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人在面对生活中的严重创伤时,常常哀伤到难以忍受。这种感觉给我们带来的精神体验是复杂的,它可能包含愤怒、困惑,和难过。这种感受也是持久的,可能久到让我们失去希望,久到让我们怀疑这份哀伤是否永无止境。而哀伤处理不及时、不正确,则会给心理健康带来风险,甚至是造成严重的心理问题。

如何进行正确的哀伤处理?不仅仅是个人想要去了解并掌握的,同时也是许多心理学家一直以来致力去研究、解决的人类最大的情绪问题之一。

哀伤的五个阶段

精神病学家伊丽莎白·库伯勒-罗斯(Elisabeth Kübler-Ross)的理论认为,遭到突如其来的不幸打击、或者痛失所爱时,通常会经历五个阶段:否认愤怒沮丧试图改变事实,最后才是接受

1.否认

该理论指出,我们在得知亲人离世的消息后,第一反应往往是否认。我们很难接受不久之前才和自己说过话的人就这么离开了,而拒绝接受事实恰巧可以减轻我们的哀伤

其实在失去他们的那一刻起,我们的生活也随之发生改变,大脑则需要更多的时间来接受这一事实。当我们回顾自己与他们所经历的种种时,更会感到迷茫,不知道该如何继续自己的生活。

不断回忆起与他们在一起的画面,会让我们更哀伤。所以,为了不让自己被消极情绪所淹没,大脑会自动通过“否认”去放慢哀伤的过程,让我们逐步地接受现实。

否认并不是单纯地假装失去这件事不存在,而是以暂不接受的方式去努力地吸收和理解当下所发生的事。

2.愤怒

在失去挚爱以后,愤怒也是一种常见的体验。

愤怒之所以是第二阶段就出现的情绪,一方面是因为:我们在面对突如其来的意外时,有很多的情绪奔涌而来,使得我们很难马上接受事实,所以往往会选择愤怒作为情绪宣泄的出口。

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在我们看来,承认愤怒比承认自己害怕更容易。愤怒可以让我们在表达情感的时候,变得不那么害怕被评价和被拒绝。

然而,被愤怒的情绪笼罩以后,我们很难理智地面对他人,常常会把好心安慰我们的朋友拒之门外。

3.试图改变

面对失去时,你还会感到绝望。只要能减轻你的痛苦,你愿意去做任何事。我们不想面对现实的痛苦,我们只想通过各种各样的方法去改变现实。

试图改变现实的其中一种行为便是,我们会对上帝许下各种各样的承诺,比如:

“神啊,如果你能治好这个人,我会用我的生命去回报你。”

“如果你能让这个人活下来,我一定会变得更好。”

“如果你能让他不要离开我,我以后再也不会生气了。”

当我们想要改变事实时,我们往往会向神、向上帝提出不切实际的要求,希望它们能改变事实。这是因为我们意识到自己无法影响或是改变一件已经发生的事情时,我们会感到无助。我们希望通过改变现实的方式来重新夺回对事物的控制感

在我们想方设法改变现实的同时,我们还在不断回顾过去发生与他们的种种,反思自己在相处过程中的不足与遗憾,一遍又一遍地反省我们是否曾经让他们感到不满。

在回忆的过程之中,我们也时常反思自己曾经说过的错话,并祈祷我们能回到过去,这样过去的事情是不是就能发生转变。甚至,我们通常还会做出更极端的假设,设想如果当时发生的事情能有不同的结局,现在是不是也没那么痛苦了。

4.抑郁

当我们在处理哀伤情绪过程中,会有一段时间放慢自己的想象,逐渐开始接受当下的现状。这个阶段里,我们不再选择逃避,而是直面现实。

与此同时,否认、愤怒、讨价还价的情绪逐渐消失,失去的感觉变得更加真实和赤裸。

在之前的三个阶段里,我们倾向于用逃避来减轻痛苦。可当我们真正接受了自己已经经历的事情时,我们可能会有些怯懦,不愿意与人接触,变得不太合群。虽然在失去挚爱后的抑郁情绪让我们觉得孤单,但我们需要意识到,这也是哀伤发展的一个自然阶段。

5.接受

即便到了接受现实的阶段,也不意味着我们再也体会不到失去的痛苦,而是意味着我们不再抗拒现实,也不再试图改变既定的事实。

在这个阶段,悲伤和遗憾的情绪依然环绕着我们,但之前所经历的否认、试图改变和愤怒等情绪已经逐渐平息。

哀伤的类型

在我们在学习哀伤的五个阶段时,最主要的是要明白每个人痛苦的过程是不一样的,你可能需要经历五个阶段,也可能不用经历所有阶段。并且,阶段与阶段之间的界限是模糊的,我们可能从一个阶段转移到另一个阶段,也可能在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之后又回到上一个阶段。

