俯瞰万宁兴隆咖啡谷。记者袁琛摄
兴隆街头的建筑。记者袁琛摄
兴隆巴厘村的舞者。 记者袁琛摄
兴隆隆苑咖啡庄园里,一名工人在采摘咖啡果。记者 宋国强 摄
在2021年中国(海南)国际热带农产品冬季交易会上,一名参观者在品尝兴隆诺丽果。记者袁琛摄
兴隆的特色糕点。记者袁琛摄
兴隆巴厘村的舞者。记者袁琛摄
巴厘村的通天门。记者袁琛摄
编者按
兴隆因侨而建,因侨而兴。成立于1951年的兴隆华侨农场被誉为“中国华侨农场的一面旗帜”。该农场先后安置了来自21个国家和地区的归侨。七十年风雨兼程,归侨们改造荒山、开辟良田、建设家园,从此在这里扎下根来;七十年守望相助,兴隆人和谐共处、包容共享,形成了颇具特色的侨乡文化;七十年砥砺奋进,一代代兴隆人传承华侨精神,完善基础设施,发展特色产业,改善生态环境,让侨乡面貌焕然一新。本期海南周刊聚焦兴隆华侨农场成立七十年,敬请关注。
一位高大魁梧的男子,右手抓着砍芭刀,左手握着小砍刀,汗巾挂在脖子上;他昂首挺胸,目光坚定地注视着远方……这是矗立在万宁兴隆华侨农场办公楼前的“创业者”雕像。雕像是1991年为纪念兴隆华侨农场成立40周年设立的,它饱满的人物形象象征着兴隆人代代相传的侨乡精神。
兴隆华侨农场初创时期,归侨们在太阳河畔披荆斩棘、开荒垦殖,建设新家园。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以来,兴隆人敢闯敢试、奋力拼搏,创造过辉煌,也经历了近年来的沉寂,但一如兴隆咖啡70年始终飘香一样,在这片土地上耕耘的人民从未抛下根植于内心的侨乡精神。乘自贸港建设东风,兴隆人正大步向前迈进,谋划推动新一轮大发展。
回祖国去! 披荆斩棘建设新家园
兴隆位于万宁市境内太阳河畔。这里物产丰饶、风景秀丽。但在1951年,兴隆还是一片野草丛生、人烟稀少的荒凉之地。
新中国成立后,百业待兴。当海外侨胞受到不公正对待时,祖国立刻向他们伸出了温暖的手臂,把受驱逐的难侨接回国安置。
1951年10月,756名马来亚难侨分三批来到兴隆。先到的难侨割草、备木料,建茅草屋,开荒造田。仅用3个月,他们就开垦出700亩水田和1000亩坡地。
“水里的水蛭又黑又长,我吓得又哭又喊跳上田埂,妈妈骂我。我哭着用锄头把水蛭弄走,又下田继续干活。”今年85岁的马来西亚归侨曾马群回忆说,1951年,她才15岁,父亲就去世了,母亲带着外婆、她及妹妹,来到兴隆。由于水土不服和缺医少药,外婆到兴隆一个月后就不幸去世了。但母女3人不怕吃苦,自力更生,最终在兴隆定居。
“‘创业者’这座雕像是以马来西亚归侨温带为原型创作的。他右手拿的是从东南亚带回来的大砍刀,兴隆人叫砍芭刀,是用来砍大一点的树的;左手拿的是小砍刀,是用来割砍藤和灌木丛的。它呈现的内容,是兴隆华侨农场初创时期归侨们披荆斩棘建设家园的真实写照。”近日,兴隆华侨农场侨办副主任黄日平在接受海南日报记者采访时说。
“温带是自愿回国参与祖国建设的归侨。”黄日平说,温带在马来西亚有一个很大的胡椒园,1953年他受在兴隆工作的姑父的影响,变卖全部家产,带领全家老小,带着砍芭刀、斧头、锯子等一批开荒用具来到兴隆。回国后,他担任过兴隆华侨农场二十七队队长,农场经济困难发不出工资时,他自掏腰包给连队职工发工资,受到赞誉。“温带是一名党员,他一直生活在兴隆直至97岁那年去世。”黄日平说。
1952年9月,一场大台风把兴隆难侨们住的茅草房刮倒了,把他们种植的农作物也毁了,加上疟疾流行,夺走了数十人的生命。许多难侨想搬离兴隆。在这关键时刻,1953年3月,“党派来了好干部”。曾任中共潮汕地委副书记兼潮汕第一任专员的曾广被调来兴隆工作。
在兴隆,曾广坚持多听多问、多走多看,多下工地和群众一起劳动,晚上常到职工宿舍和大家谈心。他随身带着的笔记本里记着兴隆华侨农场500多个归侨家庭的情况。他查看当地的水文、土壤和地形。经过深入调查研究,提出生产经营方针——在力求粮食自给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大力种植热带经济作物,以短养长,长短结合,多种经营并举,全面发展。其中,长期作物主要指咖啡、胡椒、剑麻,短期作物主要指香茅。
