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主要讲述人们的认知偏差,也就是促使你做出错误的思考与选择的原因。
本文是全网最全认知偏差汇总,预计10000字,你所有的思维谬误,认知偏差,偏见等都可以在此找到,你思考,你做选择做决定的时候,这将是你极大的助力,可以有效帮助你规避错误的发生。
不管你的智力水平如何,这些认知偏差你或多或少都会有,而且还在不知不觉间就被其影响。它们几乎都是出自潜意识,所以要想避免它们的影响,最重要的就是把它们提到意识中觉察。
只要知道这些偏差如何以及在何种情况下发生,你就能意识到自身的缺陷,并在决策过程中考虑到这些因素的影响,从而避免被控制。
首先来看看我们为什么会有认知偏差?
如何解释认知偏差是一个非常棘手的难题。经济学家认为,大脑通常采用简单程序应对复杂环境,因此出现偏差在所难免。而社会心理学家则认为,认知偏差跟自我中心的思维倾向有关,是为了维持积极的自我形象,保持自尊或者维持良好的自我感觉。
不过,进化心理学家哈瑟尔顿(M. G. Haselton)和列托(D. Nettle)认为有的解释难以令人满意,给出的都是表面答案。他们提出了错误管理理论,认为通常的决策不是犯不犯错误的问题,而是犯哪种错误的问题。
简单地说,错误管理理论认为人类在不确定情境下的决策通常面临着出现差错的风险。这些错误可以分为两类:错误肯定和错误否定。
错误肯定是把噪音当成信号,比如把没病的人识别为有病的;而错误否定则是把信号当成噪音,比如把有病的人识别为没病的人。两类错误,在进化环境中通常具有的代价是不同的。
哈瑟尔顿和列托认为,许多认知偏差都是自然选择配备给人们的行为手册,指导人们以犯错误的方式适应世界,因为如果不犯这种错误,就可能会犯代价更高的错误。
举例来说,把有毒的蘑菇当成没毒的风险就远远高于相反的情形。
因此,假如一个原始人在野外找吃的,看到一种从来没见过的蘑菇,在不能判断对方是否有毒的情况下,假设蘑菇有毒的代价无疑是可以接受的(即使这种判断可能是错的),顶多就是挨饿。可这位老兄要是饥不择食,假设蘑菇是没毒的,恐怕就有中毒身亡的代价。因此,认为不熟悉的蘑菇可能有毒的错误感知和判断能帮助人们更好地适应环境。
不过在现代社会,很多原始时代的认知偏差已经不能让我们更好地适应环境了。
一、
01 厌恶损失偏差
相比得到产生的喜悦感,我们更厌恶失去产生的悲伤。
换句话说,损失100元产生的价值与得到100元的产生的价值之和,在我们的心理上看来是负数。
02 逃避痛苦心理
我们倾向通过不承认或不正视事实的方式来逃避痛苦。
为了不让自己痛苦,我们不愿意谈论引发痛苦的事情,即便通过反思那件事可以获得有益的教训。
03 反馈一致倾向
倾向根据他人的行为做出一致反应,即以怨报怨,以德报德。
可以分为三类:无意识自发的、有明显亏欠感的、妥协—退让原理。这种倾向虽然有一定程度的益处,但也容易被人利用。
04 乐观主义偏差
高估自己做成某件事的可能性,同时低估自己遭遇某种不幸的可能性(侥幸心理)。
05 自视过高偏差
过分高估自己的能力、拥有物品的价值或其他与自身相关(熟悉)的事物。
06 过分关注倾向
倾向高估自身言行举止受到他人关注的程度,在心理学上也被称为“焦点”效应。
07 自我验证偏差
倾向在记忆中只寻找可以证明自己所相信论断的证据,而忽视那些反面的事实。
这可以解释为什么很多人相信星座说,因为他们在生活中关注的东西验证并强化了起初持有的观点,却没有注意到那些反面证据。
