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原标题:专访中国世贸组织研究会副会长霍建国: WTO应兼顾各方利益进行“包容性”改革
2001年12月11日,在经历长达15年的“马拉松式”谈判后,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黄金二十年”的大幕由此正式拉开。
在时代机遇和内部改革的配合下,入世之后中国经济飞速发展。20年来,中国GDP增长了8倍,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占世界经济比重从2001年的4%增至2020年的17.4%,中国货物出口增长了7倍多,成为第一大货物贸易国,利用外资稳居发展中国家首位。中国的进口总额也增加了近6倍,2020年中国进口总额已经占到世界货物贸易进口总额的12%。
回顾历史,“马拉松式”入世谈判对中国有何启发?“黄金二十年”中国取得了哪些成就?入世如何改变中国与世界?展望未来,新时代下WTO如何应对重重挑战?中国和世界如何捍卫多边贸易和多边主义?RCEP和CPTPP对中国有何重要意义?未来全球贸易格局走向何方?围绕这些问题,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专访了中国世界贸易组织研究会副会长霍建国,他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谈判的亲历者,于1997年任国家经贸委外经贸司副司长。
中国入世并非“搭便车”
《21世纪》:世贸组织的前身为关贸总协定(GATT),197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大会上恢复席位,中国本可以顺理成章加入关贸总协定,但因为当时未能意识到其中的优势,中国放弃了加入。随后在1986年,中国正式递交复关申请。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WTO)成立,中国复关谈判正式转换为入世谈判。在历经15年“马拉松式”谈判后,中国最终在2001年成功入世。这一段历史对我们有何启发?
霍建国:20世纪70年代,当时关贸总协定一再要求中国答复是不是尽快恢复关贸总协定地位,我们刚开始没有重视,所以也就放弃了一个机会。
等到我们再提出复关申请的时候,中国的改革开放已经进行了七八年了,经济实际上已经快速增长,外方就开始看重中国市场的开放度,一方面要求管理体制上公开、透明、公平、公正、国际化,另一方面要求中国要开放市场,所以到后期中国真正入世的障碍是在于市场开放的安排上,面临比较艰难的平衡。
而在入世成绩的背后,改革开放其实起了关键作用。如果没有改革开放,中国还不会发生很大的变化,正是因为有了改革开放,我们开始意识到了融入国际经济的重要性,所以我们才决定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这也是党中央当时做出的一个重大的决定。而且这一过程贵在“咬定青山不放松”,中央在入世15年谈判过程当中有过反复和矛盾,但是一直坚定排除困难,去争取解决入世问题。
入世15年的谈判确实有很多启发,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边谈边改、以开放促改革。中国在1986年递交复关申请的时候还是计划经济体制,距离世贸的要求差距比较大,所以我们在提出复关申请之后,实际上进行了一系列的自主改革。此外还有一些其他经验,例如坚持以发展中国家地位入世和坚持主动开放(包括主动降低关税等一系列举措)。
《21世纪》:2001年11月10日,多哈会议通过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决定,随后中国于2001年12月11日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成为第143名成员国。今年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周年,入世“黄金二十年”如何改变中国与世界?
霍建国:中国入世之后确实带动了外向型经济发展。随着市场的开放,一方面中国的外贸出口活力上升,另一方面外资大规模进入中国之后也带动了中国的出口,再加上国企改革后产生的活力,这三股力量都加入到了国际化的进程里,在出口投资方面形成一股非常强大的力量,反过来这也带动了中国的工业化进程,经济进入到一个高速增长的阶段。
在这个过程当中,与其说是入世改变了中国,不如说是因为中国推进了市场化的改革、法制化的建设、国际化的对接,中国经济由此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外界对此有一些不客观的评论,美国现在还在说中国入世是搭了便车,国内市场化没有到位的同时扩大了出口,利用了最惠国待遇的低关税,这个说法是非常片面、不客观的。中国在扩大出口的同时,进口规模也很高,虽然我们有顺差,但总体是平衡的,所以中国的进口反过来看,其实是对世界经济增长的一个支持。
国际上的跨国公司也需要把产品输入到中国来,中国经济壮大的同时也为世界经济的增长作出了巨大贡献,入世后基本上每年的贡献率都在30%左右。随着中国经济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需求潜力非常大,很多国际跨国公司都纷纷到中国来投资,在中国掘金,获取更高的利润,这个过程实际上也是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
此外,中国还在WTO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维护了WTO多边贸易体制,坚定支持发展中国家,维护发展中国家的利益。中国还参与了一系列专项谈判,例如信息技术产品协定谈判、贸易便利化协定谈判,这些谈判中国都是积极的践行者,都在严格履约。所以入世一方面在改变中国,另一方面中国也对世界经济增长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WTO改革应包容普惠
《21世纪》:2019年12月,WTO发生创立以来最严重的危机,最重要的功能之一争端解决的上诉机构正式停摆。2020年8月,WTO总干事阿泽维多提前离任,在中美之间关税高悬之际,WTO在停摆的危机和改革的呼声中艰难转型。WTO的地位是否会被削弱?如何应对重重挑战?
