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亮剑东南」
汉武帝刘彻在位期间汉朝国力强盛,外国臣服,强汉之名始于汉武帝。汉武帝是一位杀伐决断的铁血皇帝,他为汉王朝做出的贡献,使他可以与秦始皇并称“秦皇汉武”,汉景帝刘启是汉武帝的父亲,起初汉武帝和他的母亲王美人在后宫不受宠,汉景帝却宠爱栗姬和刘荣。栗姬得罪了馆陶长公主,王美人趁机与馆陶长公主联手,二人结为儿女亲家,为刘彻争夺太子之位。刘荣被废后,刘彻成为太子,馆陶长公主之女陈阿娇成为太子妃。刘彻从小就听说自己的太祖父、祖父被北匈奴包围,自己的姑母们被迫和亲,这让他感到耻辱,发誓登基后一定要改变这种悲惨的境遇。年少登基的刘彻发现,汉朝在祖父和父亲的统治下,积累了大量财富,国库丰裕,百姓生活富足安乐。但是,刘彻要想打败匈奴,就必须从祖母窦太后手中夺回国家大权,成为真正的皇帝。窦太后从汉景帝时期就掌握了权利,所以刘彻一登基,就把所有的事情都报告给窦太后,打断了刘彻万丈的野心。他多次考虑整顿吏治,改革军队,把汉朝建设成一个强大的帝国。
▲秦始皇
历史背景
汉朝建立之初,刘邦忙于平定战争,剿灭异姓王,这让身在朝中的吕后掌握大权,战争之后,刘邦决定暂时休养生息,但吕家和刘家之间摩擦不断,匈奴却是在大漠边境虎视眈眈。直到刘恒登基后,才慢慢地稳定了朝中的局势,之后的皇帝刘启遇上了七国之乱,只好采取无为而治、采用休养生息的制度。而到了汉武帝刘彻的江山,国库的丰富在内的所有方面虽然很好,但是有必要进行更好的变化,乍看之下,似乎安稳强大,但实际上国家的内外有皆有隐患,如果北方的士兵将战火蔓延到这里,那当时的大汉很有可能会因此消亡。所以说刘彻的强国之路任重而道远。刘彻也是因为这样,十分希望太后安享晚年,让自己为当时的朝代做出属于他的一份责任,这也展开了他和太后十几年的明争暗斗。
在西汉这个时期的皇帝之中,汉武帝其实做得非常好,他在这个朝代之中也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虽然他是大汉王朝的第七代皇帝,但他的成就却不低于其他的先辈,甚至后人还传出了秦皇汉武这样的称号,可见他的影响力之高,他十六岁就从先帝那里继承了皇位,但实际掌握实权的人却不是他,反而是在先帝时期就有所权势的太后。在汉武帝登基之初,汉朝建国才六十多年,但那个时期确是已经做到天下安定的程度了,所以身为皇帝的他也通过贤良方正的科目招引贤士。而一直等到太后逝世之后,有着一番谋略的汉武帝才真正的掌控权势。也是因为这样,他开始进一步的改善制度,首先他就选择了进一步地削弱诸侯王的势力,因为刚刚掌权的他肯定势力不大,诸侯们之前都是受到了太后的威压所以不敢行动,而汉武帝掌权之后,诸侯们蠢蠢欲动,所以汉武帝颁发了新指令,用法制推动诸侯王把手中的权利分割出去,让他们的孩子成为侯,使诸侯王的封地不得不自我缩小。
▲汉武帝
另外,他由于长期没有掌权,所以将制度集中到了朝廷之中,将当时稀有的盐铁物资以及贩卖这些物资的店铺定为官办,禁止民间的私人生产,同时禁止各诸侯国铸钱,把财务集中到中央。他还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为中国古代教育事业的特殊地位开辟了道路,在长安创立了专门的教育机构,同时选择太学为当时的最高学府。
汉武帝那个时间段的人民也不会忘记古老的思想,在发展以往优秀思想的同时,汉武帝选择运用新的制度来巩固朝内之中的权威,显示王权的地位。很多人认为向广大百姓展示柔和这样的制度,以显示皇帝的怀柔,同时内部施以严厉的刑罚来约束大臣这个做法非常好。也正是因为这样,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之后,西汉王朝已经变得如日中天,并且开始积极地准备发展军事力量,选择开拓疆土,首先,他选择在南方为非作乱的叛军,将原有的屈辱性手段换成严肃的军事战争,并同时解决北方的匈奴的威胁,派出名将霍去病出征匈奴,收复原有的疆土、而霍去病也是不负众望,连战连胜,将当时原有的疆土扩展到了大漠边疆地区,也大大的扩大了长城之外边境的范围。他还派人去西域,加强中原大地与西域的联系。
汉武帝即位的初始阶段,一方面制度形势比较稳定,国家经济状况也比较好,虽然诸侯们都有着蠢蠢欲动的心理,但因为他们权势的分割,得到了有效的缓和,边境的袭击不断,但由于霍去病的远征,匈奴势力已经得到了有效的减弱。经济上也做了良好的完善,由皇朝直接经营运输和贸易。在军事方面,解除匈奴的威胁,统一两广一带,谋求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汉武帝因其卓越的贡献,也让当时的西洋人所赞扬。自从秦始皇以来,虽然出现过许多皇帝,但西方人至今仍认为汉武帝是在历史中存在过的最伟大的皇帝。
汉武帝的能力