我们往往只收集且只依赖对我们的已有观点起支持作用的信息;我们回避或否认那些与自己之前所持的观点相左的信息。
比如说,假设你怀疑自己的电脑受到了黑客攻击,那么它每次死机或出个小错,你都会认定是由黑客引起的,而且你认定自己的怀疑正确无误。
还比如,你认为他就是在故意气你,那么你再看他的行为,怎么看怎么令人生气。
08 虚假同感偏差
会高估别人跟自己的一致性(投射),将与自己不同的感受、观点或行为等视为是错误的。
这个在文案写作和营销推广中往往会造成“自嗨”现象,自己感觉非常良好,以为别人也会产生同样的感觉跟着一起嗨,结果然并卵。
09 基本归因错误
人们在解释别人的行为时,倾向于内部(性格、能力)归因;而在解释自己行为时,倾向于外部(环境)归因。
犯这种错误的人会将别人的失败归因于性格缺陷,而将自己的失败归因于周遭环境,潜意识中认为自己是不会有问题的。比如张三丢掉了工作是因为他能力太差,我丢掉了工作则是因为时运不济。
同样,这种偏差也会让我们将自己的成功归功于自身素质而不是运气,而将别人的成功仅仅看作是运气使然。
比如,我之所以考得不好是因为天气太热了,让人静不下心来,而小A考得不好是因为他本来学习能力就差,还不好好努力用功。
同样的问题出现,当我们是行动者的时候,我们往往把原因归咎于外部环境,而当我们是观察者时,则倾向归咎于其他人(行动者)的能力、性格或态度。
例如你没交作业是因为懒,我没交作业是因为太忙;你拒绝担任志愿者是因为自私,而我拒绝担任志愿者是因为时间不允许。典型的双重标准;再比如你的项目不顺利是因为能力差,而我的项目不顺利是因为运气不好。
二、
1·首因效应
所谓首因效应是指,当人与人接触进行认知的时候,首先被反应的信息,对于形成人的印象起着强烈的作用。
简单地说,首因效应即是人对他人的第一印象。
首因效应之所以会引起认知偏差,就在于认知是根据不完全信息而对交往对象作出判断的。
首因效应一旦形成,就会直接影响到交往中的态度。如果一个学生给教师留下一个好的印象,教师则会在以后的教学中,对他可能备加关心和注意,并给予特别的帮助。这就是常说的先入为主。
首因效应留下的印象是深刻的,但往往是不准确的或者与现实不相符合的,因而是有偏差的。
换句话说,我们通常要求别人承担更多的责任,而不是自己。这不仅导致我们心胸狭窄地对别人进行评价也会由于假定某种坏事只会发生在别人身上而致使我们做出错误的风险评判。
举一个例子,你可能会毫无根据地假定自己的房子会升值,哪怕周围百分之九十的房子都已经贬值了,因为你总认为自己的能力更强。
2·近因效应
个体对获得的信息留下清晰印象,其作用往往会冲淡过去所获得的有关印象。这就是近因效应。
首因和近因效应都是使个体认知发生偏差的心理因素,只不过个体获得的信息对认知情况的作用条件不同罢了。假如关于某人的两种信息连续被感知,人总是倾向于前一种信息,并形成深刻的印象,这是首因效应。
假如人们先知道某人第一信息,隔较长时间后才了解第二个信息,这第二个信息便是最新的。这最新的信息则会给人留下较深刻的印象,这即是近因效应。
3· “可得性偏差”
因为我们常常会凭借回忆某一例证的难易程度来推测哪种结果更可能出现。
由于记忆的留存和重拾会因为事件的生动与否、震撼程度和情感触动程度的不同而产生偏差,那么,基于这些记忆所作出的决定也往往会是奇怪或不准确的结论。
也就是说,你越容易想起来的事情就是你越认为对的事情。
