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密关系最大的冲突来自于我们期待对方满足我们的需求。如果我们能够学习满足自己的需求,尤其是内在对“关爱、呵护、认可”的需求,那么你的伴侣就是世界上最幸运的人,而你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拖延是与自我控制对立的冲动!
虽然法律把18岁定义为成年人,我们从青春期就开始有自由意志了,即使那时在经济上依附于父母,他/她也已经有足够多的时间来脱离父母的不良暗示。但是很多人一直到老,都只是迷信于血亲的捆绑,幻想着完美的父母,依赖于父母的给予却又不满。
孙悟空得了金箍棒,扬长而去,龙王大惊,说那金箍棒重达一万三千五百斤,孙悟空如何使得动?龟丞相答道:“我们使不动是因为那金箍棒是定海神针,龙宫至宝,我们把它看的太重,便放不开,而那猴子只不过当它是个棍子,所以便拿的起放的下。”看轻了,便拿得起放得下。
好的伴侣关系,不是牺牲自己的需要去满足对方,而是要尊重对方的不同,同时有能力表达自己的需要。在关系中,不管哪一方牺牲太多去满足对方,关系都会出问题。因为所有的牺牲都会从其他地方找到补偿,比如一个为家庭做出很多牺牲的妻子可能会变得很唠叨,或者是一副忍气吞声的样子,让跟她一起生活的人时时感受到自己像个加害者,这就会消耗家人太多的情感能量。那个牺牲的人会把牺牲变成对家人施虐的武器。
每个人内心都深藏着一个内在小孩,他是映照现在的我们的一面镜子,我们必须穿越时空找到他,才能看清我们的来路,并且走好之后的旅程。
我们内心深处都有“我不值得爱”的自卑感,而当童年获得的爱的确很少时,这种自卑感会发展成巨大的不安全感或恐惧,为了防御这种不安全感或恐惧的涌出,我们会形成种种自我防御机制,压制它们的涌出。
在你眼中,我看见了我眼中的自己;因为在你那里,我看到了我自己的影子;因为你真正的看见我,并且不断让我发现新的自己;我爱你,因为在你眼中,我真正找到了自己在这个世界上存在的感觉。在爱你当中,我遇到了自己。
一旦你决定接受心理咨询的帮助,就要拥有心理学头脑,在生活的每时每刻保持努力地觉察和分析自己,寻找不一样的处理问题的方法,接受不一样的知觉。这些工作不仅在心理咨询室里做,更要在生活里做。当你面对咨询师的时候,要告诉他在新的方法和知觉下,同样的情景不同的内心体验和效果,这样才能和咨询师形成良好的互动。
让我们的字典放弃成功。学习是一辈子的事。所以,我们的字典里,没有成功之说。所谓成功,多是功利主义者常用的。如果我用成功一词,也就是解决了一个具体的问题,而不是一个人的成功。因为,把成功用在一个人身上,就意味着这个人到头了。也就失去了价值。其实培养孩子是父母人生观中的一个自然分支。所以,重要的不在方法,而首要的在于父母的人生观。
我们身上的每一种特质,心中的每一种感情,都可以让我们得到某一方面的收获。
脾气好是因为没有人肯迁就你;想法深刻是因为没有人陪你玩,所以你有时间思考很多问题;世界的真相就是这样,孤独让你强大,让你成为一个更好的人。
从知道到做到,是一次从脑到脚的旅行,也是一场一个人的战役,你需要了解自己、改变自己并战胜自己,才能成为最终的赢家。做一个知行合一的人,你能!
其实孩子什么都懂!他爱我们,当我们的关系出现问题时,他的心里会感受到,他会牺牲自己来拯救父母。他知道,自己一生病,父母就回到原来的位置,齐心协力来照顾他。
促使孩子学习更优秀的7句话:1、凡事都要有个计划,学习也一样2、珍惜时间,就是珍惜生命3、你再好好思考思考4、提出一个问题,我就奖励你5、你就按自己的想法去做吧6、做完作业再玩,不是玩的更开心吗?7、只要努力,下次一定能考好!