古代人称赞一个人的成语用文韬武略来形容再好不过,而汉武帝的能力首先从文治来说,武帝在当时选择重用儒生,并且发展儒家思想。在他年幼之时,就被景帝立为当朝的太子,当时,他的师傅是鲁申公的弟子王臧,也是一个著名的儒家大师,他从年幼之时就对刘彻进行了系统的儒家教育。后来武帝登上皇位,封他的师傅王臧为公卿,并且赏赐鲁申公这样的名号,从一开始就重视儒学思想的他,便下令废除韩非等人创建的的法家论。而由于太后长期的霸权,他也是没有办法实施他的谋略,直至后来,在厌恶儒学思想的窦太后逝世,汉武帝才能更大胆地罢黜百家,让儒学的思想发展。据史料记载,汉武帝不仅儒学造诣深厚,而且博学精深,是当时许多学习儒家思想的学者无法比拟的,在朝中使用的诏书几乎都是他亲自起草的。而且用人也是长驾远驭,赏罚分明,不拘文法,就像是在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卫青以及霍去病等名将,也都是因为他的慧眼才能上任,不然以当时的思想,这两人都是年纪轻轻的小孩子罢了,是不会得到重用的。
▲儒家思想
在武功方面,他更是不用说,汉武帝的武功比文治有过之而无不及,他在位期间,曾屡次发兵征讨四方,开疆拓土。北达朔方等地,之后也是把匈奴打到了大漠边疆之外,南达益州六郡等地,东破东越北破外族,把大汉的土地整整扩大了一圈,并且没有外部的势力敢与之招架。纵观其一生,汉朝的疆域比汉初增加几倍不止。他还重用张骞这个出色的使臣,让他出使西域,有好地进行两方交涉,并且从中取得了巨大的外交成果。因此,中国疆域的初具规模,也正是从汉武帝以后才形成这样的局势的,他也为之后我们国家疆土的形成,奠定了夯实有力的基础和诺大的格局。所以说他是立下赫赫战功、有着显著成果的一代英主也不为过,和始皇帝相比也是分毫不输的存在。
▲两军交战
武帝不仅文韬武略有所成绩,在诗赋文章和音乐艺术等方面也有很大建树。他在位期间写了许多优秀的作品,这些作品大多是汉武帝经历某件事时,一时心血来潮而写的,所以通俗易懂,而且内容精练,给读者以身临其境之感,具有很强的阅读能力。
汉武帝还建设了很多的水道,这些大型水利工程都很好地控制了洪水问题,因为这些沟渠的建设大大降低了洪水发生的频率。此外,汉武帝非常重视农业的发展,他非常希望人们发展农业。他大力推行农地替代法和新型农具的使用,极大地促进了当时农业的发展。此外,汉武帝还颁布了太初历的使用,将二十四节气也用在其中,而这个节气在今日也一直被沿用,并且很有作用。
▲农业的发展
在音乐方面,汉武帝的才能也不容小觑。武帝半生征战杀伐,所以让他没有闲暇的机会。直到后来,他在文武之上有所成就,才有了空闲的时间,为了安度晚年,也为了在晚年的时候能够好好休息,享受一下作为皇帝的乐趣,于是他设立了乐府,召集司马相如等人作诗赋,封李延年为协律都尉,让他谱曲传唱。武帝虽不像当时的乐理大师那样作词写曲那样纯粹,但也可以说是“通俗音乐”的创始人。
▲古代的乐器
两位皇帝的对比
嬴政和汉武帝的共同点,首先是他们的经历和由此培养的性格,从史料中可以看出,他们都是少年登基,秦始皇13岁,汉武帝16岁。而且在他们成为王或皇帝的初期,没有实权并受到制约。但是他们最后用自己的努力,将眼前的障碍清除,让他们产生了一种决然,果断的性格,让他们崇尚武力,拥有远大的抱负。对权利的欲望非常强烈,所以他们总是发动战争,以武力征服他们想征服的东西。
他们重农,保证了当时农业的发展,第三,从总的成就来说,也巩固并形成和合并的局面,建立和完善了制度,带动了今后的局面,创建一套更好的制度,后人也会一直沿用下去,武力之上,把疆土的范围打下了好的基础,奠定了民族的融合与文化交流的加强。总的来说,他们两位是历史上有名的勤政君主,他们对后世的贡献是功大于过,也是经常被拿来比较的千古一帝。
▲汉武帝的雕像
不同的地方,首先,我和刘彻赢政的最大的区别之一,我也可以最欣赏武帝的,是刘彻能够客观并且诚实的,果断地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自己的错误他不会弃之不顾,反而,他的错误能够积极完善和修改,他也敢在自己的臣民和天下民众面前,承认自己的错误,这对于古老时期的皇帝来说是非常困难的事情,这样的行为可以说是在历史上为数不多的。而与之相反的是,嬴政直到去世为止,一直滥用民力,做出的许多事情都是让当时的民众和后人所不认可的,在暴虐的制度之下,导致当时民不聊生,但之后他也是没有改变,让当时的额民众为他建造坟墓和宫殿。
综合以上,完全可以说明汉帝刘彻是一位贤明的君主,他在文武之中是可以做到治国平天下的,在生活之中他也爱好广泛,创造出了各种娱乐的建筑和词曲,并且在治理之上重用了儒生,诗赋也通过了很多大师的鉴赏,成为流传千古的佳话,不仅这样,他还喜欢去民间体察民情,倾听在他管理下的平民百姓的感情和痛苦,理解民众真正所需的是什么。这样的皇帝,不仅在整个汉朝是罕见的,而且在后来的许多封建时代也仅此一人,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后人会把他与秦始皇并常称为“秦皇汉武”了。