在具体行为中,这种偏差可能会使某人取消比如前往加那利群岛的行程,因为有报道说,史上最惨重的空难就发生在那里。同样,人们也可能因惧怕遭到人身侵犯或者强暴而不敢再在晚上出门。
要排除“可得性偏差”,就必须在作某一具体决定时,以实证方法所取得的证据为依据,而不是以与现实不太相符的某个鲜明的记忆为依据。如果灾难的发生率很低,比如飞机着陆过程中坠毁的可能性只有十万分之一,那么飞往加那利群岛就仍是安全的。如果人们外出只有百万分之一的几率遭到人身侵犯,那么夜晚出行也就仍是安全的。
4·“沉没成本谬误”
沉没成本指的是,已经有了不可收回的支出,如时间、金钱、精力等。
它最初是由经济学家发现的。其作用机理最好的例证就是赌场老虎机。赌徒们冒着高风险,把钱投入老虎机,期望能够得到很大的回报,但随着一次次拉动拉杆,他们也一次次把钱赌输了。如果他们多次连续拉动拉杆而没有一次成功,他们可能会决定最好还是继续把钱投入老虎机,否则他们之前投入的成本就悉数浪费了。
而事实是,不论他们之前投入了多少钱,每一次拉动拉杆的成功几率都同样是极小的——之前投入的那些即为沉没成本。
在日常生活中,这种谬误会导致人们由于顾及之前所投入的成本,而持续停留在损失的状态中,同时困顿于一种错误的观念,即他们害怕自己一旦离开,之前所投入的时间和精力就会贬值或付诸东流。
而最明智的办法则是,要充分认识沉没成本谬误导致的结果,离开糟糕的境况,不论之前已经投入了多少。
最近看到很多家暴的新闻,不由就想起老家一个邻居。邻居在跟男友交往一年多后被打,邻居想分手,但男方事后痛哭流涕,下跪自罚求原谅。邻居选择再处处看,但家暴这种事,的确是只有“零次”和“N次”的区别。这些年身边人都劝她赶紧分,但她就是舍不得。她说:“我在他身上花了太多时间、精力,我的青春几乎都给了他。”
很显然,邻居姐姐就是掉进了沉没成本的陷阱。
当你把沉没成本看得太重,就很难下狠心止损,最后做出不理性的判断、决策,然后导致更大的损失。
5·晕轮效应
在认知时,人们常常对所具有的某个特征而扩展到其他一系列有关特征,也就是从所看到的特征泛化推及其他未看到的特征,从局部信息而形成一个完整的印象。
这就好象晕轮一样,是从一个中心点而逐渐向外扩散成越来越大的圆圈,所以称之为晕轮效应。
也就是以偏概全。
比如很多人看到长得帅的长得漂亮的人,就会不自觉地认为他(她)哪都好,心理自然产生好感。
还比如张三看到李四穿拖鞋去图书馆,于是他认为他根本不是来看书的,他就是来玩的,他这个废物。
三、
01后视偏差
后视偏差指的是,人们往往倾向于利用事件发生之后的结果,去理解事件发生的原因及过程。
简单来说,就是生活中很常见的“事后诸葛亮”。
比如,有朋友是足球迷,然后就发现论坛里特别多这种人。每次在某场比赛结束之后,就会有人开始充“专家”:“我早就预测到A队会赢,因为……”他们的分析看似很有理,但实际上都是犯了后视偏差的认知谬误。
如果真让他们在比赛前预测,恐怕答案是截然相反的。
任何事,当你知道结果后,再去找证据,再去归因,真的太容易了。
因为人在事后的分析,都会高估自己,甚至会不自觉地修订自己的记忆,对自己撒谎。
02权威偏误
权威偏误指的是,当我们面对权威的意见时,我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容易降低,更容易听取或按对方的意见行动。
