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是一场苦旅,慢慢来,不要急。
本文分为三个阶段: 18——24岁; 25——65岁; 65——死亡; 每个阶段都有相应的任务。
第六阶段
这里的同一性融合,也有类似情况,需要个体做出一定的牺牲和让步,重新调整同一性。
定义为:双方对永久抑制遗传导致的分工作用的对抗性相互献身。
如果无法解决这一阶段的危机,就容易陷入混乱的亲密关系,比如很快进入恋爱关系,却不长久,恶性循环。
结合之前我们讲过的几个阶段,不难理解,早恋是会抑制自我的探索和发展的。大学时期是最好的恋爱阶段。
因为18岁之前很多孩子还没有明白“我是谁”,“我要过什么样的生活”,这种不健全的同一性会影响亲密关系的建立以及稳定性。
大学时期随着思想的成熟,以及学业压力的相对减轻,可以试着探索爱与分享,牺牲与付出。即便恋爱失败,对日后的人际关系也会有所帮助。
所以,家长不可一味追求孩子事业的成功,阻止孩子们进入恋爱关系。
第七阶段
如果上几个阶段发展的好,人就会拥有积极健康的生活,也会力图把这种积极的状态传递给下一代,或者进一步创造更好的生活提高下一代的生活水平。
会获得“繁殖感”,由衷的关心下一代和周围的人。
如果人没有繁殖感往往会在工作上停滞不前,没有积极性,生活变得贫乏无味。
需要注意的是,有“繁殖感的人”不一定是指生过孩子的人。
比如画家、作家或者演艺圈的人,即便没有孩子,但他们的作品一直被流传下去,他们也因此获得了“繁殖感”。
第八阶段
当一个人回顾自己走过的一生感到自己的生活是充实的、有创建的、幸福的,那么他就会有一种圆满感和满足感,就不会惧怕死亡。
反之,当一个人回顾自己走过的一生感到满是失败、挫折、遗憾时,就会对人生绝望,因为他觉得已经没法再弥补遗憾了,外在表现可能惧怕死亡或者抑郁,甚至有自杀倾向。
按照埃里克森的说法,如果感到的自我完整胜过失望绝望,就会获得智慧品质。这样,人就会超然地看待死亡,将死亡看作自然的归宿,同时又对生命有着积极的关注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