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新华日报
深冬时节,在沛县安国湖国家湿地公园,游人漫步于古朴栈道,惬意享受着清新的草木气息,举目远眺,只见绵延成片的芦苇随风摇曳,平静的湖面偶有野鸭游过,一派不经雕琢、质朴浑然的醉人风光。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最近公布2021年国家湿地公园试点验收结果——全国共新增44处国家湿地公园。其中,沛县安国湖国家湿地公园作为“江苏唯一”通过验收,正式成为国家级湿地公园。
很少有人知道,依托九里湖、潘安湖、大沙河、安国湖湿地保护与修复,徐州已建成4个国家级湿地公园,它们化身城市“绿肺”,为老百姓送去诗意栖居之地。
采煤疮疤,蝶变城市绿肺
沛县曾是江苏唯一的煤炭生产基地,年产优质原煤超1000万吨,然而,生态环境也因此受到严重影响,全县10.5万亩土地形成不同程度塌陷。
安国湖国家湿地公园位于安国镇南部,西邻大沙河、东接微山湖,规划总面积逾517公顷。曾经,这里因采煤塌陷导致农田沉降、房屋龟裂,生态环境逐年恶化。为大地疗伤,近十多年,沛县以采煤塌陷地综合治理为突破口,统筹推进生态环境治理。安国湖湿地公园建设由此展开——
2012年6月,江苏省林业局批复同意建立沛县安国湖省级湿地公园;2015年12月,公园获授“国家湿地公园(试点)”称号;2018-2020年,南京大学常熟生态研究院开展公园修编;2020年3月,国家林草局批复安国湖国家湿地公园功能区划调整。
“经过多年不懈努力,安国湖湿地从原来杂乱的塌陷地,恢复成为碧波百顷、鸭鹭齐飞的近自然湿地生态系统。”沛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公园建设累计投入超3.4亿元,通过开展湿地地貌修复、土方抬填、水利导流、植被恢复、驳岸修复、鸟类栖息地保护等项目,有效保护园区湿地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
统计数据显示,公园已出现89种鸟类、155种维管植物,其中包括小天鹅、震旦鸦雀等国家重点保护鸟类10种;水杉、银杏、野大豆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5种;地表水环境质量总体达到国家Ⅲ类水质标准。
如今,安国湖国家湿地公园经过科学划分,设立生态保育区、恢复重建区和合理利用区“三大功能区”。其中,生态保育区和恢复重建区总面积为445公顷,占比86.06%。作为地区生态调节的“中枢”系统,保育区湿地动植物种类、数量丰富,湿地植被覆盖度高,具有极高的生态保护价值。
“合理利用区约72公顷,占比为13.94%,主要承载对外开放功能,包含湿地公园内的主要道路、停车点及相关公共设施,是深受本地群众和外来游客喜爱的风景区。”安国镇政府湿地建设办公室主任王厚坤说。
每年春季,来自全国各地的摄影爱好者齐聚于此,他们在茂盛的蒲苇中寻觅精彩镜头,用手中快门捕捉野生动植物的美好画面,昔日煤城衰败景象,如今蝶变为“城在山中、水在城中”的大美画卷。
不仅如此,沛县持续健全园区管理机构和制度,用心把安国湖国家湿地公园打造成区域性煤矿塌陷区湿地保护与恢复的典范——成立国家湿地公园管理中心,统一负责公园的保护、建设和管理;出台湿地公园管理办法,实现“一园一法”;开展综合环境整治,配备生物监测智能系统,提高管理人员的巡护水平,加强有害物种清理、植被补植与日常养护。
因地制宜,打造诗意家园
冬日的潘安湖国家湿地公园,烟波浩渺,水天一色。很难想象,这里曾是徐州面积最大的采煤沉陷区,“雨天一身泥、晴天一身灰”是当地居民真实的生活写照。
2010年以来,贾汪对这一地区进行生态修复,基本农田整理、采煤塌陷地复垦、生态环境修复、湿地景观开发,“四位一体”综合整治,让曾经荒芜的采煤塌陷区,变成湖水盈盈的绿色花园。如今,这里的湿地保育区有104.8公顷,湿地恢复区206.9公顷,占湿地公园面积的66.8%。
说到这,“瞭望君”想说一说徐州和煤的故事。从近代来说,徐州从晚清光绪年间(1882年)开采煤矿,直到2016年10月,旗山煤矿6个井口全部被封闭,至此,徐州城区再无矿井,与“煤城”身份脱钩。
上世纪50年代以来,长期的煤炭开采,给徐州留下42.33万亩塌陷地。“结合塌陷地治理与生态修复,我们制订不同治理方案,实施分类改造,利用采煤塌陷地形成的湖泊、沼泽打造湿地公园,成为徐州采煤塌陷地治理的重要模式。”徐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森林资源管理处处长李进表示,这一模式得到省和国家层面的认可,成为全国煤矿塌陷地综合治理的示范。
