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段时间,抹黑志愿军的文章很多,其中比较典型和夸张的抹黑,是第四次战役期间,于1951年2月13日至15日发生的砥平里战斗,一是说伤亡志愿军数万,二是说什么这次战斗是“朝战中的斯大林格勒”。尤其是志愿军的伤亡数字,夸张得非常离谱。这些文章让一些不明真相的读者信以为真,造成了非常恶劣的影响。真实情况到底如何?今天笔者就结合各方资料,作一详细分析。

一、抹黑者美军说的个对比

关于砥平里战斗的志愿军伤亡人数,各类文章不尽相同,有8千、1万、2万之说。有篇文章甚至说志愿军“最后阵亡3万余人、抛下1万多具尸体后撤出战斗”,还煞有其事地说“这段历史真相被隐瞒了近40年”。

其实这个谎言完全经不起推敲,抹黑文章中提到的伤亡数字,比美军当年吹嘘的数字还要夸大10多倍。

首先,我们先来看看美军是怎么说的。李奇微在他的回忆录《北纬38度线》中这样写道:第四次战役期间,美23团在砥平里地区作战。中国军队5个师包围了23团,轮番进攻,试图消灭这支部队;23团粉碎了这些进攻并使敌军遭受了极其重大的损失,“据报告,在第23团阵地前的敌人尸体达2000具之多”。

其次,美军的这个数据经不起推敲。李奇微对志愿军伤亡数字的表述是“据报告”。据谁报告的?是美23团还是其他部队?没有明说,含糊其辞。随后又说:“中国军队停止进攻之后,我立即乘直升飞机抵23团阵地,看到了数百敌军尸体。”

李奇微当时是美第8集团军司令,直接负责前线的作战指挥,应该有比较准确的伤亡记录,却用了个“据报告”数字这从一个侧面说明这个伤亡数字存在水分。

此外,李奇微在回忆中对美2师在这次战役中的表现,前后2段描述明显矛盾:前一段说“在中国军队的全面打击之下,美2师遭受重大损失”;后一段又说“这段时间里,美2师打过许多硬仗恶仗,打得最巧妙又英勇顽强的是第23团”。战场最高指挥官对下属部队的战斗表现,为何前后矛盾?有点耐人寻味,读者朋友可以自己去品一品。

近来,有不少军史爱好者对砥平里战斗的真实情况进行研究,也逐渐接近真相。最近笔者看到一篇文章,考证比较具体,说砥平里战斗志愿军共伤亡3300余人。但笔者反复考证和对比,认为这个数据仍不准确。

二、志愿军真实伤亡情况是多少

这篇文章说砥平里战斗的志愿军伤亡,包括40军3个团伤亡1830余人,39军115师2个团伤亡879人,42军3个团伤亡600余人。文章引用了3个军的战史资料。

引用的资料没有问题,但统计范围出了偏差:一是把未参战部队的伤亡数字统计进去了,二是把参战部队砥平里战斗之前及之后的伤亡数字也统计进去了。

首先,看参战部队范围。

这场战斗的总指挥是志愿军40军119师师长徐国夫。他在回忆录中明确而肯定地说:砥平里战斗的实际参战部队是40军的3个团,即119师356、357团和120师359团。而这篇文章的统计范围,却包括了另外2个军(39、42军)5个团部队。这些部队并没有参加砥平里战斗。

之所以出现这样的误统计,可能的原因是:第四次战役的东集团(邓指)原计划用8个团攻打砥平里。后因情报错误,认为砥平里之敌有逃跑迹象,且敌人只有1、2个营。为此,邓华匆忙指令徐国夫指挥4个步兵团和1个炮兵团发起进攻。可战斗发起前,炮兵团遭敌机轰炸没能参战,42军125师375团失去联系也没参战。所以,实际参战部队只有40军的3个团。

其次,砥平里战斗是在第四次战役后期发起的:第四次战役的东线反击战是从2月6日开始的。砥平里战斗在13日发起前后,敌军固守待援,其周边地区即成为美空军轰炸的重点地区,造成参战部队较大的伤亡。可以佐证的是:炮兵42团计划配属攻打砥平里,就是因为遭美军轰炸而损失惨重,失去战斗力。

《四十军战例选编》中所列40军3个团伤亡1830余人,应包括整个东线反击作战期间的伤亡数字。砥平里激战约36小时,战斗主要发生在2个晚间,争夺外围高地,并没有攻击敌人核心阵地,所以伤亡情况不会特别严重。按各一半左右砥平里战斗伤亡人数900多人。这与徐国夫回忆录中说的基本吻合:战后参战3个团上报的伤亡为900多人,其中牺牲300多人。这似乎也与李奇微回忆录中“看到”的数字相符。美军自己公布的砥平里战斗伤亡数字是400多人。

顺便说一句:一些军史研究文章也是不严谨的,如砥平里战斗伤亡数据的统计范围等。徐国夫将军晚年对此意见很大。

三、玄而又玄的所谓“重大意义

抹黑者为了配合夸大志愿军的伤亡人数,还编造了一个说法:把这场本来平常的战斗,夸大成“战争转折点”,甚至被说成是“朝战的斯大林格勒”等等,很玄乎。

实际上,面对有强大海空和火力、后勤优势的美联军,志愿军有胜仗也有败仗,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对志愿军来说,砥平里战斗无疑是一场败仗。对此我们也无须回避,但这只是第四次战役期间一场规模不大的战斗。

有人说,砥平里战斗是志愿军“被迫”由运动战到阵地防御战的转折点。这根本不是事实。第四次战役结束不久,志愿军就发动了运动战阶段规模最大的第五次战役。志愿军转入阵地防御战,是第五次战役之后的事,是多方考量下的选择,与砥平里战斗没有任何关系。关于抗美援朝战争,笔者曾写过一篇深度长文《抗美援朝战争的前因后果》,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搜索公号“走进历史的深处”阅读。

对砥平里战斗,李奇微在回忆录中是作为一场胜仗吹嘘的。但在回忆录中也仅100多字,一笔带过,通篇没有认为此战有什么“重大意义”。而一些人却硬要挖掘什么“重大意义”。

现在社会上存在一些不好的现象:有些人只信外国人的,不信自己人的;情愿相信假象不愿承认事实当然,国内也有一些专门胡扯。但谣言止于智者,相信读者朋友自有鉴别力。

关于伤亡数字,这里多说几句:在战争年代,我军对歼敌和自身伤亡数字的统计是极其严格的,尤其是自身伤亡数字,是战后兵员补充的依据,更不可能虚报或瞒报。说砥平里战斗志愿军数千、上万甚至数万伤亡,都是彻头彻尾的谎言。

(加盟作者:桅杆)

举报/反馈

战旗视界

922万获赞 28.4万粉丝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
百家榜创作者,乘风计划作者,军事领域创作者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