记得有亲戚喜欢炒股,有一年经朋友介绍认识了某证券公司的领导。之后,就常跟着这位领导买股票。只要是这位领导推荐的,哪怕是自己完全不了解的行业、公司,亲戚都会买入。跟着买了几年后,亲戚认真盘点自己的资产,才发现,这些年跟着这位领导买的股票,竟是赚得少,亏得多。其实,炒股本就风险大,没有人能稳赚不赔。本来亲戚是一个挺懂行自信的人,但一碰上“专家”,却还是轻易盲从。
学会运用批判性思维,接收权威的观点,才能避免掉入权威偏误的坑。
03损失规避
损失规避,指的是相同的一样东西,人们失去它所带来的痛苦,要远远大于得到它所带来的选择。
以前去店里买东西的时候,要称重量。然后我发现一个规律,假设我要1斤,老板一下放上去很多,然后再一点点往外拿,心里就会不太舒服,感觉老板抠门。但若是老板先放上去比较少,然后再慢慢的加进去,我就会下意识地觉得这个老板人更好,即使本身的重量并没有任何差别。
这种心理,就是损失规避的典型表现,得到的快乐,总是无法弥补失去的痛苦。
04蔡戈尼效应
林夕有句歌词,是对蔡戈尼效应很贴切的描写:但凡未得到,但凡是过去,总是最珍贵。
你有没发现,我们总是会对未达到目标的事情,记忆最深刻。
比如,年轻时暗恋过的学长,因为优柔寡断错过后,他就变成心里的那颗朱砂痣;比如,逛街看到的连衣裙,却没有自己的尺码,它就变成了最想买的那件;
再比如,计划很久的出行,被突然的事情打断,那个地方就变成了执念......
因为得不到,所以格外想要、格外喜欢,这就是生活中很常见的蔡戈尼效应。
就像陈奕迅在《红玫瑰》中唱的那样: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
05达克效应
达克效应,指的是能力欠缺的人在自己欠考虑的基础上,得出错误结论,但是无法正确认识到自身的不足。
换句话说,就是能力越不行的人,越容易高估自己的真实能力。
比如,美国有研究人员做过调查。一项针对高科技公司的研究发现,32-42%的软件工程师,认为他们的技能在公司中排名前5%。
在某大学教师的经典研究中,68%的人认为自己在教学能力方面排名前25%,超过90%的人认为自己高于平均水平。
数据明显不符合事实,所以说,大部分人都容易产生能力错觉。
而高估自己真实能力的现象,更是广泛存在于日常生活中。
06易得性偏差
易得性偏差,指的是人们往往根据记忆中易于“获得”的事件,来判断事件的概率,而这往往会出现偏差。
比如,新浪四川网,曾发起一个在线调查。结果显示:面对摔倒的老人,仅有14%的网友选择了“还是会出手相助”,表示“不会,坚决不做这类傻事”的占了86%。
尊老爱幼本来是我们的传统美德,为什么调查结果会如此“惊人”?
正是因为,前两年网上很多关于“扶老人反被讹”的报道。
人们看多了类似事件,易得性偏差的作用下,自然会高估扶老人被讹的可能性。
最终导致,“扶老人”变成了大家都不敢做的事情。
实际上,扶老人反被讹,之所以会被大肆报道,恰恰因为这不是大概率事件。
07鸟笼逻辑
鸟笼逻辑是指,挂一个美丽的鸟笼,在房间里最显眼之处,过不了多久,主人一般会做出下面两个选择之一:把鸟笼扔掉,或者买一只鸟回来放在鸟笼里。
为什么会这样?
因为你只要挂着空的鸟笼,就一定会有人不断问“鸟什么时候死的”、“鸟飞走了吗”、“为什么挂一个空笼子呢”等问题。
简单说来,鸟笼逻辑其实有点像生活中的一种刻板印象和思维定势。
比如,当你到了30岁左右还没有结婚,就一定会有人问被说闲话、被催婚;或者,当你婚后几年还没生育,也会被催生,甚至怀疑你的生育能力.......
