见的提问类型:

1、子系统和同盟

2、第三人称视角

3、级别顺序

4、质与量的区分

5、同意和反对

6、改变

7、现状的适应功能

8.假设性问题

心事网在线心理咨询服务

举报/反馈

心理猫Pcat

968获赞 455粉丝
专业心理治疗,翻译最新文献,引进前沿技术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