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扭曲——一种夸大或非理性的思维模式

涉及抑郁和焦虑的发生和持续

认知扭曲是导致个人不准确地感知现实的想法

简单来说,认知扭曲就是个人对待现实的错误想法。

常见的有10中认知扭曲:

#01 非黑即白

非黑即白——

以绝对化的观点看待世界。认为自身或者世界是非黑即白的,不存在中间的灰色地带。

比如:

在之前分享的故事中,Karen认为:“我不是一个好妈妈,就是一个坏妈妈,而我显然就是一个坏妈妈,因为我让我的女儿面部中枪了。”

比如:

上班时候被领导谈话了,那么“我就是一无是处,我什么也做不好”。

再比如:

生活中,与爱人吵架,那些经常提出分手和离婚的人,ta们很可能当时是出于对于对方的完全否定。

#02 过度概括

过度概括——

将单一事件视为蕴含不变准则(APA Dictionary of Psychology)。

比如:

Karen经历了一件负面事件(女儿面部中枪),但是她认为自己的余生将因此定下基调,永远活在懊悔痛苦之中。

比如:

早上打翻了一杯咖啡,你可能会说:“完了,今天我一整天都会倒霉”。或者说:“我这辈子也就能做这种事了”。

再比如:

工作中,遇到一位难缠的客户,你因此认为所有客户都很棘手,所以你开始讨厌你的工作。

#03 心理过滤

心理过滤——只看到事件的一方面,而对另一方面视而不见。当抑郁或者焦虑的时候,通常只关注事件的负面。

比如:

同样是半杯水,有人说:“已经一半不少了”,而有的人会说:“还有一半才满呢”。

表面上看,这两种说法好像并没有什么区别,都是在说只有半杯水。

但是他们的出发点不同,看问题的角度不同,一个满足感恩于已经有的,而另一个聚焦于缺陷看到仍然存在着问题。

再比如:

之前事件的妈妈Karen,她看不到自己为了女儿所付出的一切,而是仅仅着眼于9年前一次疏忽所造成的伤害。

#04 无视优点

无视优点——

故意坚持不看自己的积极方面。

将自己的成功看成是:“这是我运气好”、“别人并没有当真”。

或者经常将:“是的,但是。。。”挂在嘴边。

比如:

Karen将她对女儿爱的行动看作不算数,仅仅是因为那起事故。

比如:

最近你刚刚得到领导的赏识而职位晋升,你看到的不是能够得到更多的薪水和更有挑战的工作,你反而马上陷入对新职责的担忧之中。

因此,你可能会想:“还不如不得到升迁的好”,并开始焦虑。

再比如:

这是个经典的例子,我在学习心理学的过程中,不止一次听到老师讲过:

你去参加舞会,并受到你爱慕之人的喜爱,但是你不会将其归功于你的魅力、言谈举止等你自己的能力和特点,反而你会认为是她考试拿了高分才让她如此开心的。

这就是典型的“无视优点”。

#05 武断

武断——

无考虑事实,武断地下结论。

有两种形式的武断:

  1. 读心术——臆想他人对自己的负面反应

  2. 算命——预想事情的结果是糟糕的

比如:

领导和你说下午3点找ta一下。仅凭这一句话,你可能会想:“糟了,肯定是昨天提交的数据出问题了,领导肯定不满意,我又要重新写了”。

再比如:

很常见的一种现象:你在联系一位重要亲人的时候,无论如何都联系不上,这时,很多人就开始胡思乱想,通常都是不好的事情发生在ta的身上。

#06 夸大缩小

夸大缩小——

对于事物的重要性,进行夸大或缩小。

英文中有句谚语叫做“don't make a mountain out of a molehill”,字面意思是:“不要把鼹鼠堆起的小土堆当成山了”。

也就是说“不要小题大做”,“不要把问题放大”。

比如:

你去饭店吃饭,服务员忘记给你倒水了,你就认为服务员是针对你,是对你的不尊重,所以你要去找经理投诉。但实际上,仅仅是因为服务员太忙忘了而已。这种将问题的放大,就是一种认知扭曲。

再比如一个缩小的例子,很像中国人的谦虚:

通过努力,你在期末考试中拿了第一名,而你却说这没什么!

#07 情绪化推理

情绪化推理——

是一种来自于感觉的推理。

“我觉得自己像一个傻瓜,所以我肯定就是一个傻瓜”。

比如:

Karen感觉到罪疚感,所以她下结论说她是一个坏妈妈,进而推理出:“我必须为了女儿面部中枪这件事而有罪疚感”。

这是一个从感觉推导出来的结论,而结论会进一步强化她的感觉。

再比如:

很多人受到父母或者老师的批评,而产生了一种无价值感,这种无价值感进而促使他们认同了自己的无价值,从而很多人因此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我们无从知道那些跳楼的孩子究竟当时是怎么想的,但是这种认知扭曲是很可能在他们身上发生的。

#08 “应该”

“应该”——

具有这种认知扭曲的人,经常使用“应该、不应该、必须、应当、只有等”。

如果“应该”用在自己身上,多半会产生懊悔、罪疚等感觉。

而如果“应该”用在他人身上,多半会使自己产生挫败感。

比如:

我早就应该知道会如此!

我不应该那么说的!

我本来应该可以完成的!

#09 贴标签

贴标签——

将某人的一种特点,应用在其整个人身上。

比如:

用“我是一个坏蛋”或者“我是一个失败者”代替“我犯了个错误”。

再比如:

我们开着车排队排得好好的,突然从侧面加塞进来一辆车,通常我们会脱口而出:“真没素质”,甚至国骂都很可能马上出来,也很可能不停地按喇叭,以示抗议。但是,如果他们车上有重病患者,真的着急去医院呢?

#10 指责

指责——

将责任推给他人或自己,通常忽视问题本身的解决。

分为:

自责——为并非完全负责的事情而指责自己

指责他人——指责别人,而忽视了自己的问题

比如:

“都是你,让我感觉很不好”!“都怪你,我快要疯了现在”!

“走到离婚这一步,都是你一手造成的”!

或者

“都是我的错,是我不好”!

Karen会说“我不该让孩子出去玩的,都是我的错”。

以上就是常见的10种认知扭曲。

欢迎大家对号入座,看看你有哪些扭曲的想法。

认识自己,是改变的开始!

E N D

举报/反馈

乔舒心理驿站

4191获赞 1797粉丝
生活中有趣的心理学——分享、感悟、解惑
情感领域爱好者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