很多生活中常见的思维习惯,或者一些所谓的经验之谈,本质上都是一种认知错觉。
虽然绝大部分人会结婚,但并不一定每个人都应该结婚,可惜的是,大多数人很难逃出鸟笼逻辑的局限。
08禁果效应
禁果效应指的是:一些事物因为被禁止,反而更加吸引人们的注意力,使更多人参与或者关注。
比如,欧洲历史上很长一段时间,都把奥斯卡·王尔德、戴维·赫伯特·劳伦斯、让·保罗·萨特等人的作品列为禁书。
结果这些作品非但没有销声匿迹,反而是名声大噪。连许多原本不了解的人,都会偷偷摸摸传播这类手抄本,而且禁得越厉害越受人追捧。
现实生活通常就是如此,越是被禁止的东西,越会引发人们更大的关注和好奇。
因为“被禁”的东西,总是让人充满窥探欲望。
记得高中的时候,有个同学带了一本《金瓶梅》来班上,本来想看的人不多,后来听老师说这以前是“禁书”。
突然之间,大家都对这本书有了兴趣,争相传看。可见,“禁果”的魅力寻常人都难以抵挡。
09确认偏误
关于确认偏误,有一个很有名的案例。
有个圆主丢了一把斧子。他怀疑是邻居偷的。于是,他仔细地观察邻居家的儿子,看他走路的样子很像。不仅如此,连他的神态、动作、表情也像,甚至他说话时的声调,都像是偷了斧子之后的反应。总之,园主越看越像,几乎可以肯定:就是他偷走了斧子。
等过了几天,园主又到地窖去储存物品。当他打开地窖门时,发现了那把斧子正躺在地上。第二天,园主再看邻居家的儿子的时候,他的举动和言行,就连笑的神态,就一点儿也不像是偷斧子的样子了。
这就是典型的确认偏误,它可以说是所有认知错觉之父。
当你已经开始相信一个东西了,你就会主动寻找支持自己理论的证据,而失去了对现实的理性判断。
四、
1、自利偏差
在进行归因时,人类会尽量使自己处于有利的地位,将积极的结果归因于自己,将消极的结果归因于环境。
2、反应机能偏差
反应机能是指当人们意识到自己被他人所注意和观察时会表现出(与自然状态下的自己)异常的行为。
在1920年代,霍桑制业(一设备制造公司)委任(研究者)研究照明度的改变是否能影响工人们的工作效率。他们得出的结论让人惊异,改变照明亮度竟然能让工作效率飙升!
不幸的是,当研究结束后,工人们的生产效率又恢复到了平常水准。原因就在于:工人们的工作效率不是因为照明亮度而变化的,他们是因为被人关注着所以才有所变化。
这正是反应机能的证明——当一个人意识到自己被他人关注时,他就会主动改变自己的举止行为,一般来说都是让自己看上去更加神采奕奕。反应机能对实验会造成很大困扰,只有通过“盲人”试验来控制其所带来的问题(“盲人”是指对研究的个体隐瞒其正被拉入实验受到关注这一信息,这样对实验结果就没有太大影响了)。
当有人观察时,人们就会被观察者的观察行为所影响,这和量子理论中的观察者效应竟然是一致的。(滑稽脸)
3、幻想性错觉
幻想性错觉是指当碰到随机的图像或声音时,会下意识认为其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
看到白云的形状时会联想到恐龙,热熔炉之中的耶稣,或者听到声音响起时就认为来了短信,这些都是幻想性错觉。以上两点的共通之处是刺激物本身是客观中立并无任何暗示性意义的;这些意义的来源不过是观测者自己的主观认知。
有趣实例:罗夏墨迹测试利用幻想性错觉来深挖人的精神状态。测试者会看到一些模糊不清的图片,然后被要求描述所看到的事物。然后通过对测试者的回应来发掘测试者内在的想法。
4、自验预言
自验预言是指自我用行为来应验自认为会出现的结果。一个自验预言是由其自身使其成真的。
