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网12月31日讯 (记者 陈士奇 文/图(除署名外))德济门遗址位于泉州中心市区天后路天后宫前,这一经由科学考古清理出来的城门遗址,包含有宋、元、明、清不同时期建筑遗存。
德济门遗址于2006年被国务院确定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作为我国现存使用时间最长、面积最大的石构古城门遗址之一,德济门遗址亦是泉州古城目前唯一经考古发掘出土的古城门遗址,该遗址内各时期建筑遗存叠压清晰、内容丰富,且城墙不断向外延伸的痕迹明显。其地基完整保存了宋代以来古刺桐城和泉南地区拓建、发展、演变的历史印迹,具有重要的文物价值。
德济门遗址处
保留的明代城墙和瓮城
被保留下来的石建筑构件
遗址重现于世 无声诉说往事
追溯德济门遗址的历史,其实早在南宋太守游九功拓地增筑的翼城时,就已经有了雏形,其始建于南宋绍定三年(公元1230年),被称为“镇南门”。这一城门于元代至正十二年(公元1352年)再次被拓建,原城墙围长由20里扩为30里,由镇南门(俗称南门)更名为“德济门”。还有一个说法是,因元时朝廷册封妈祖为天妃,妈祖地位达到前所未有之提高,为了表达对妈祖“以德配天,济世救民”的敬意,故而名为“德济门”。在明代洪武年间(1368—1398年),德济门的城墙被加厚增高,并建筑月城,即瓮城。该城门于清代再次被重修加固,之后一直沿用至20世纪中期,距今已700多年历史。
几经风雨变迁,德济门于1948年被毁于大火之中,其址遂埋地下,直到2001年被挖掘,这座尘封已久的古城门才又一次重现于人们眼前。
据记载,古时泉州有七个城门,东门仁风、西门义成、南门德济、北门朝天、新门临漳、涂门通淮、水门通津,即称为“罗城七门”。眼前经由科学考古挖掘的城门,便为德济门。目前,经考古发掘的德济门遗址面积约2500平方米。“宋、元、明、清几代的文化层累次叠加,每个朝代的堆积物也被发掘出土,比较完整保留了11世纪到20世纪城市拓建、重修的历史印记。”曾参与德济门遗址考古工作的泉州考古所所长唐宏杰介绍说,遗址由北向南,可见南宋城墙遗迹、内壕沟及古拱桥、元明城墙及城门、明代瓮城、外壕沟等遗迹,整体呈现出由北向南扩建的趋势,各时期建筑遗存叠压清晰、内容丰富。据考古专家考证,该遗址内的明代城墙与瓮城是明代洪武年间在元代城墙基础上修建,瓮城西墙内侧还保留有清代为加宽和加固明代瓮城而增补的一段城墙。同是经由考古挖掘发现,德济门遗址主要以大型花岗岩条石、废旧石建筑构件等砌筑而成,展现了闽南地区的建筑用材特点。如今细看之下,依稀可见墙体外壁用条石丁顺分层筑砌,墙心填土及少量碎石并稍加夯筑而成,即使如今已成废墟,但看上去依旧恢弘大气、古朴厚重。
不仅如此,从德济门遗址中挖掘出一方来自明末崇祯年间的刻有盘诘奸细的石碑,也显示出在明清时期,德济门是泉州人民抵御倭寇和帝国主义列强的重要防线。此外,德济门遗址还出土了大量遗物,包括古城门盖、铜钱、瓦当,以及颇具研究价值的带有“修城砖官”字样的南宋修城官砖和几门残缺的大炮,后经由考古专家考证,这3门大炮都是火药炮,属小炮类,具有近距离杀伤力,初步考证是清朝后期制造。另遗址中还挖掘出众多瓷器以及瓷器碎片,包括宋、元、明、清等时期的碗、盏、碟、炉、瓶等器物及残片,让人依稀可从中窥见各个朝代的生活印记。
遗址出土有很多记载历史的文物
城墙基与内壕沟
外来宗教石刻 印证文化交融
除了城墙残垣外,从德济门遗址中出土的佛教石刻、古伊斯兰教石刻、古基督教石刻、印度教石刻等多元宗教文化石刻,也曾在泉州城中轰动一时。
2001年德济门遗址开始发掘后,考古人员不仅发现了很多番商侨民在这里生活的痕迹,还发现了众多宗教石刻,包括12块古伊斯兰教石刻,4块古基督教石刻,5块印度教石刻,2块佛教石刻。在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研究馆员傅恩凤看来,这些遗迹说明当时有大量侨民在德济门这一带,也就是泉南番坊居住。这些文物的发现,无疑印证了宋元时期泉州繁荣的中外文化交流和宗教活动,使得泉州成为宗教博物馆,也正是“缠头赤脚半番商,大舶高樯多海宝”这一情景的反应。
谈及从德济门出土的文物时,唐宏杰回忆说,有一块宗教石刻是令他印象尤为深刻的,那就是当时考古人员在城基10平方米的范围内发现的一块石墓盖,它的一侧刻着基督教的十字架,一侧却刻着伊斯兰教的云月图案,十分罕见的组合图案,也成为多元文化在泉州融合的生动物证。既反映出了宋元时期海上丝绸之路的繁盛状况,也体现出泉州对世界各地不同信仰的接纳,以及对不同文化、不同宗教的包容。
