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叫洪战辉,出生在河南,13岁就承担起了一个家庭。
在洪战辉小的时候,家庭屡遭变故。
其父亲精神病,母亲离家出走,留下了一堆债务。
“我不接受任何捐款,我可以靠自己养活妹妹!”
他明明过得比谁都艰难,需要打好几份工才能勉强维持一家人的开支,累到虚脱昏倒是家常便饭。可是,当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向他献出爱心时,他却选择了拒绝。
他是洪战辉,2005年感动中国“最年轻的获奖者”。
洪战辉,出生于1982年6月,身世十分可怜,本来就贫寒的家境不仅要应付正常的生活开销,还要负担起父亲间歇性精神病的治疗费用,因此日子一直都过得十分艰难。
但是洪战辉很争气。
洪战辉进入村里的小学读书。
尽管学校条件简陋,但他很珍惜学习的机会。
他上课用心听讲,每天总是最早到校,第一个交作业,他的学习从不用家长和老师操心,学习成绩一直在班上名列前茅,每次期末考试,总能捧回几份奖状。
那年洪战辉只是个5年级的小学生,却要承受父亲突犯精神病带来的沉重后果。
同年腊月底,他的父亲又在某个中午不见踪迹,洪战辉急忙与母亲抛下饭碗,出门找寻父亲。
一段时间后,他们在村外5里的一棵大树下看到那个抱着一个陌生婴儿的熟悉身影。
洪父坚持要带女婴回家,故而洪战辉和母亲只能答应收留女婴。
面对愈加沉重的家庭负担,洪母选择了离开,母亲离家出走以后年仅十三岁的洪战辉用自己稚嫩的肩膀担起了家庭的重担。
而她出走之前,蒸了足够全家吃一个星期的馒头,这也是她身为母亲为洪战辉三人做的最后一件事。
一开始,回到家里的洪战辉不明白母亲为什么要蒸这么多馒头。
可几天过去了,母亲再也没有回来过,洪战辉渐渐明白了母亲的心意,虽然不愿承认,但也只能接受这个现实。
他一边需要照顾身患精神疾病的父亲,一边还要年幼的弟妹,这样沉重的负担哪怕是一个成年人都会觉得不堪重负,更何况是一个年仅十三岁的未成年人。
为了防止悲剧再次发生,洪战辉每天睡觉都要睁一只眼睛,生怕父亲再次酿成大错,摔死妹妹,每天去哪都要带着妹妹,扛起了父亲般的责任。
家里这样艰难,洪战辉也想过找到妹妹的家人,或者把妹妹送给别人养。
他撑不下去的时候把妹妹放到路边,希望有好心人把她带走,可是等了好久,妹妹哭的声音越来越小,始终没有人出现。
洪战辉又心疼又无奈,抱起妹妹的时候他下定决心,再也不要抛弃妹妹,只要自己有一口吃的就绝不会让妹妹挨饿。
生活再苦,但是洪战辉坚持了下来,不仅养活了一家子人,而且没有丢下读书的梦想。
小小年纪的洪战辉像成人一样,寒暑假做小生意、拾荒、打零工、种地;
上学期间,利用课余时间卖笔、书、磁带、鞋袜;而且兼职在学校附近餐馆做杂工,周末赶回家干农活。
当中考成绩出来的时候,他既是欢喜,又是忧愁。
欢喜自己是镇上考上高中的三个人中的其中一个,忧愁在家里没有足够的学费供他上高中。
那一天,他收拾好行李准备去打工,父亲拿着卖粮食的50块钱给了他。
命运再次和洪战辉开了一个大玩笑——父亲再次发病,并且非常严重,可家里哪里有钱给他治病?
