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白沙洲的由来吗?它曾经是一片时淹时现的荒洲,早在明代就形成了。清同治三年(1864年),官府曾动员居住在白沙洲附近的商户和居民捐款,对滨江的拦江堤进行修整,此时的白沙洲仍处于江水之中。又过了约二十年,白沙洲作为地名正式标注在清光绪九年的《湖北省城内外街道总图》上。
清末张之洞修建武金堤后,白沙洲大部分被围在大堤之内,与金沙洲一起并岸,和当时武昌城外的陆地连成一片,统称“白沙洲”。但作为沙洲已名存实亡,仅留下“八铺街”“王惠桥”等地名。
清末民初,白沙洲开始成为“竹林贸易甚盛”的商铺。白沙洲在晚清时就有从湖南来的竹木船民居住,他们还设有地方性的社会公益机构“常宁公所”。
民国初期,常宁公所还办有“旅鄂湖南学校第四初级小学”。这说明当时在此的湘籍居民已经很多了,武昌人习惯上把他们称为“湖南帮”。
另外,白沙洲还有许多溯江而上来此定居、经营竹木生意的江西商人,俗称“江西帮”,建有“明山善堂”等。此后近百年间,白沙洲一直是长江中游地区竹木储运、加工、交易的集散中心。
今天,人们看到的白沙洲大桥附近长江中的白沙洲是后来另淤起的沙洲,与原来的白沙洲没有任何关系。
冬天转悠到白沙洲,意外发现八铺街、王惠桥老街巷处处都是明亮温暖的色调。
一圈圈腊肠、腊鱼高高挂起,在太阳底下排排晒,散发出浓浓的年味。
腊味飘香,太过诱人,巷子里的小猫望着半空中的美味,绕来绕去,久久不愿离开。
老街巷里不仅有红彤彤的腊肉,还有层层叠叠的红棕色树叶,被阳光照得透亮,泛着金色光芒,像一只只振翅欲飞的小蝴蝶。
在寒冷的冬天寻找温暖色调,白沙洲一定不会让你失望,街上的腊肠腊鱼串起了武汉人的幸福感。
这个冬天不太冷。白沙洲街头,家家户户都挂起年货,腊味与年味一起袭来,萦绕出武昌最寻常的市井生活气息。
一抹冬日暖色调,足以解乡愁。
(来源:一部手机游武昌)
【实习编辑:汪宇瑾】
更多精彩内容,请在各大应用市场下载“大武汉”客户端。
举报/反馈

长江日报

8998万获赞 100.4万粉丝
长江日报·影响有影响的人
武汉长江日报传媒集团有限公司官方账号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