一个合格的妈妈,不会只低头围着孩子转,抬起头成全自己,成为孩子心理动力的源泉!
不知道什么时候两人吵架、闹别扭、看不惯,甚至是情侣分手,最先干的第一件事并不是删掉对方的微信,也不是给对方一巴掌,而是屏蔽对方的朋友圈,自己不看对方的,也不让对方看。你被屏蔽过吗?
当父母请求孩子原谅时,实际上谁的内心更有优越感?孩子会认为,父母是爱自己所以才这样做的,你看父母为我付出这样多,一把屎一把尿容易吗?即使有过错也是应该原谅的,这样孩子就自然承接背负了父母的内疚,孩子这样的内疚和感恩,使父母的内心得到平衡,地位优越于孩子之上,进一步实施对孩子的软控制,舒缓和平衡内在的不安与恐慌,实则又给孩子套上了一层精神枷锁。这叫放手吗?家长松手,孩子也飞不掉的。不信,你“真诚地”道歉并让孩子原谅你试试?这也是为什么有些感恩教育屡试不爽的原因,是对孩子进行感恩教育吗?是对孩子进一步的操控,并借以感恩的名义!
思来想去,原来大家都更喜欢真实的东西。你真实了,自己安全了,也让他人觉得安全,机遇反倒萌生。从此,竭力真实。不但自己省力、省心,节省出的能量可以做更多的事情,而且成功的概率也高了起来。
生病不仅仅是一种防御,其实还是一种心理需要。 心理的需要,请在心理上满足,不要让它通过身体来满足。有时候感冒了,看医生和看心理咨询是都是必选项!
孩子是在父母家里暂住的客人,总有一天,他们会离开我们。趁着他们还在,让我们珍惜在一起的时光。你会在睡前给小宝贝讲一个童话故事,那只是因为你想要体会这种互相依偎的美妙时光,跟他或她的大脑发育,一点关系都没有。
你不明白为何你那么暴躁吗?请看看你的外婆或父亲。当你家族有抑郁或暴力症状时,你好大机会也同样患有不同程度的情绪病。
人生,恰似一次远足,生命中最难的阶段不是没有人懂你,而是你不懂自己!你永远都无法借别人的翅膀,飞上自己的天空。
拖沓和任性是孩子反抗父母的软硬两种形式
“拖沓”是做事情拖拉、没效率,“任性”是不听别人意见、执拗。看起来这两者有明显区别,但这两种现象有着相关性,即任性与拖沓是反映同一种教育方式下的两个不同侧面。拖沓是在父母控制下孩子较“软性”的对抗,而任性是在父母控制下孩子较“生硬”的对抗。看似只表现了其中一个问题在孩子身上,同时也隐含着另一种问题的性质。
如果我们这一生从来没有遇过那些伤害你、批评你、指责你的人,你恐怕永远都长不大,不是吗? 你会对那个诊断出你疾病的医生生气吗?当别人以他的“恶”来成就你的“善”,难道你不觉得应该感谢对方吗?
去爱我们的孩子吧,不要让他们完美,让他们有缺点,多鼓励和夸奖,支持和相信他,放手让他去受伤害,让孩子的天性自然成长,自然的游戏本能自然的呈现,去满足自然阶段的需求,该玩的时候放手去玩,不要让孩子只是为了满足你的愿望和期望,不将学习当成唯一的标准要求,其实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小时候的开心和安全,会给孩子带来巨大的安全感和自信,我们将培养更多的健康正常的人
一种很典型对子女严重心理伤害的“心理反哺”:母亲和老公吵完架,要儿女来评理的行为发生的时候,母亲根本没有站在为人母的位置上,而是像一个受伤的小女孩一样向比自己强大的人求助,给自己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