举个例子,我认为自己肯定会学习一塌糊涂,所以我减少了自己在作业和功课上的努力,最终果然和我自认为的一样,学习变得很糟糕。还有另一个普遍的例子就是情侣关系:我自己觉得另一半和自己慢慢疏远了,所以我的行为开始变得迥异,常感情用事地甩手而去。由于我的种种行为,最终一对情侣不欢而散。
自验预言是心理学上一个很利器——给你灌输一个观点,最终你因为坚信这个观点而让其变为现实。
有趣实例:经济衰退就是一种自验预言。因为得有两个季度的GDP(国内生产总值)下降才能形成经济衰退,而你自己在这六个月中是感觉不到其正在衰退的。但不幸的是,在GDP刚开始初露低迷时,就有媒体报道可能要经济谁退了,人们惊慌失措并引发了一连串事件,最终真的就导致了经济衰退。
5、羊群心理
羊群心理是指倾向于放弃自我意见而随大流,以此来感到安全和防止冲突。羊群心理最普遍的形式是“暴民心理”,主要来自于同辈的压力。羊群心理揭示了时尚之所以可以流行的原因。服饰,汽车,嗜好,风格这些种种都能得到一些群体的共鸣,并引发时尚潮流。
有趣实例:一些看上去平凡无奇,或如何都不能与酷和流行挂上勾的事物现在可都是拥趸一片,这些得归功于羊群效应。例如跳伞裤、宠物石、胭脂鱼、锥形胸罩、扎染织物、海猴以及80后。
6、感应抵抗
感应抵抗常常怂恿你和束缚自己自主选择的行为对着干。
对于叛逆期的青少年来说最为普遍,但是所有由于自由或自主选择被束缚,而反抗权威的行为都可称之为感应抵抗。这些感应抵抗者本没有非得做出怪异行为的必要,但正是“不能做”才让他们“想去做”。
有趣实例:“叛逆心理”就是人们尝试使用感应抵抗的表现之一。让某人(尤其是孩子)做一些他不想做的事情,往往会导致他们的叛逆,偏不做你想让他做的事。
7、进取现效应
近取现效应是指人们宁愿要金额较小的眼前酬劳也不要金额较大的日后报酬。有很多的研究是有关决策的,一个决策的过程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有趣的是,在二中选一的抉择中,时间的延迟正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
举例而言,大多数人宁愿选择今天就获取20美元,而不选一年后获取100美元。一笔钱现在取比未来取更赚是有所道理的,因为同一美元今天比明天更有价值。假定现在的利率是9%,在这种利率下,一个理智的人是不会在乎现在取91.74美元,还是一年后取100美元的。但是有趣的是这之间的差额是多少我们才会选择现取而非等待,你是愿意一年后取100美元还是现在取50美元?如果更少40美元呢?多少才会是你的临界点呢?
8、安慰剂效应
安慰剂效应是指病人虽然获得无效的治疗,但却“预料”或“相信”治疗有效,而让病患症状得到舒缓的现象。
心理咨询中的“安慰剂效应”指心理咨询者在咨询中向来访者提供“ 安慰剂”,使来访者由于期望而促进心理障碍减轻或病情好转的心理现象。
心理咨询中的“ 安慰剂”包括心理病理性药物、生物意义上的中性物质、咨询者的形象、咨询者的言语和非言语技术及咨询环境的建构,咨询人员通过药物、药物替代、言行及环境暗示引导来访者对自己的改变和发展。
安慰剂效应在医学上尤其普遍,曾有给一位患有疾病的患者吃一片糖片(患者不知情)而病情得到改善的报道。至今为止,安慰剂仍然是一个科学谜题。一些理论说安慰剂可以产生“期望效应”(在不知所服用的不是药片时,期待最容易成为现实),病患们期待着糖片可以治愈他们的疾病,所以他们会自我感觉已被治愈。但是这是无法解释无效药片是如何减轻病症的。
有趣实例:当结果显然良好时,学术上称其为“安慰剂”;而当结果是负面或者有害时,就得被称为“反安慰剂”了。(个人认为“反安慰剂”是指负面的心理作用,比如很著名的一个例子,告知一名罪犯即将注射的是剧毒物质,并描述了注射后的反应,其实注入的是生理盐水,但是罪犯仍然会出现所谓剧毒物质的反应,最终死亡)
