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南方日报」
今年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20周年。20年来,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货物贸易国、第一大外资吸收国,中国对全球经济增长的年均贡献率接近30%。
中国在拥抱经济全球化中赢得了机遇,也为世界经济发展注入了蓬勃动力。“十四五”的开局之年,围绕打造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支点,广东要在新一轮改革开放中再立潮头。
中国入世20年,给全球经济带来哪些变革?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应在哪些方面发力?站在入世20周年的新节点上,南方日报采访了多位专家学者,畅谈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的新机遇、新趋势、新挑战。
●南方日报见习记者 许宁宁
记者 袁佩如 王彪 黎华联 苏力
中国取得跨越式发展为世界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
南方日报:今年是中国入世20周年,入世给中国经济带来了什么影响?
张向晨:入世20年来,中国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中国将国内改革开放进程融入到全球金融贸易体系,经过艰苦的努力,汇聚成了发展的历史洪流。在中国加入WTO之前,国内对于利弊谁大是有争论的。对于中国融入世界、参与国际竞争是否做好准备还有所焦虑。当时,中央就这个问题作出判断:总体上利大于弊,但要实现利大于弊的目标是要经过努力。现在从历史上看,这个判断是正确的。
刘元春:如今,中国经济总量已经稳居世界第二,货物贸易全球第一。20年来中国经济的全面崛起源于全球化红利、工业红利、人口红利以及改革开放的制度红利。这四大红利是形成中国经济增长奇迹的关键。一方面,中国巨大的剩余劳动力和更具优势的生产制造能力在全球化体系里发挥巨大作用,改变了全球分工格局和制造业布局,为中国成为世界制造中心提供契机。另一方面,中国通过全面开放融入到世界经济体系之中,通过深化改革和创新发展,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制度优势。
南方日报:入世20年来,中国为世界经济发展作出哪些贡献?
张向晨:中国对世界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中国履行承诺开放市场,很多国家都成为中国的主要贸易伙伴,使中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潜在市场。目前中国的关税总水平大概是7.5%,而中国当时入世谈判承诺关税水平降到10%。如今不仅实现了这个目标,还把这个目标降得更低。通过自主减税,为世界的产品进入到中国市场提供更多的便利。
而从全球规则的角度来说,加入WTO以后,中国还参与了组织内许多新规则的谈判,比如说信息技术的扩围谈判,为发展中国家争取了更多发展的权利和法律依据。
刘元春:中国加入全球化进程中,对全球化也起到重要作用。这体现在,首先,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中国为全球提供了7亿多富余劳动力,为降低全球商品的生产成本提供契机。其次,从根本上改变了全球的分工格局,为全球创新提供基础支持。此外,中国全面融入全球经济大循环,为发展中国家解决贫困问题和快速发展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例。
以技术创新、降低成本促进“双循环”互动
南方日报:当前,我国正在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站在入世20年的节点上,如何理解“双循环”?
张向晨:如今,WTO作为全球化一个重要的推动者,尤其是在规则和市场开放方面,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当WTO作为对外开放主渠道受到阻碍的时候,中国需要用两条腿走路,并对自己发展的战略做一些调整。
主观上,中国经历40多年的改革开放后,发展模式也需要进行一些调整,要更多地依赖自己的国内市场来完成经济发展的循环。这是基础,也是立足点。同时也不能忽视和国际上经济交换,它是一个重要的补充,能扩展自身的发展空间。这两个是相辅相成的,并不矛盾,忽视任何一方面都不能实现更好的发展。
所以双循环新发展战略的提出,正是在中国面临国际规则重构的情况下,做出的比较稳定理智的判断。
黄益平:改革开放之初,中国是一个技术水平较低、经济能力较弱的低收入国家,“国际经济大循环”是用中国低成本的优势为世界市场生产产品,从而搭上全球化的快车。
但在全球经济危机后,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发生了变化,发达国家的全球化政策出现了变化。中国持续推动全球化来支持增长变得越来越困难,一方面是国际环境的开放度在降低,发达国家自身的增长速度也有明显放缓。另一方面是国内的经济发展水平发生改变,如今我国已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再像过去的高速增长也会变得困难。因此中央反复强调更多地靠内需来推动中国的经济增长。
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不仅仅是需求的问题,还有供给的改革。需求与供给良性循环,经济增长才能不断持续。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最终达成的理想状态是中国成为一个大市场,成为高端制造或技术创新的发源地,成为全球化快车的一个重要引擎,引领世界经济。
南方日报:在“双循环”的框架下,您认为要在哪些方面发力?