在徐州城区,每当冬季来临,九里湖湿地公园总会迎来一批批迁徙的天鹅。越来越多的候鸟“组团”来此歇脚,昔日的矿山坑塘成为迷人的“候鸟天堂”。
时针拨回到2006年。彼时,徐州规划建设九里湖湿地,并将它作为振兴徐州老工业基地和采煤塌陷地综合治理的重要内容之一,纳入中德共建徐州生态示范区政府间框架协议重点推进,并由此拉开九里湖采煤塌陷区综合整治工程的序幕。
十多年来,徐州累计投入3.36亿元,在九里湖实施完成一系列湿地保护、生态修复、基础设施等软硬件项目建设;为保证九里湖湿地入湖水质的安全,徐州先后启动故黄河贯通九里湖工程、九里湖周边河道治理工程,投资2000万元推进拾屯河、邓庄大沟、故黄河治理,将故黄河水源引入西湖。2017年,九里湖成为徐州首个国家级湿地公园。
生态修复,抓大不放小。“瞭望君”注意到,徐州鼓楼区天齐桥边,竖着一块绿色的“徐州市鼓楼区丁万河湿地保护小区”告示牌。仅去年一年,徐州新建丁万河、京杭运河、吕梁湖等17个湿地保护小区,新增受保护湿地面积4913.97公顷。
“全面保护、科学修复、合理利用、持续发展”,通过建设湿地公园、湿地自然保护区、湿地保护小区等形式,徐州对重要或典型湿地、重要水源区湿地资源实施抢救性保护,全力构建自然湿地保护体系。
截至去年底,徐州受保护自然湿地面积超2.19万公顷,自然湿地保护率达66.3%;建有省级以上湿地公园8个,其中国家级湿地公园4个;设立湿地自然保护区2个,湿地保护小区80个,构筑一处处居民诗意栖居的家园。
生态宝藏,助力多彩发展
“前些年听说家乡的大变化,我辞掉无锡的工作,回到家乡吃上‘生态饭’。”潘安湖畔,景区船娘朱雪宁说,这两年,来湿地公园“打卡”的人越来越多。
环境的嬗变,让潘安湖成为贾汪发展的新引擎。在这里,贾汪规划建设20.6平方公里的潘安湖科教创新区,使之成为徐州“一城一谷一区一院”的重要组成部分,江苏师范大学科文学院、潘安湖恒盛智谷科技产业园等争相落户。
不只潘安湖,在丰县,碧道蜿蜒的大沙河,是黄河故道进入江苏境内的第一条分洪道,2020年11月,大沙河丰县段示范河湖建设项目通过水利部验收。一年多来,徐州在这里科学划定生态保育区、恢复重建区、宣教展示区等,使湿地面积不断增加。如今的大河沙两岸,人水和谐,产业兴旺。
两年前,在外务工七八个年头的村民张迅回到老家大沙河镇,在河边的二坝村开起一家农家乐。“我把原来闲置的老房子简单装修一下,生意好的时候,十来张桌子坐得满满的。”张迅欣喜地说,大沙河二坝湿地建设让村里的游人越来越多,如今看着好风景,赚着舒心钱。
在沛县,安国湖湿地建设与文化旅游元素紧密结合,以彰显煤文化、汉文化与湿地文化为特色,陆续打造十里芦苇荡、百果花园岛、千亩荷花塘、万鸟栖候区,设立湿地宣教区、休闲娱乐区和管理服务区,为人们提供自然观光、休闲养生、餐饮娱乐和宣教体验,每年吸引超过30万游客。
沛县以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为引领,以集中居住区、产业园区、湿地景区“三区”协同发展为支撑,统筹推进生态环境修复、新型城镇化建设和接续替代产业发展。
“原先的塌陷区污水横流、垃圾成山、生态环境恶劣,而且由于土地碱性大,严重影响作物种植,农民日子过得苦。”安国镇旅游办主任辛厚勤是土生土长的本镇周田村人,他由衷地道:“如今,大家搬到镇里的优美小区,失地村民成为园区工人,曾经的塌陷地变成后花园,生活也从灰色变成了彩色。”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矿地融合”,沛县这几年探索生态修复模式,累计实施土地复垦、生态修复类项目40个,采煤塌陷地综合治理和利用面积达6万亩。配合搬迁安国、龙固、大屯等8个镇(街道)涉及村庄,沛县建成8个安置片区,安置居民1.3万户、4.4万人。依托沛北省级开发区、宜沛工业园区、周田工业园区、张双楼工业园区,1万多名搬迁村民实现就业。
曾经的采煤塌陷地化身生态宝藏,在新时代绽放绿水繁花,波光潋滟承载着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
举报/反馈

人民资讯

1690万获赞 192.8万粉丝
人民网内容聚合分发业务
人民科技官方账号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