五、心理认知偏差主要是由两大原因引起的:一个是“内部视角”,即我们人类倾向从自身的角度看待问题;
另一个是“思维懒惰”,即我们的大脑倾向偷懒而不是理性地思考。
01专业偏见
倾向用自己专业领域的视角,去看待身边所有的事情。
比如,一个经济学家倾向用本专业的知识去解释任何社会现象,而忽视其他不同领域的解释,“在拿铁锤的人看来,所有的事物都是钉子”。
02刻板印象
对一个群体固有笼统看法,而忽视个体差别,这种现象在中国非常普遍。
03简单联想
倾向于根据事物产生的简单联想进行快速判断。
例如看到脑白金我们就会想到,过年给爸妈送礼就送这个,看到可口可乐我们就会想到欢乐的场景。
04幸存者偏差
只考虑“幸存者”提供的信息,而忽视“死人”无法提供的信息。
看见在股市上大赚特赚的人,就以为在股市赚钱很容易,却忽视了那些在股市上被收割的大批“韭菜”们。
05即时因果倾向
倾向认为现在的结果都是由当下的行为导致的,而忽视时间的延迟。
比如小明今天去打篮球时表现比较好,就认为是因为上场前喝的那杯饮料,而实际原因却是小明的持续练习获得了效果,只是比较缓慢而已。
06对比错误判断
倾向于通过简单对比来进行判断,而忽视其他因素,于是造成错误决策。
地产经纪人的套路就是先给你看几套差的房子,再给你看一套相对不太差的,你就会觉得最后那套不错并决定购买,然而实际上这一套还是很差的。
07可视错误定价
只考虑看得到的价值,而忽视潜在的价值,从而错误地减少或增加投资力度。
比如锻炼身体这件事是非常重要的,然而它的回报相对来说比较缓慢不明显,于是我们就减少在这上面的投入时间,而将时间花在打游戏上,因为会立即产生明显的愉悦感。
08避免怀疑倾向
倾向尽快做出决定、消除怀疑,因此往往只考虑显性的简单因素,而回避复杂的隐性因素。
避免怀疑是避免自己的大脑中存在怀疑的情绪,从而可以让我们不会焦虑地总想着它,但这种倾向往往会使得我们在面对重大事件时不仔细考虑就匆忙做出决策,造成不良后果。
09奖励/惩罚反应
奖励会促使人们做某事,惩罚会避免人们做某事(激励机制、超级反应)。
10喜欢/讨厌偏见
人们会因喜欢而忽视缺点,会因讨厌而忽视优点,并产生偏爱与偏恨联想(晕轮和负晕轮)。
11Lollapalooza倾向
这个词是芒格自创的,就像一种魔法咒语,指各种倾向共同作用造成重大的认知偏差。
以上的这些倾向往往是多个一起作用的,于是相互之间就像产生“化学反应”一般,影响会成倍增加,从而造成重大后果。
我们会被这些心理认知偏差影响,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我们不了解,于是它们就会悄悄地起作用。
而一旦我们知道了这些心理认知偏差,在自己产生想法时有意识地思考并避免它们的影响,就会对我们的认知准确度有很大的提升。即“思考思考的思考”。
六、针对这些心理认知偏差,我再推荐3个有用的方法,帮助大家更客观更理性地做决策。
1、引入外部视角
除了从自己的角度出发看待问题,还要尽量把自己当作别人,尽量抛弃主观因素,想象他们会怎样看。
2、引入外部意见
我们在做决策时,一定不能让自己处于信息封闭的状态,要多收集外部的不同信息和意见用来辅助参考。
3、利用核查清单
就是将常见的认知偏见或思维误区一一列出来,写在一张纸或手机上,每当做重大决策时就一一对照,看自己是否陷入了这方面的错误
最后希望大家都能做出正确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