张向晨:在国内循环方面,需要打通一些关键性的节点,降低流通的成本,消除信息的孤岛和市场的障碍。中国的流通成本同世界发达国家相比还是高的,这方面应该要下大力气。
在国际循环方面,国际市场的空间拓展仍有很大空间,比如数字经济、绿色经济的发展,为中国经济发展提供了很多新机会。尽管疫情以来,世界各国经济都受到了重创,但是也有一些新的发展模式随之涌现,这些都是可以利用的机遇。在这方面,还应当和各个国家与地区进行良好的交流,形成一种新的合作方式。
总的来说,我认为中国在对外开放方面始终任重而道远。特别是在对外开放的规则、标准方面才刚刚起步,这些应该更多地提上日程。
广东应继续建设开放高地、产业高地
南方日报:在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背景下,广东将担任什么角色?粤港澳大湾区将如何发挥作用,促进双循环的良性互动?
张向晨:在过去的40多年的改革开放当中,广东可以说是一马当先,特别是经济特区的开发为中国探索出一条和国际紧密联系的发展道路。
从地理位置上看,广东是连接世界、辐射内陆,连接两个市场,聚合国际国内两个资源的区域经济中心。特别是粤港澳大湾区的产业体系完备,有明显的集群优势,经济互补性强。广东有条件、有能力在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过程中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具体而言,广东在提高产业链与供应链的安全水平方面,还有很多文章可以做。
其次,如深圳、珠海、汕头等经济特区,它们作为增长极能不能起到更好的辐射作用,与其他对外开放地区包括海南自由贸易港等新通道该如何对接合作?这都是大湾区发展战略里面应该考虑的要素。
总而言之,广东应该在开放高地、产业高地方面继续成为中国的领先。此外,广东还要打造制度创新的高地,要敢闯敢试。当前国际形势有很多的不确定性的情况下,广东要发扬改革开放初敢为天下先的精神。我对广东新一轮改革开放依然寄予厚望。
刘元春:过去几年,国家全面提升了对大湾区建设的规划部署。这不仅体现在粤港澳大湾区,横琴、前海两个合作区的设立和建设上,还体现在一系列国家大科学装置等科技自立自强项目、平台的全面布局。
广东应继续加强科技创新,特别是借助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历史机遇,吸引更多香港、澳门乃至海外的高科技人才集聚,形成各方人才融合发力的新局面。借助这些国家的布局建设,广东可以通过高质量发展打造全国经济增长的核心区域,做强创新链和新兴产业链,成为全球经贸的重要引擎。
黄益平:广东在新发展格局中的地位是独特的。过去的国际经济大循环是从广东开始的,如今要实现国内经济大循环,广东也是重头戏。这是因为广东的很多城市早就跨过了高收入经济的门槛,需求的很大一部分将来自广东。与此同时,广东是我国的经济重镇,经济规模、技术创新、产业升级走在前列,所以毫无疑问构建国内经济大循环,广东要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实现国内经济大循环需要开放,需要金融开放、贸易开放、投资开放甚至信息开放。广州、深圳、香港、澳门等大城市间优势互补明显,可以更多地利用外部资源。所以广东作为国内、国际经济两个大循环的战略枢纽会越来越重要。
长远地来说,中国将成为新的全球化列车的一个火车头,粤港澳大湾区会是这个火车头的一个重要的引擎。
毛艳华:对于广东而言,有两种启发。对外方面,广东在打造新发展格局战略支点过程中,应该更重视东盟的作用。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流行,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受阻。拓展与东盟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区域产业链合作,形成稳定的区域价值链,推动区域贸易发展对广东越发重要。
对内方面,可以发挥好粤港澳大湾区的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不仅要激活一般居民消费需求,更可以借力广交会等平台做好采购、进口工作,激活企业中间产品消费,以高质量的消费带动高质量的生产、高质量的服务,支撑高质量的产业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