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763年,即宝应二年正月,唐代宗李豫终于长舒一口气,这场为期八年的安史之乱,终于彻底结束了!

至德二年(757年)年间,唐肃宗成功收复长安,打跑了安禄山的儿子安庆绪,接回了在蜀中避难的父亲唐玄宗。也就是因为这个原因,有了底气的唐肃宗志比天高,立刻调集了九个节度使,共计六十余万大军,交由一代名将郭子仪、李光弼,命他们指挥这支部队,浩浩荡荡杀奔河北,一举结束这个该死的叛乱。

当然了,即使任命了当时最合适的领兵人选,唐肃宗还是有自己的顾虑的,他害怕郭子仪、李光弼拥兵自重,到时候不带兵去打叛军,反而把自己给端了,这个笑话可就闹大了。

于是,在任命的时候,唐肃宗耍了一个小心眼,他故意不设立主帅,反而派了一个完全不懂打仗的宦官做"观军容宣慰处置使",负责监视这九个节度使,更有权力指挥所有大军。

这个有幸成为唐朝第一个监军太监者,就是开创宦官专权先河的历史上大名鼎鼎的鱼朝恩。

铁的事实证明,没有比这更烂的主意了。这个鱼朝恩除了会吃会喝外,对战争、朝政根本一窍不通。且此人唯一的本事,就是对自己一窍不通的东西指指点点、胡乱指挥。

出现了这种局面,结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乾元二年(759年)三月六日,在鱼朝恩的胡乱指挥下,六十万大军一败涂地、毁于一旦,全都灰溜溜地逃了回来。

这一下子,唐朝好不容易建立的一点战果荡然无存了。好不容易夺回来的洛阳城,也岌岌可危,到处都是自我惊吓、四处逃窜的士兵和百姓,洛阳城的防御工作更是烂到了极点。

如果此时叛军能够一鼓作气,乘胜追击,彻底攻陷这座唐朝的东都,那么这场鹿死谁手的游戏,最终的胜利者还真的不好预测。

殊不知,就在这个关键的时候,真是天佑大唐王朝,叛军居然出现了内江。他们不仅失去了这个宝贵的战机,也让这个破烂不堪的王朝又苟延残喘了一百五十多年。

这一年的四月,史思明诛杀了安庆绪以及他的四个弟弟,改范阳为燕京,并在这里登基称帝,自称"大燕"皇帝。

至此,这场"安史之乱"中的"安家"彻底覆没,此后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一个"史家"造反的时代。

经过上一次惨烈的大败后,唐朝元气大伤,根本无力反击。而且明明是鱼朝恩胡乱指挥,导致一场大败,结果这个宦官却倒打一耙,把所有的责任都推到了郭子仪的头上。

如今的唐朝,内有奸臣当道,外有良将蒙冤,将土皆不服,且人人各自为战,要是用一盘散沙来形容,真是一点也不为过。

当然了,在这种危难的局面下,大唐还是抵挡住了史思明的进攻,因为它还有另外一位著名的将领—李光弼。

面对史思明气势如虹的进攻,李光弼沉着应战,并且下达了一个无比正确的决定——-放弃洛阳。

要知道,为了收复洛阳城,唐肃宗投入了自己所有的兵马,战死将士数十万,这才夺回了这座东都城。如今洛阳城得而复失,不仅是唐朝平叛以来遭受的最大挫折,还可能让唐朝的战争局势更加不利。

但是,从战略的角度讲,主动撤离洛阳城的决定却是正确的。因为战争的最终目的,就是要消灭敌人,因此不要计较一城一池的得失。与其在洛阳城白白丧失兵力,不如收缩防守,整顿重编,重新建立一条防线。

李光弼建立的第二条防线,就是兵家必争之地————河阳。

事实证明,李光弼不愧为一代名将。河阳地势险要,易守难攻,且是叛军的必经之路,史思明在这里寸步难行,还屡屡中计,折损了不少人马。他只能暂退洛阳城,寻觅战机,再作打算。

