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研时,有个女同学忽然问我:“有个小学的男同学忽然和我告白,说他喜欢我喜欢了14年,你说这事可信吗?”
当时我也是将信将疑。
长大后,我知道也相信有人会长久地喜欢一个人,就像学生时代的暗恋,可以是3、5年、甚至是8年、10年以上。
但我更好奇的是,我们如此长久地喜欢一个人,可见情意深切,那为什么不表白呢?为什么突然在很久之后才表白?
是因为自卑,觉得自己配不上对方?
还是怕表白后不成功,自己窘迫难堪,弄得对方也尴尬?
抑或是想隐藏自己的内心,追求一份精神上的浪漫?
我们会把迷恋一个人的感觉当作是爱情,但那种浪漫只是一种幻想,没有付出的感情算不得爱情。
这种喜欢,并不深情或者让人敬佩,而是一种逐渐形成的自适应的保护机制,这种机制是安全和稳定的。
你只是把对方当作心中的一片白月光,一片桃花源;
就像一个五彩缤纷的泡泡,你看着它,心生欢喜,因为不想受伤,所以不去戳破,也就不会去表白;
心理学家说:“告诉我你爱谁,我就告诉你你是谁。”
我们喜欢一个人,不是喜欢这个人本身,而是喜欢上喜欢这个人时的自己,长久地喜欢一个人,就好像在给自己编织一个玻璃梦。
在这个梦里,我们感受到喜悦、悲伤、痛苦、浪漫、患得患失,这个人帮助我们体验到了一个人几乎所有的情感波动;
因为有了时间的拉长,显得深情款款又专一唯美,但最终感动的只是自己,保护的也是自己。
这种情愫就像一个港湾,能让我们在这个浮躁忙碌的社会,停泊一会。你无需担心有人来打搅、嘲讽、评价它。你可以随意地呵护自己小心翼翼的小心思,不必担心暴露自己。
因为现实总不那么顺心如意,我们就把对生活的美好幻想,投射到一个具体的人身上。
我们把一份深情寄托出去,在脑海中自动创造与它有关的联结和故事,来满足自己内心的期待。
这样,既能给自己带来和喜欢之人说话、交往、幻想所产生的多巴胺,也能够规避掉被拒绝的尴尬和失去寄托之人的风险和感伤。
幸运的一部分人,在现实生活中,与自己喜欢的人互相认识,有交往,有沟通,甚至彼此熟识。
还有一部分人,他们喜欢的人并不认识自己,或者对自己知之甚少,他们只喜欢远远观望,静静地等待和关注。就好像崇拜明星一样。
心理学上,管这种喜欢和欣赏叫“拟社会关系”,这种关系是单向的、虚幻的,与之相对的是准社会关系,它是双向的、真实的。
就像泰剧《初恋这件小事》中,小水拿着阿亮学长掉的纽扣(实际上不是阿亮的),回到家对着纽扣做各种美好的幻想;
有人则会对着某些与喜欢之人相关的场景和事物说话,倾诉,就好像在和对方说话一样。
因为一直不表白,就能一直留着这个念想,是一种深刻地极其私密的情感,通常高敏感人群和回避型人群中,常见长久喜欢他人而不表白的人。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心理学上有个“完形心理”,当一个不完整的图形出现时,人们倾向于把它补全。
如果一个人长期习惯“克制”、“压抑”自己的感情,并且没有通过语言说出来,那么就极可能表现在心理上或行动上。
就像被我们压抑的情绪,最终要么通过语言的形式发泄和诉说,要么会得抑郁症或者身体疾病,要么爆发出肢体冲突或者付诸于某些行动。
压抑的关键不在压,而在于“反弹”,被压抑住的感情并不会随着时间凭空消失,而是因为“未完结”而持久剧烈地“扩散”,直到爆发的一天。
《蜗居》里,宋思明对海藻的感情就是例子。他与海藻因为身份、年龄、阅历,并没有真正的共同语言,没有经历苦难,一切都是因为海藻像宋大学里倾慕却不得的女孩子。
宋选择海藻,是一种代偿心理。
在追求不到内心所爱时,会通过换一个目标或替身来追求,满足自己内心的欲望。
他压抑的情感是通过实际的行动——出轨来实现的。
心理学上讲,语言对人具有疗愈作用。对于经历创伤和痛苦的人来说,用语言去诉说,陈述自己的难过经历,可以起到一定的疗愈效果。
因此,会有人以语言表达的方式,来“完结”过去“未实现”的感情,就像自己“牵头”开启了一段感情经历,最后自己亲手把这段感情结束。
长久形成的爱慕的意识会逐渐变成无意识,并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听到一首歌、见到一个场景,会立即想到对方,或者做很多混杂的、情绪变化多端的梦。
如果没法超越过去,也就无法走进未来。
所以,一些人会选择把积累多年的情感忽然说出去,最大程度地“根除”掉对方在自己内心中的记忆和幻想,是为了适应和展望未来的全新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