霍建国:WTO现在面临着重重困难,谈判功能现在发挥不出来,审议功能虽然还在,但是解决问题的能力又很弱。此外,由于美国的反对,WTO的上诉机构已经基本瘫痪了。这就导致WTO的职能受到了重创,威信受到了削弱。
所以现在大家提出来要改革,而且对于改革的态度基本上是有共识的,欧美、中国、广大发展中国家都希望改革,问题是如何改?现在没有形成共识。中国的态度是进一步完善、加强WTO,而不是说废除掉一些功能,也就是说不能推倒重来,应该在现有基础上加强、完善,让WTO发挥更大的作用,继续促进全球贸易发展。
但是欧美有些国家现在提出来要进行颠覆性改革,改变发展中国家的差别优惠待遇,还有就是要对上诉机构进行废止,认为它不能够代表最高裁决,存在不公平现象。因此现在的矛盾很激烈,改革必须要寻求一些共识,WTO应该兼顾各方面的利益,形成一个包容性的改革。
最终WTO的规则不管怎么定,必须大家要执行,如果定了很高的标准,更多的发展中成员无法去履行协议,那也等于是废纸一张,所以WTO改革应该更加包容、普惠。当然,对于数字经济等新领域的规则制定,我们也是持积极态度的,但这些新的规则制定既不能用欧美国家这种超高标准,同时也不能标准过低。
WTO不可能采用像CPTPP那样的高标准来要求全球,肯定还是折中的内容,对于国有企业、补贴的约束肯定还得更加务实一点,才有可能实现改革目标。而且现在看来WTO的改革内容非常多,最理想的是分成两步走:第一步先对WTO的职能进行确认、加强,确立它的威望;第二步才是尽快研究制定一些新领域的规章制度,进而创造一个公平竞争的国际市场。
《21世纪》:今天的世界经济格局和贸易结构正经历着深刻的变化,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正在上升,这给中国和世界带来怎样的挑战?应如何捍卫多边贸易和多边主义?
霍建国:逆全球化肯定不利于世界经济增长,从历史上看,全球化主张各个国家的市场开放、投资便利化,对推动经济增长发挥了积极作用。当然全球化本身也有一些问题,规范治理、税收等方面需要完善。
今天世界经济面临的矛盾,实际上是贸易保护主义和逆全球化泛滥之后,形成了一个新的冲突,这一切的根源还在于贸易保护主义。世界各国应该逐步认清贸易保护主义的弊端,逆全球化是不符合当前经济发展潮流的。自由的市场经济有利于企业优化配置资源,如果做不到这一点,企业的效益就会受到影响,国家的经济普遍都会受到拖累,越是跨国公司多的国家,反而可能受到的影响越大,所以我们应该回到自由贸易阶段,回归到以规则为基础的多边贸易体制,这有益于世界经济发展。二战后关税及贸易总协定推行了8轮谈判,大幅度降低了关税,促进了贸易投资的发展,而且给世界经济带来了一片繁荣。
需要注意的是,正是在欧美经济进入困难的时候,才出现了逆全球化、贸易保护主义的思潮,这个也很正常。但是从挽救世界经济,对世界经济负责任的角度讲,我们还是主张要回归到全球化发展态势下,加强全球经济的治理。
(作者:吴斌 编辑:和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