虽然战局成相持阶段,也没有向任何一方倾斜的意思,但是李光弼却清楚地知道,自己还是占据了优势,因为这个对手史思明有两个致命的弱点∶

第一,史思明的部队太深入了,洛阳距离他的老巢范阳太远了。这么长的一条补给线,战争的成本势必会无限增加,胜利的概率就会势必减小。反观唐朝,单长安一地的补给,就能源源不断填补河阳的需要,李光弼根本不用为后勤担忧。

第二,但凡是反叛朝廷的战争,都需要速战速决。因为拖得越久,越会暴露自己的真实目的,不仅会失去民心,还会被占据绝对人口、物资优势的朝廷所剿灭。

所以,这种长期对峙的结果,是李光弼极其需要的,更是极其正确的。但是,不管是什么样的战术,都抵不上政治上的需要。在这个问题上,唐肃宗不是这样想的。他另有自己的想法!

原来,为了加强自己的政治地位,并给天下人一个表率,唐肃宗根本不重视整体的战局。他只在意眼前的重大胜利。看见史思明退兵后,唐肃宗下达了一条左右战局的命令∶命李光弼出兵河阳,攻取洛阳!

得知唐肃宗下令"出兵河阳,攻取洛阳"的命令后,李光弼差点直接疯掉了。

李光弼再三向皇帝表奏,声称∶"史思明久在军中,精通兵法,现在有备而来,利在速战,不可轻敌,此时断然不是出兵的时候,要是万一打了败仗,就全都玩完了。"

这一下子,让唐肃宗犯难了。打吧,当年父亲时期的惨剧很可能历史重演;不打吧,一个首都没了,自己也实在咽不下这口气。

殊不知,就在这个时候,一个将领的出兵"必胜"的诺言,彻底坚定了唐肃宗的决心。这个忽悠唐肃宗出兵的将领,就是唐朝最"神奇"的战将,胡人出生的仆固怀恩。

在平定安史之乱的过程中,如果要论首功的话,非仆固怀恩莫属。事后,唐代宗论功行赏,仆固怀恩官升尚书左仆射兼中书令、河北副元帅、朔方节度使,加太子少师衔,实封一千一百户、大宁郡王。

当然了,仆固怀恩是有很多缺点的,更有两个致命的缺点。

第一,刚愎自用、居功自傲。第二,目无法纪、纵兵抢劫。

在是否出兵攻打史思明这个问题上,唐肃宗是非常赞成的,但是李光弼却死活不干。由于他是前线总指挥,唐肃宗也不好强行命令他,也不相信他的话。于是,唐肃宗叫来大将仆固怀恩,向他征求意见。

仆固怀恩立功心切,非常渴望打仗。因此,还没等唐肃宗讲完,仆固怀恩立刻表态∶

"只要皇帝同意出兵,根本不用别人,我单枪匹马,就能收拾了史思明!"

于是,上元二年(761年),李光弼中计惨败,数万唐军毁于一旦。好在李光弼没有兵败被俘,一路逃到了陕县,在这里重整旗鼓,准备再战。

虽然李光弼还有再战的机会和本钱,但是由于唐朝主力部队的惨败,导致河阳守军的压力暴增,他们根本无法抵挡史思明的大军。于是,李光弼呕心沥血打造的防线,终于毁于一旦,那个已经被唐朝扭转的战局,就这样再次被逆转。直到这个时候,唐肃宗才知道坏了,赶紧四处调兵,想要顶住史思明潮水般的进攻。

