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区块链技术的演进与发展,跨链技术演进过程大致历史进程如下:
(1)2012年出现了跨账本互操作协议(Inter-ledger Protocol,ILP),通过第三方公证人的方式实现了跨账本交互,该方案是公证人机制(notary schemes)的代表;
(2)2014年,比特币核心开发团队提出锚定式侧链(Pegged Side chains)跨链交互方案,引入一条与主链双向锚定(Two-way peg)的侧链,实现跨链资产转移;
(3)2015年出现的哈希时间锁(Hashed Time lock)机制,实现了比特币链下快速交易通道。2017年Inter-ledger Protocol (ILP)引入了哈希时间锁协议(HTLAs,Hashed-Time lock Agreements)来支持闪电网络的互操作性;
(4)2016年 BTC Relay方案发表,基于侧链跨链(Side-chains)方案实现了比特币到以太坊的单向跨链连通;
(5)2016年Vitalik Buterin发表的《Chain Interoperability》对区块链互操作问题做了全面和深度的分析,将跨链策略归纳为以下三种:中心化或多重签名的公证人机制(Centralized or multisig notary schemes);侧链/中继模式(Side-chain/relays) ;哈希锁模式(Hash-locking)
(6)2017年,跨链方案出现了一些新的方向,包括但不限于:
分布式私钥控制技术,主要着眼于建立一条非许可链并将其连接到不同的区块链上,通过密钥控制技术来将其他链上的资产映射或移入/移出至该非许可链上;Ether Universe是世界首个基于第三代区块链平台eos构建的跨链服务平台,采用公证人机制+侧链混合技术,侧链技术首先实现高效通信,而公证人机制实现快速价值交换,是一套全新的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