找准了发展方向,兴隆的活力很快显现出来。20世纪50年代,兴隆归侨在海南岛率先种植香茅、咖啡、胡椒、剑麻等热带经济作物,一度成为海南乃至全国最大的热作种苗基地。短短几年间,数万亩的橡胶园、胡椒园、咖啡园、椰子园建立起来。兴隆华侨农场1951年开始开荒,1952年收入只有2.94万元,1954年收入已达20.57万元,1956年获利25万元,第一次上缴利润14万元。
1957年,曾广调到海口工作。他虽然只在兴隆工作了4年,却在群众中留下了良好的口碑。他带领群众苦干实干、发展生产,缔造了“爱国爱场、艰苦创业、顾全大局、务实创新”的侨乡精神。
1953年8月,兴隆香茅油加工厂蒸汽锅炉烟囱发生堵塞,当时烟囱温度很高,等烟囱完全冷却才动手清除障碍物,起码也得一周时间,会严重影响工厂生产。眼看运回的香茅草堆积如山,马来西亚归侨吴金铎自告奋勇,挺身而出。他将全身衣服浸湿,并套上湿麻袋,钻进发烫的烟囱里清除了所有的障碍物,令人感佩。
1952年,兴隆成立了青年突击队,这是由侨乡青年组成的一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垦荒队。他们“大雨小干,小雨大干,没雨拼命干”,晚上不能垦荒种橡胶,就挑灯挖鱼塘,在我国农场建设史上写下了年轻人拼搏奉献的绚丽一笔。
正是凭借这样一股子艰苦创业的劲头,到了20世纪60年代,兴隆华侨农场已发展成为“宝岛明珠”。从1957年至今,共有100多位党和国家领导人先后前往兴隆华侨农场参观视察。
据统计,从20世纪50年代至20世纪70年代,兴隆华侨农场接纳了来自21个国家和地区的1.3万余名归侨(含难侨),成为新中国接收人员分布最广、安置侨胞人数最多的一个华侨农场。
敢闯敢试! 一跃成为海南旅游重镇
2021年12月一天下午,在兴隆一家咖啡馆,十几位1972年从兴隆中学高中毕业的校友相约在一起喝咖啡。他们从小一起长大,在兴隆生活了一辈子。
他们回忆起十六七岁时参与兴隆南旺水库建设的情形。那时没有现代化的机械,修筑大坝主要使用锄头、扁担、小推车等工具。大家在工地上干得热火朝天,推着小推车在山头和大坝之间穿梭,你追我赶、争先恐后。“下坡时,我们推装满土的小推车,顺着风时速可达40公里每小时,跑起来脚尖着地,像飞人一样。”
“每个人都拼命地干,没有人愉懒。”一位60多岁的女士回忆说,有一天她推着满满一车土,小推车前面顶到了石头,连人带车翻倒,躺在医院休息了一个月才康复。
如果说建设南旺水库展现了兴隆人的干劲,那么1982年至1983年建设沉香湾水库,则折射出兴隆人的闯劲和拼劲。
沉香湾水库项目立项时,上级部门担心项目贷款多、以后还本付息负担重,加之水库建设施工量大,如果在雨季到来前(5个月内)达不到安全线,后果不堪设想,因此迟迟未批。
为此,时任兴隆华侨农场场长李步海代表农场写了保证书,立下“军令状”,才让该项目获批。可天公不作美,1982年11月中下旬兴隆连降特大暴雨,清基工作被迫推迟了20多天。主坝施工量大,土方运输不便,工期短,任务紧迫。摆在农场负责人面前的只有两条路:一是带领全场干部职工,知难而进,按原计划施工;二是知难而退,等一年再施工。农场党委和行政领导班子对此进行深入讨论,最终选择了前者,因为如果等一年再施工,虽然风险小一些,但可能会遇上同样的天气。
项目开工后,兴隆华侨农场9个管理区、直属单位共4000多名干部职工和外招的2000名民工实行“三班倒”,24小时不间断作业,争分夺秒抢进度。1984年4月,大坝拦洪断面的高程达标,安全渡过洪水关。沉香湾水库的成功修建,不仅彻底解决了农场的用电问题,还为后来兴隆发展旅游业打下了基础。