除了宗教石刻之外,在德济门出土的文物中还有不少是宋元的宗教寺庙构件,如有抱鼓石6块、石柱近百根,当中一块抱鼓石还留有宝珠、犀角杯、画轴、灵芝、祥云图案,还有六角星纹饰,以及与元青花瓷类同的装饰元素,这些文物同样也都印证了泉州宋元时期兴盛的海外贸易和广泛的中外文化交流,也成为泉州作为“海上丝绸之路”起点的有力见证。
从遗址中挖掘出的大炮
闸板掏口及门道铺石
进出刺桐要地 折射昔日繁华
作为见证古代泉州海上丝绸之路发展的重要遗存,德济门遗址不仅曾经是泉州城南部商业性城区的重要地标,显示着官方对海洋贸易和城市商业发展的行政保障,同时它也在无形之中成了记录昔日城门内外繁华往事的生动载体。
“德济门遗址位于古代泉州海外贸易最繁华的泉州城南部,史称‘泉南番坊’,宋元时期,船舶来货和外销产品大多通过德济门进出泉州城。”唐宏杰介绍说,从遗址出土的大量文物进行推测,在宋元时期,德济门既是进出泉州南城的重要通道,是全城的繁华要地,亦是番舶客航聚集之处、进出口货物集散之地。正如有文献记载此处是为“一城要地,莫盛于南关,四海舶商、诸蕃琛贡,皆于是乎集”。正因如此,当时有大批来此贸易的阿拉伯、波斯商人定居于附近,由此才形成了著名的“番坊”。明清以后,“金青龙、银聚宝”“南门兜,挤烧包,挤不过路角头”等流传至今的闽南俗语,说的就是泉州城南一带“市井十洲人”的繁荣景象。
作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贸易港口之一的泉州港口,每逢涨海之声响起,伴随季风吹来,远道而来的“番船”便会随之涌入刺桐港,并陆续靠岸卸下货物,香料药材、金银珠宝、茶叶瓷器、布匹绸缎等便会经由德济门运进古城,一时间城内城外番商云集,好不热闹。由于在宋元时期,货物大量从德济门进入商业区。如此一来,满载异国珍宝的“番船”,通常是顺着潮水航行,一直到顺济桥下码头停泊,然后用小船把货物经由圆通港载到车桥头起卸、在今聚宝街一带就近交易。如今在聚宝街南端,仍存有一个名为“车桥头”的地方,其便是当时刺桐港与陆地连接的交通要道。而位于车桥头附近的“来远驿”,当时也成为明朝政府接待国外使臣的驿站,曾经造访刺桐城的外国官员、贡使不计其数,在进入德济门前,都会选择在这一驿站稍作休整。
“古城门下聚风华,万国商贾铸辉煌”。数百年的德济门,万国商贾络绎不绝,车马喧嚣,人声鼎沸,熙熙攘攘,热闹非凡,与其相对的天妃宫也香火鼎盛。数百年过去,经由考古发掘出的德济门遗址,至今也仍与天后宫比邻相望,无声为世人诉说着那些往昔的繁景轶事。
德济门遗址比邻天后宫(陈起拓 摄)
德济门遗址公园俯瞰(陈起拓 摄)
古城门故事多 承载厚重历史
如今,紧挨着德济门,就是明代杰出的思想家、文学家李贽的故居。每次讲起德济门,唐宏杰便会谈起,李贽在德济门抗倭的故事。相传李贽自29岁离乡到河南辉县担任教谕后,仅在34岁为父亲丧事那一年返回家乡,“当时正赶上倭寇大举入侵泉州,到家后的他顾不上守孝,就投入抵抗倭寇的战斗中。其不仅立刻率领族中子弟,配合官兵,还登临德济门城头,冒着敌人的流箭飞石,昼夜守备,直到击退敌寇”。历经700多年的时光,与德济门有关的传说还有不少流传至今。此外,唐宏杰介绍说,如著名的旅行家马可波罗护送元朝公主阔阔真远嫁波斯,也从南门沿着聚宝街到后渚港登船。
自2001年被发现,再到发掘工作结束后,国家文物局派出文化遗产研究院团队参与德济门遗址的保护展示设计工作。最终确定德济门遗址以露天遗址公园形式开放,市民得以近距离接触文化遗产。就在2004年,德济门遗址经过保护后正式向市民免费开放,分别设计了入口、参观平台、门址展示、遗址标志等,成为市民怀古、休闲的好去处。现今,不少外来访客到天后宫参观、进香的同时,也会到德济门遗址的残存城垣和出土文物中感受一下泉州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如今的德济门遗址广场,亦被人们称为“露天遗址公园”,虽已看不到商贾云集的“泉南番坊”景象,却仍然吸引着众多周边的居民来纳凉、散步、跳舞、谈天。
回望古城南门数百年变迁史,德济门不仅因承载、累积着厚重历史而成为人们怀古忆今、休闲娱乐的好场所,其也伴随着时代的变化,一直在上演着文物保护与在地居民和谐共生的新故事,并成为泉州宣传展示古城风采、海丝文化的一个重要平台。
举报/反馈

泉州网

5.5万获赞 1.5万粉丝
福建泉州新闻门户网站
泉州网官方账号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