此外,每一个阶段之间也没有具体的时间限制。有的人经历这些阶段的用时可能很快,只需要几周的时间;有的人则可能需要花费几个月甚至几年的时间才能逐渐接受失去的事实。所以,无论你花费了多长时间去度过这些阶段,都是完全正常的。

因为你与失去的人关系是独一无二的,你正在经历的悲伤也是独一无二的。每个人对感情的处理过程都是不同的。所以,当你处于痛苦的情境中时,所有的情绪和行为都是可以理解的。

其他理论模型-依恋理论与哀伤

虽然伊丽莎白·库伯勒·罗斯提出的“哀伤五阶段”被认为是应用起来最简单的丧失后哀伤模型之一,但其他的哀伤模型也值得我们学习。

其实,每一个理论和模型都可以用来解释我们感知悲伤、处理悲伤的过程。研究哀伤和失去的研究员们也是希望大家能够通过学习这些模型,更好地理解因为失去而受伤的人们。同时,研究员们也希望哀伤模型能够给从事心理治疗工作的人们提供更多的信息,协助他们开展治疗。

知名心理学家,约翰·鲍尔比(John Bowlby)的主要研究的是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情感依恋。他认为,与我们生命中重要之人(如:抚养者)的早期依恋体验对我们塑造安全感,以及塑造与社会的联结感是非常重要的。

英国的精神病学家,科林·默里·帕克斯(Colin Murray Parkes)基于鲍尔比的依恋理论提出了一个新的哀伤模型。模型指出,经历离别之痛的哀伤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1)震惊与麻木:这一阶段内我们无法接受现实。与库伯勒·罗斯提出的“否认”阶段相似,当我们想要处理我们的情绪时,经常会不知所措。帕克斯认为,在这个阶段,我们不仅要经历心理上的痛苦,还有可能引起身体上的症状。

2)渴望与寻找:当我们来到这一阶段时,我们可能会去寻找其他的安慰来填补他人离去所剩的空白。可能会以图片的方式重温过往的记忆;也可能在其他人的身上寻找共同点,来告诉自己他们不是真的离开了。

3)绝望与混乱:在这个阶段,我们充满了愤怒和对未来的怀疑。在我们认识到我们已经永远失去自己的挚爱时,往往难以理解,觉得未来毫无希望。这时候,我们认为自己的生活失去了目标,在痛苦不堪的时候,也会不自觉地与他人疏离。

4)重组与恢复:最后一个阶段里,我们的情绪逐渐归于平静,不再胡思乱想。就像库伯勒·罗斯所说的“接受”阶段一样,虽然我们的悲伤和对离去的人的想念没有消失,但是我们的伤口是在逐渐愈合的。我们尝试与他人建立联结,寻找支持,慢慢回归正常的生活。

当别人感到哀伤时,如何帮助他们

当别人失去挚爱时,我们想要帮助他们,却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或是该做些什么。即便我们付出了最大的努力,想给他们一些安慰,也难免觉得自己做的不够好,认为自己的行为对别人没有帮助。那么,你可以记住以下几个小技巧:

1、避免安抚:实际上,悲伤的人不需要被安抚。有时候,我们为了帮助别人,会给他们分享一些自以为能振奋人心的、充满希望的文章,或者是想要通过开玩笑的手段减轻他们的痛苦。即便我们出发点是好的,但这样的方法往往适得其反,反而让他们觉得自己的痛苦没有被看到,加重他们的孤独感。

2、无需强迫:有时候,我们非常想要帮助别人,希望他们能早日走出痛苦,所以我们可能在他们还没准备好接受现实的时候,就催促他们去直面自己的情绪。我们以为这样是帮助他们,实际上却是揠苗助长,很有可能成为他们自愈的阻碍。

3、主动倾听:给他们提供倾诉的空间。当他们准备好诉说自己的情感时,我们可以告诉他们我们随时都有空,也可以直接邀请他们与你交谈。不过最要注意的是,如果他们尚未准备好讲述自己的故事时,一定要给予他们充分的理解与支持,告诉他们如果有需要,你随时都在。

面对突如其来的意外,我们要时刻记住,每个人对“失去”的处理方式是不同的。

当你发现自己正在经历悲伤的五个阶段时,你可能也会意识到自己很难把当下的感受确切地分为某个阶段。请对自己有足够的信心,给自己一些时间来处理你的情绪。

当你准备好和亲近的人或是和心理专业人员谈论你的故事时,请不要吝啬表达自己的感受。

当你想要给面临哀伤的人提供帮助时,也请牢牢记住,你只需要在他们准备好的时候给他们足够的空间去倾诉,不必安抚,不必强迫。

举报/反馈

心雀驿站

99获赞 30粉丝
心雀,打造专业的一站式心理服务平台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