兴隆归侨来自21个国家和地区,有着丰富的阅历和多元文化优势,一旦有了宽松的环境和开放的空间,他们就会创造出发展奇迹。20世纪90年代初,兴隆华侨农场逐步明确了以旅游业为龙头的发展方向。兴隆人充分利用热带珍稀植物、侨乡文化、特色美食等资源优势,大胆闯市场,吃“旅游饭”。最热闹的时候,兴隆有四五十家星级酒店,每年接待数百万游客,兴隆成为与海口、三亚并列的海南旅游第三极。
传承创新!书写高质量发展篇章
近10年,日月湾冲浪,逐渐成为万宁的旅游新名片。据统计,进入今年12月份以来,每天涌入日月湾的游客达3000人次左右。而距日月湾不远的兴隆,旅游人气不算高,尽管如此,也有一些人发现了兴隆的“别样美”,选择在这里定居。
比如在咖啡爱好者眼中,兴隆就是一个好去处,因为这里有好喝又便宜的咖啡。“兴隆只要把兴隆这座咖啡城经营好就非常了不起了。”有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这么说。
来自东南亚的归侨带回了喝咖啡的生活习惯,也带回了咖啡种子。兴隆咖啡的独特之处在于归侨摸索出一种特殊的加工方法——在炒制咖啡豆的过程中加入牛油或砂糖,这样品尝者饮用时不加糖和奶,咖啡的味道依然醇厚。这种风味的咖啡烙上了兴隆的印记,体现了兴隆人于传承中创新的智慧。
全国咖啡师职业技能竞赛主评委张宇恩到访兴隆时,被这里浓郁的咖啡文化氛围所感染。如今,他是兴隆的常客,“这里的人们从早到晚都在喝咖啡,吃早餐时喝咖啡,中午吃饭也要喝咖啡。咖啡配上糕点,花费在20元以下,消费没压力,不用犹豫。”
打浪海南冲浪俱乐部创办人杨佳瑞还是冲浪玩家时就经常到兴隆就餐,慢慢地喜欢上了兴隆,并选择在此定居创业,注册成立了兴隆首家冲浪俱乐部。“就觉得这里的生活方式是自己喜欢的。”他说。
近年来,国内年轻人对咖啡的需求快速增长。兴隆人看到了市场前景,通过招商引资等方式,振兴咖啡产业,培育了吉纳客咖啡、小洋侨咖啡等一批新品牌。万宁市政府与泰国正大集团合作成立正大(海南)兴隆咖啡产业开发有限公司,计划把兴隆咖啡推向国际市场。兴隆咖啡的种类越来越多,包装也在推陈出新。
兴隆人不仅爱咖啡香,还爱生态绿。1992年,印尼归侨郑文泰从商海中急流勇退,与兴隆华侨农场合作建设5800亩的热带花园,按照“天人合一”的理念恢复保护生态。近30年来,郑文泰倾其所有,把一片退化的橡胶林打造成了一个绿意葱茏、生机盎然的生态示范基地。
兴隆的魅力,体现在方方面面。其中,于传承中创新的侨乡精神,是一代代兴隆人不断书写精彩篇章的人文密码。
兴隆华侨农场
体制沿革
1.1951年10月至1952年8月,集体开荒、个体生产时期
2.1952年9月至1955年12月,兴隆华侨农场农庄时期,属中央人民政府华侨事务委员会管理
3.1956年2月1日,兴隆华侨农场集体农庄正式改为广东省国营兴隆华侨农场
4.1969年初至1974年9月,兴隆华侨农场改称广州军区生产建设兵团二师八团
5.1974年9月至1988年3月,恢复为广东省兴隆华侨农场,归广东省侨务办公室管理
6.1988年4月至2004年,兴隆华侨农场划归海南省侨务办公室、海南省外事侨务办公室管理
7.2007年7月,划归海南省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管理
8.2007年8月29日,划归万宁市人民政府管理,成立万宁市兴隆华侨旅游经济区,保留兴隆华侨农场牌子。
链接
华侨农场的由来
为了使归国难侨既生产自救又参加祖国社会主义建设,办农场是当时唯一的选择。国家先后在广东东莞建立了“万顷沙华侨农场”,又在广东陆丰县开办了“陆丰华侨农场”,这两个农场受地域限制,规模较小、人口安置少,于是国家决定在海南岛万宁县兴隆地区创办第三个华侨农场——兴隆华侨农场。
(文字整理/张惠宁 参考资料由兴隆华侨农场场史馆提供)
举报/反馈

金台资讯

608万获赞 87.6万粉丝
报道全球 传播中国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
人民网精选资讯官方账号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