当然了,史思明虽然是乱臣贼子,但是从军事角度讲,也是一代名将。平白捡了一个大便宜后,史思明没有自满,反而趁热打铁,马上调集部队强攻陕州,准备攻取潼关,再夺长安。

就在史思明趁着唐军阵脚大乱,准备抢时间和速度的时候,一个人的突然造反,不仅彻底打乱了史思明的战略部署,还结束了他辉煌但并不灿烂的一生。

这个造反的人,就是史思明的庶长子——史朝义。

原来,由于幼年失教,又生活在一个弱肉强食的世界里,史思明养成了一种残忍多疑、捕风捉影、滥杀无辜的个性,部下稍不如他的意,便被拉出去斩杀,还动辄诛杀九族,因此他的手下,人人自危。

从小在这种父亲的"言传身教"下长大,史朝义却养成了一种谦虚谨慎、同情弱者的习性。从带兵以来,史朝义体贴将领,善待士兵,所以很多人都愿意跟随他。

可是,在史思明的眼中,虽然这个儿子有不错的人缘和军威,但是这个小子太"娘娘腔"了,根本不像自己,这样怎么能够成为一个合格的"继承人"呢?

每次史朝义做事不尽如他的意,史思明就会破口大骂、动手就打,整天让史朝义诚惶诚恐,生活在忐忑不安里。

一次,史朝义攻击受阻,被拼死抵挡的唐军打了回来,结果史思明痛骂他废物,还狠狠打了他一顿。

最后,史思明指着史朝义的鼻子骂道∶"等攻下了陕州,我一定要杀了你!"

这一下子,大错彻底铸成,无力回天了。

最后,在大家的不断鼓动下,这个从来不敢抗拒的乖宝宝终于鼓起了勇气,准备发动政变了。

说实话,虽然发动政变的史朝义是弱势的一方,参与的将领也不是特别多。但是,由于史思明为人残忍、杀戮为常,在这个关键的时刻,居然没有一个人帮忙护驾。

就这样,当叛乱的士兵冲进史思明大营的时候,这位仁兄正蹲在茅坑上拉屎。当听到外面的兵刃和惨叫声后,史思明立刻知道大事不好。他来不及提起裤子,就这样翻墙跑到了马厩,然后光着屁股骑马逃跑了。

可惜的是,几个士兵冲他一阵乱箭扫射,史思明掉下马来。然后,造反的将领们怕夜长梦多,没有一丝一毫的犹豫,就第一时间把史思明斩首示众了。

上元二年(761年)春,在杀死了自己的父亲后,史朝义迫不及待地在洛阳登基称帝,年号为"显圣"。

登基之后,史朝义以父亲名义向范阳传递诏书,声称"洛阳大捷",要弟弟史朝清率文武百官迁都洛阳,共享荣华富贵。然后,就派人半路杀死了。

要知道安禄山、史思明的手下都是一群见利忘义、好勇斗狠的人,根本没有所谓的原则和秩序。

于是,当范阳指挥使准备割地自治的时候,史朝义所有的将领立刻效仿而为之。仅仅过了两个月,史朝义的部队就不听号令、相互攻杀,导致元气大伤,颇有气数已尽的感觉。

此时此刻,唐朝也没有给史朝义任何的机会。唐代宗登基后,立刻大赦天下,下令凡参与叛乱的将领,只要能够缴枪投降,朝廷全都既往不咎,官复原职。此号令一出,史朝义的阵容立刻天崩地裂,宛如遭遇到了一场大雪崩,各地叛军纷纷投降,最后只剩下了一个光杆司令史朝义了。

宝应元年(762年)十一月,在众叛亲离、兵败如山倒下,史朝义准备率领最后的百余人北上,去投靠契丹、奚人。结果在逃难途中,史朝义越想越难受。他跑累了,心也死了。于是,宝应二年(763年)正月,这个"识时务者为俊杰"的人,给自己挑选了一棵非常结实的树,最后毅然决然地把身体挂在了那里。

不久,史朝义的首级被送到了长安,唐代宗李豫终于长舒一口气。这场为期八年的安史之乱,终于彻底结束了。

举报/反馈

调侃历史

1.8万获赞 6553粉丝
历史,不应该被遗忘。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