洪战辉万般无奈跪在县里的精神病院门前。
俗话说男儿膝下有黄金,但在此时,只要有一个地方能收容治疗精神失常的父亲叫他做什么都行。
那一天,洪战辉咬着牙,跪在了精神病医院门口,跪求治疗。
医生们见状,深深动容,经过多方讨论,最终他们同意免费为洪战辉的父亲治疗,洪战辉喜极而泣。
一路上跌跌撞撞,洪战辉终于在2003年考上了湖南怀化学院,回忆勤工俭学的高中时光,他提到,他曾晕倒过16次!
期间他不曾接受过老师同学的帮助,但是他知道,当他卖书的时候,同学们几乎把所有的生活费都给了他。
因此洪战辉决定牢记每一个帮助他的人,并把这份爱意传播给更多人。
上大学后的第一年,洪战辉回家过年。
也是在这时,他做出了一个巨大的决定。
"不管怎么说,我不再让我妹妹退学了。我要带她去上大学!"
他将妹妹送到了湖南省怀化市,跑遍了大街小巷,为妹妹找了一所学校。
从怀化学院毕业以后,洪战辉去了中南大学本、硕连读。
毕业后,洪战辉毅然拒绝各大公司邀请,回到母校怀化学院做老师,在怀化学院工作四年后,他来到湖南信息学院担任校长助理兼团委书记。
当社会各界知道洪战辉的情况后,不少人提供财力、物力的帮助,他对记者说:“不接受捐款,是因为我觉得一个人自立、自强才是最重要的。
我现在已经具备生存和发展的能力,这个社会上还有很多处于艰难中而又无力挣扎出来的人们,他们才是我们现在需要帮助的。”
在2005年感动中国的获奖感言上,妹妹洪趁趁看着哥哥说:哥哥很爱哭,尤其是家里没吃的,我在旁边哭的时候,他就很难受。
尽管如此,在媒体面前,洪战辉从来没有掉过一滴眼泪,就如他所说:苦难的经历,并不是我们博得别人同情的资本;贫穷,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儿。
后来他的母亲回归家庭,弟弟也被找到,在热心医院的救治中,父亲的精神病也有了极大的缓解,岌岌可危的家庭,在洪战辉的坚持下,终于一家团聚。
学业有成的洪战辉在长沙市湘华职业中专担任校长。
事业有成,看着弟弟妹妹的茁壮成长,洪战辉异常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幸福。
《孟子》中有言“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只有经历过苦难考验的人,才更能懂得艰苦奋斗的意义,才更能珍惜自己用智慧和汗水所换来的一切。
在他还是一个孩子的时候,他就撑起了困境中的家庭,友善、勇敢、又坚强,在面对人生路上的坎坷时,他从不畏惧,迎难而上!
如今他仍然坚持去学校进行免费演讲,希望通过讲述自己的经历,可以向同学们传递出一种“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是松高洁,待到雪化时。”的不畏艰难的精神。
这个被生活狠压的小伙子,却一直用他那不高的身躯生生顶起了一片天,是给家人,给自己,也是给和他有过同样命运,还有走在他曾经走过的路上的人。
洪战辉的事迹,相信不仅仅是能够感动一批人,也一定会激励一批人。他们未必是孩子,也可能是成人。假如,当我们遇到生活中的困境,可能想想像洪战辉这样的人,我们可能会再次迷失中,找到一丝光芒和勇气。
网友热评:我们河南周口西华县人的骄傲,自强自立,学习的榜样。人在逆境的时候看看他的故事,会激励你的。
多报道一些这样正能量的文章吧!这个时代需要这样的英雄!
太励志了!一路走来太不容易了,要怎样的心态、坚强的意志力、置之死地而后生才能走到今天!
我记得当年好感动中国的还有一位去贵州支教的大学生叫徐本禹,大家还有没有印象!
看得头皮发麻。还是一个学生的时候,这些感动中国人物的基本事迹和颁奖词都能背下来,是挺感动的,但更多的是为了能写出一篇高分作文。
现在过了而立之年,担起家庭的重担上有老下有小,才能体会真正体会其中的艰辛。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